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7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林业   35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6篇
  92篇
综合类   1488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2304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5年   4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CTax  MH 丘德明 《沙棘》1996,9(3):42-44
目前,在实用医学中以沙棘果油利用为基础研制出一些制剂。从资源利用的观点出发,沙棘叶和枝条与果实提取物一样,研究其医用,是有价值的。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早已证明,原来的制剂——沙棘树皮和树枝提取物,确具有抗肿瘤和抗转移效果(等1990)。现在看来,天然抵抗力系统是实现抗肿瘤保护机体的重要环节,无庸争辩。 本文是研究沙棘树皮和树枝提取物对天然免疫效益的细胞毒素机能的影响。从查明被研究药物抗肿瘤和抗转移作用可能的细胞机理的观点出发,此项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近几年来,天然抵抗力系统的调节功能愈来愈引起重视。人们把与合成制剂有区别的植物制剂药效对机体调节系统的广谱和软性作用结合起来研究。研究沙棘树皮和树枝提取物对被腹膜巨噬细胞活化的多功能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素产品,如白细胞介素—1(—1)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可能影响,就可深入认识在服用植物药剂中所产生的过程,从而扩大研究提取物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不同佐剂的猪附红细胞体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笔者通过试验提取猪附红细胞体抗原,并将其分别与白油佐剂、弗氏佐剂、明矾佐剂及铝胶佐剂混合,免疫小鼠。应用间接ELISA方法比较不同佐剂的猪附红细胞体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白油佐剂组免疫效果最好,抗体水平在一周后有明显上升,其次为与弗氏佐剂组、铝胶佐剂组和明矾佐剂组。该试验为猪附红细胞体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为该病的防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中药深入的研究,中药在预防及治疗病毒性感染方面的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本文将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阐述。中药治疗病毒性感染作用机制。1.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研究发现复方中药“禽康散”能促进T一淋巴细胞的生成,提高由NDV导致的外周血CD3+、CD4+含量和CD4+/CD8+比值下降的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来达到抵抗NDV感染的效果。通过研究冰香散挥发油预防性给药和不同途径给药(滴鼻、雾化)对流感病  相似文献   
5.
6.
研究复方桑黄口服液粗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从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脏器与体重比值、小鼠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方桑黄口服液的高剂量组(40 ml/kg)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中(20 ml/kg)、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低(10 ml/kg)、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 NK细胞活力功能。这表明复方桑黄口服液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 NK细胞活力功能,复方桑黄口服液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9月某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小鼠因饲喂含有毒鱼粉的饲料而发生大群中毒 ,鼠群中尤以繁殖种鼠发病严重 ,死亡率高。期间共死亡小鼠 40 0 0余只 ,经济损失达 1 5万元以上。现将发病、诊断过程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鼠群中以繁殖种鼠最先发病 ,青年鼠相继发病。表现被毛逆乱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制备鼻咽癌来源LMP1基因(N-LMP1)的转基因小鼠。共获得15只首建鼠,经小鼠尾部组织DNA分析,PCR法证明其中两只小鼠有N-LMP1基因扩增带,Southern杂交显示PCR阳性小鼠有特异的杂交信号,整合率为13.3%,N-LMP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为研究N-LMP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为研究N-LMP1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奶牛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小鼠机体耐力的影响。试验分A、B、C、D4个处理,每个处理20只小鼠,分别喂以不同添加剂浓度的饲料21d[A组:0.5g/(10g体重)、B组:0.25g/(10g体重)、C组:0.13g/(10g体重)、D组0g/(10g体重)],每日光暗节律各12h,自由摄食与饮水。试验结果表明,A、B组体重增加显著高于C、D组(P<0.01),A、B、C组小鼠死亡数显著少于D组(P<0.05),受热90min后,A、B、C组小鼠肛温比D组分别低0.3℃、0.3℃、0.5℃(P<0.05),说明该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提高小鼠热耐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卵母细胞的化学去核是采用干扰染色体分离或纺锤体正常功能的化学试剂,使其所有染色质通过纺锤丝牢固结合,并借助极体排出的惯性将所有染色质全部带出胞外,达到去核目的。目前以化学去核处理的MⅡ期卵母细胞为受体,已获得克隆小鼠。然而,第一次减数分裂期的小鼠卵母细胞经化学去核后,进行核移植还未见报道。与传统的机械去核相比,该方法对卵母细胞无机械损伤,完全是极体的自然排放;同时细胞质及其中核重编程相关因子损失量小;而且高效、省时,程序简单,所得的卵胞质或许更适合于供体细胞核的重编程。剪取超排小鼠的卵巢,以注射器刺破有腔卵泡后获得卵母细胞和卵丘细胞复合体,进行体外成熟培养。成熟培养5 h后去除卵丘细胞,挑选生发泡破裂的细胞顺序移入含脱羰秋水仙碱(DC,0.4μg/mL,2 h)和DC(0.4μg/L) 放线菌酮(CHX,50μg/mL)的M16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直到第一极体排出。去核卵胞质与胎儿成纤维细胞用植物凝集素(PHA,200μg/mL)粘合后,转入电击槽;施加1个5 V/mm、3μs交流电脉冲和2个92 V/mm、70μs直流电脉冲进行电融合。3 h后,以SrCl2激活6h,于四孔培养皿中制作的“孔中孔”(well of well)体外培养重构胚。试验重复3次,共计698个卵母细胞,获得的重构胚融合率和激活率分别为84.8%和93.6%;胚胎2-细胞发育率为24.7%,4-细胞率为6.74%;2-细胞期克隆胚移植假孕受体后,没有获得怀孕受体。试验分别以“血清饥饿”胎儿成纤维细胞、新鲜细胞和冷冻保存细胞为供体作核移植,结果表明,冷冻保存细胞的融合率(69.3%)与其余两组(80.6%和84.8%)呈显著差异(P<0.05);激活率、2-细胞和4-细胞发育率,则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将化学去核与无透明带技术相结合,完全丢弃了传统核移植的显微操作及其繁琐程序,属手工克隆,它的成功将会大大简化核移植程序,同时提高了核移植的生产力,最终提高核移植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