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试图阐明水稻根系化学讯号与米质形成的关系。【方法】试验采用不同基因型的水稻材料,测定结实期根系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和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以及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灌浆中、后期根系Z+ZR浓度与胶稠度及碱化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72*~0.90**),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68*~-0.78**);灌浆中期根系ABA浓度与胶稠度及碱化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 ~-0.91**),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灌浆中期根系ACC浓度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 = 0.97**~0.98**),灌浆后期根系ACC浓度与米粒的垩白度和垩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r = 0.69*~0.96**)。结实期根系分泌的苹果酸和琥珀酸越多的品种,其稻米淀粉谱的崩解值越大,消解值越小;而根系分泌的酒石酸和柠檬酸越多的品种,结果则相反。根系分泌乳酸较多的品种,稻米的胶稠度和碱化值较小,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结实期外源ZR、ABA和ACC处理根系后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内源激素(Z+ZR, ABA, ACC)同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基本吻合。施用菜籽饼作有机肥,可以提高根系苹果酸和琥珀酸浓度并增大崩解值和降低消解值。【结论】根系化学讯号对稻米品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控根系化学讯号,可以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2.
套袋是提高苹果外观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果实套袋的基本技术(果袋类型,套袋时间、方式等)及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果实内含物、果皮细胞、果皮色素及农药残留量的影响,并对果实套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4.
利用高代回交导入系定位稻米外观品质性状QTL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252个Lemont导入到特青背景的高代回交导入系,研究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相关的数量基因定位.共检测到控制垩白度的3个QTL,分别位于第6、7、8染色体上;控制粒长的QTL 3个,分别位于第4、7和11染色体上;控制粒宽的QTL 5个,分别位于第2、4、6、7、11染色体上;控制粒长宽比的QTL 2个,分别位于第2和第6 染色体上;第7 染色体的OSR4-RM505区间是垩白度、粒长和粒宽的共同基因座位,第 6 染色体的RM439-RM340区间同时控制垩白、粒宽和长宽比;影响稻米外观品质相关性状的一些QTL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或者相邻区域上. 相似文献
5.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Ⅲ.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外观品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云南省128个县所属的气候类型并结合云南区域内的5个稻作分区,应用GIS、Excel、Foxpro等软件分析研究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外观品质的生态地理分布。初步摸清了外观品质主要是粒型包括粒长、粒长宽比和米色的生态地理分布习性,从总趋势上看北热带和南亚热带以及滇南单双季籼稻区和南部边缘水陆稻区的资源中粒长的长和粒长宽比值都十分理想;而南亚热带及滇南单双季籼稻区的有色米资源分布较丰富,但针对外观品质不同的成分和特性还有着各自的分布侧重区域等,其研究结果可为优异资源挖掘和利用、优质稻育种研究、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米外观品质及淀粉RVA谱特征与米饭适口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小米的外观品质及淀粉RVA谱特征与米饭适口性的关系,加快谷子的品质育种进程,特进行了此项研究。对18个小米品种的外观品质、米饭适口性进行人为打分评价,淀粉RVA谱特征值采用RVA黏度速测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米色泽对米饭的适口性影响较大,小米色泽好的(金黄或鲜黄)品种,其适口性好;RVA谱特征值中崩解值越大消减值越小,反之消减值越大;米饭的口渣感越小,适口性越好;RVA分析可作为谷子品质育种的一项重要的辅助选择技术。 相似文献
7.
套袋对香蕉果实发育和微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冬、夏季对香蕉果实进行套袋试验.探讨了套袋对香蕉果实和微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季节特点合理选择袋型套袋,能改善果实微域环境,防止果实冷(冻)害和"日灼"的发生,促进果实生长发育,提高单穗果实质量,改善果实的外观,使果皮着色均匀,光滑有光泽,新鲜感好,病虫害和机械伤少;果实内在品质因季节和材料的不同差异较大.试验结果还表明,外袋用蓝色薄膜.内袋用白色无纺布(A)或外袋用牛皮纸、内袋用浅监色木浆纸(E)2种套袋处理的综合表现较好,尤其以后者的外观品质最好、内在品质变化小、微域温湿度适宜,增产率10%以上,是香蕉较理想的套袋方式.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稻米品质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13
用7个米质有明显差别的不育系与7个恢复系组成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杂交水稻碾磨品质与外观品质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粒长、整精米粒宽、整精米长宽比、垩白度以基因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而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大小这些性状中遗传变异则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狭义遗传力以整精米粒长、整精米粒宽、整精米长宽比较高,这些性状可作为早代选择的问接指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这3个碾磨品质性状之问都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整精米率影响起着首要作用的为精米率,其次为整精米粒宽;对垩白率只有糙米率和整精米长宽比起显著作用;整精米粒宽对整精米长宽比影响最大。选择整精米长宽比大的材料对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套袋对葡萄品质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京优葡萄品种为试材,在塑料棚内探讨了葡萄套袋时期、摘袋时期和纸袋类型对果实品质及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套袋可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增加硬度,降低病果率,增加粒重和穗重,但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泽浅,套袋时期以花后2周、摘袋时期以成熟前1周为好,纸袋类型以黑色亮光纸为好,但用旧报纸来源容易成本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