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AHP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30个植物景观单元,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服务功能.指标层中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植物与植物的协调共生性、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位列权事值的前3位.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单元的评价结果是Ⅰ级10个,占评价单元总数的33.3%;Ⅱ级18个,占总数的60%;Ⅲ级2个,占总数的6.7%,无Ⅳ级,表明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7个优秀的植物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柳州城市公园冬季鸟类食源树种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调查柳州城市公园内利用植物鸟类和现有树种中鸟类食源树种的种类和数量,记录到利用植物的鸟类32种,鸟类食源树种24种,其中利用植物的鸟类多样性与鸟类食源树种物种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据此对城市公园园林建设和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作为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美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依据上海城市公园的类型、区位和建成时间选择典型公园作为研究样本,以公园中具代表性的32个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景度评判法对其景观美学评价。结果表明:按照SBE平均值排列不同群落类型,从高到低依次是:落叶阔叶林(33.399 5)、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6.837 2)、常绿阔叶林(19.235 1)、针阔混交林(10.169 3)、常绿针叶林(1.028 4)、落叶针叶林(-0.066 9)和竹林类(-9.135 9),然后从上述群落配置模式、外貌和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植物群落美景度的因子并提出了提高群落美景度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浅析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园林小品的概念、种类以及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的作用,剖析了近几年来我国新建城市公园中的园林小品的景观设计和平面布局,探讨了园林小品在公园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特色之挖掘与探讨——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南京玄武湖公园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挖掘,就目前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对现代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4
基于3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对城区公园绿地景现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选取了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等指数对北京市城区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内共有公园绿地斑块105个,绿地面积5 565.74 hm2,占城区总面积的4.07%.绿地面积以面积大于50 hm2的大型斑块为主,占总绿地面积的77.66%,缺少社区公园等小型斑块绿地.公园绿地斑块密度为1.89个·k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78,优势度指数为0.83,均匀度指数为0.49.绿地斑块景观分布不均衡,分布不合理,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轴线控制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中国现代园林的造园特色,提出景观轴线与建筑轴线的关系,以我国南方城市公园绿地为例,研究景观轴线的主要变异规律。论述轴线控制手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探索其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9.
10.
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38
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最小距离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和景观分维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上海市建成区范围内的7个公园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总体上趋于随机分布,公园平均连接水平较低;公园绿地中平均林地景观面积最大,其次是林灌草综合体景观,草地面积最小;林灌草综合体破碎化程度最高;草地景观次之,林地斑块破碎化程度最低;公园中景观斑块分维数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