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回收塑料-木材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该文利用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 3种回收塑料与木材纤维复合制备复合材料 ,分析不同回收塑料种类、木材纤维与塑料不同质量比和热压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回收塑料中回收聚苯乙烯塑料性能最好 ,回收聚丙烯塑料其次 ,回收聚乙烯塑料最差 .木塑质量比 5 0∶5 0效果最好 .塑料含量低时 ,内结合强度和拉伸强度低 ,吸水厚度膨胀率高 ;塑料含量过高时 ,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 .热压温度在1 90℃效果最好 .温度过低时 ,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内结合强度较差 ;温度过高时 ,木材纤维降解加剧 ,塑料少量溢出 ,性能反而有所下降 .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知 ,本研究F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采用回收聚苯乙烯、木塑质量比 5 0∶5 0、热压温度 1 90℃ . 相似文献
2.
高温热处理杉木力学性能与尺寸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杉木为试材,采用9组热处理工艺对杉木进行了高温热处理试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杉木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试材的抗弯强度(MOR)和抗弯弹性模量(MOE)均呈下降趋势,但热处理温度影响更为显著;热处理对MOR的影响比MOE的要大;顺纹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但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杉木热处理后,试材由绝干到气干和绝干到吸水尺寸稳定时2个阶段的径向线湿胀率、弦向线湿胀率、体积湿胀率均低于未处理材的,弦向线湿胀率大于径向线湿胀率;就整体而言,3个指标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抗胀率均为负值,其绝对值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尺寸稳定性增强幅度逐渐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在210℃下降得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内应力释放对刨花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热压过程中内应力的形成机理和板材内部应力状态,探讨了内应力释放对刨花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减少内应力和提高尺寸稳定性的工艺措施.刨花板会发生变形,即尺寸不稳定,源于以下两个基本原因;(1)构成刨花板主体单元的木材有吸湿性,(2)刨花板在热压过程中产生了内应力即残余应力.刨花板内应力释放时.人们可以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例如。刨花板热压结束后.卸板时板坯内会传出嘣、嘣、嘣的声音,或者是规整而无变形的刨花板在开料后会发现有翘曲变形出现.这就是残存在刨花板内部的应力在释放.本文根据木材传热传质的理论、应力桧驰理论、相平衡理论对刨花板内应力形成机理和应力状态及内应力释放对刨花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为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KY-Fw木材阻燃剂对木材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泡桐(Paulownia forlunei)为试材,通过KY-Fw阻燃剂处理木材与未处理木材的对比研究,比较分析KY-Fw阻燃剂对木材的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Y-Fw阻燃剂对木材的吸湿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阻燃木材的尺寸稳定性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干燥过程中超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2
因具有"桁架"网状结构的超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在干燥过程中外形尺寸会产生改变,该文研究了干燥温度和应用模具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低于100℃时,尺寸收缩率与温度之间呈正相关,最大收缩率可超过5%;干燥温度超过100℃时,材料内部出现分层现象。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干燥可以消除水平方向的收缩,但高度方向的收缩率大于无模具干燥下的收缩率。 相似文献
6.
高温热处理对杨木PF浸渍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温热处理对杨木PF浸渍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对速生杨木素材和PF浸渍材进行高温热处理,系统研究杨木素材、PF浸渍材、热处理材和PF浸渍-热处理材的吸水性、线性(径向和弦向)和体积吸水膨胀率、吸湿含水率、表面润湿性. 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显著降低材料的吸水性、吸水膨胀率、吸湿含水率、表面润湿性,提高尺寸稳定性. 相比于素材,浸水8 d后,PF浸渍材吸水量降低了17. 37%,热处理材最高降低了63. 8%,PF浸渍-热处理材最高降低了74. 7%;PF浸渍材径向、弦向及体积吸水膨胀率分别降低14. 71%、36. 93%、30. 19%,热处理材最高分别降低了64. 99%、74. 94%、72. 33%,PF浸渍-热处理材最高分别降低94. 4%、90. 61%、91. 37%;PF浸渍材吸湿含水率降低了11. 14%,热处理材最高降低了55. 57%,PF浸渍-热处理材最高降低了60. 62%. 与素材相比, PF浸渍材的表面接触角相差不大,热处理材最高提高了143. 7%,PF浸渍- 热处理材最高提高了139. 4%,后2种木材的表面润湿性明显降低. 相同热处理条件下,PF浸渍-热处理材尺寸稳定性更优异. 红外光谱图中,PF浸渍材羟基、羰基和羧基吸收峰减弱、苯环碳骨架振动加强,热处理后羟基和乙酰基吸收峰减弱,表明PF浸渍处理和热处理对木材亲水性基团的减少和尺寸稳定性提高均有贡献,作为一种联合改性技术对于速生材尺寸稳定性的提高和开发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板栗进行120℃低温蒸汽热处理,并比较了处理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低温蒸汽热处理后板栗材色无明显变化,含水率、密度及吸水性降低.干缩率和湿胀率明显下降,木材尺寸稳定性明显提高,抗胀(缩)率(ASE)达34%.木材主要力学性能略有升高.这说明低温蒸汽热处理在提高板栗尺寸稳定性的同时,不会降低木材的材色美观度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人工林落叶松木材的表面改质--醇溶性低分子酚醛树脂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2):89-90
论述了人工林落叶松木材经醇溶性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注入处理,改善其尺寸稳定性,即通过各种不同质量分数的PF树脂处理对比试验后,PF树脂质量分数在20%~30%时,木材的抗胀(缩)率达到60%以上,并且随着树脂质量分数的增加,木材的开裂减少。 相似文献
9.
预处理对榆木锯材干燥效果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25 mm厚榆木锯材的常规干燥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00℃水热处理与汽蒸处理对干燥周期、干燥质量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旨在丰富榆木干燥理论,为高效常规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干燥基准Ⅲ的工艺最佳,干燥周期为177 h,干燥质量满足国家锯材干燥质量标准一级指标;预处理可在保证榆木锯材干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干燥周期;与未处理材相比,预处理材的干缩率、干缩系数与湿胀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干裂势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抗干缩(湿胀)率略有降低;汽蒸处理材的吸水率均高于未处理材,水热处理材的吸水率均低于未处理材。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