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288篇 |
国内免费 | 211篇 |
完全免费 | 4579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6807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945篇 |
2021年 | 1109篇 |
2020年 | 1125篇 |
2019年 | 1497篇 |
2018年 | 1351篇 |
2017年 | 3388篇 |
2016年 | 3823篇 |
2015年 | 4872篇 |
2014年 | 11163篇 |
2013年 | 11040篇 |
2012年 | 11690篇 |
2011年 | 12934篇 |
2010年 | 11753篇 |
2009年 | 12160篇 |
2008年 | 12285篇 |
2007年 | 10671篇 |
2006年 | 10225篇 |
2005年 | 8829篇 |
2004年 | 7301篇 |
2003年 | 8401篇 |
2002年 | 6567篇 |
2001年 | 5084篇 |
2000年 | 3305篇 |
1999年 | 1823篇 |
1998年 | 1421篇 |
1997年 | 458篇 |
1996年 | 475篇 |
1995年 | 328篇 |
1994年 | 259篇 |
1993年 | 209篇 |
1992年 | 141篇 |
1991年 | 203篇 |
1990年 | 470篇 |
1989年 | 385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9篇 |
1965年 | 85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84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1953年 | 21篇 |
1952年 | 21篇 |
1951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3414”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 总被引:163,自引:0,他引:163
自2005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列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各地近期反馈的情况来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不健全是当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的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由于肥料损失带来的环境污染是长期以来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针对我国肥料利用率低、氮肥损失严重的现状,本文综述了除传统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以外的几项其它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应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技术快速、无损检测作物氮素营养状况,进行作物推荐施肥;研发新型缓/控释肥料,调控肥料养分的供应;运用农田养分精准管理技术,因地制宜、精细准确地施用肥料;通过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有效地抑制NH3挥发和NO3--N淋溶损失等。并对今后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离子注入生物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01,自引:5,他引:96
低能离子与生物物质相互作用既有能量沉积、动量传递的过程,又有粒子注入、电荷交换的过程,因此,离子注入生物效应显出一些不同于辐射生物学的特征。低能离子生物学原理在诱变育种和外源基因转移上可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等,对每种技术的基本修复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国内外典型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正进入以知识密集为主要特点的知识农业发展阶段,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精准农业已成为现代知识农业的重要生产形式。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近期可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在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可发展精准设施农业,在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农场开展精准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棘皮桦和五角枫树干液流的研究 总被引:78,自引:4,他引:74
应用热脉冲方法,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森林主要树种棘皮桦Betuladahurica和五角枫Acermono树干的流液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正常生长状态下,棘皮桦树干单位面积液流通量为0.158L·cm-2·d-1,五角枫为0.213L·cm-2·d-1.如果忽略树冠部位的水分贮存,可认为五角枫的蒸腾耗水强度较大.②两树种形成层以下不同深度的树液流速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在正午前后各深度流速值均达到最大,各深度流速差值亦达到最大.最大液流速度相对位点棘皮桦在位于距形成层相对距离0.3处,五角枫在位于距形成层相对距离0.5处,表明在上述边材区域具有最高的水分传导率.③棘皮桦、五角枫均存在夜间明显的树干液流上升现象,以补充树冠部的水分贮存.作者认为阔叶树种夜间树液上升的动力是根压.④棘皮桦、五角枫的白昼树液流量变化呈现多峰状曲线.树干液流量变化与环境中气象因子变化密切相关.逐步回归的结果表明,在不同树种中,影响树干液流量的主要因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分析指出,中国各主要流域的面源污染控制仍然有较大误区,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对点源和面源污染进行分类控制。目前即使在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主要原因的流域,仍以河口、河道地带等末端控制工程建设为主。由于没有遵循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整个流域统一布局,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经济条件和现有种植结构,最大限度照顾农民利益,在源头上对不同类型的污染实行总量控制,因此许多地区高氮、磷养分用量的菜果花农田面积目前仍在大幅度增长,对今后流域治污造成更大难度。根据中国现状,目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不但逐步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也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20年来,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主要通过源头控制,对农田面源、畜禽场面源进行分类控制。其核心特征为在扎实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在各主要水域和水源保护区研究和制定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通过技术层面与政策层面的结合,在全流域范围内广泛推行农田最佳养分管理,限制水源保护区农田作物类型、轮作类型、施肥量、施肥时期、肥料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已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一季稻栽培,产量可达12t/hm^2,生育期130-150d,颖花量5.5-6.0万/m^2,LAI9-10,株高100-110cm,分蘖力偏强,表现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例的潜在高产优势。通过对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生产及其分配、分蘖及其成穗、根系生长及其活力、适宜种植区域及其栽培期、超高产途径与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明确了单本稀植、增施氮肥条件下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栽培环境和农艺调控技术。为了充分发挥超级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有必要对其足穗大穗与高结实率相互协调的高产生理机制进行酶学水平、激素水平、甚至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对SRI强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硝酸盐含量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以硝酸盐含量差别很大的两种蔬菜(苦瓜和芥菜)为材料,采用硼砂、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活性碳粉制备待测液,有效地去除了有机物质的干扰。进而用紫外光度法直接测定待测液中的N03。苦瓜和芥菜N03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9%和1.3%,回收率分别为97.1%、105.7%,平均回收率101.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