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2.
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对BtWB7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对发酵液菌数影响相差较大,其中酵母粉和鱼粉影响最大.本试验获得的最佳摇瓶发酵配方为:玉米粉4%、黄豆饼粉1%、酵母粉2%、鱼粉2.5%和蛋白胨0.1%(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固态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发酵培养基的不同配比对发酵产物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添加量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1),氨化玉米秸秆:麸皮与微量元素添加量间的交互作用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比为氨化玉米秸秆:麸皮为100:0,原料:水为1:4.5,微量元素添加量为4.4%,尿素添加量为5%.采用最佳发酵培养基,玉米秸秆经氨水氨化和同态发酵后真蛋白含量由2.05%提高到28.61%,比原料本身的真蛋白含量高1295.6%;粗蛋白含量由2.8%提高到32.39%,比原料本身的粗蛋白含量高1056.8%.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刺糖多孢菌C4-10-8B为试验菌株,对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前体、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察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对多杀菌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是较优碳源,最佳质量浓度为40.0 g/L,当葡萄糖与糊精(质量比5∶2)复配时,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培养基提高18.35%;棉籽蛋白为最优氮源,25.0 g/L棉籽蛋白与15.0 g/L玉米蛋白胨或0.6 g/L硫酸铵复配时,多杀菌素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0.0%和45.3%;乙酸钠和谷氨酰胺质量浓度为1.0 g/L时,均能使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提高21.5%;K2HPO4对多杀菌素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其质量浓度为2.5 g/L时,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提高24.5%;ZnCl2对多杀菌素合成也有促进作用,而MgSO4和CoCl2则显著抑制多杀菌素合成;通过2次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利用该培养基时多杀菌素产量可达395.54μg/mL,比对照提高了62.5%。【结论】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0 g/L,棉籽蛋白25.0 g/L,玉米蛋白胨20.0 g/L,(NH4)2SO40.8 g/L,谷氨酰胺1.25 g/L,乙酸钠0.8 g/L,NaCl 3.0 g/L,K2HPO42.5 g/L,FeSO450.0 mg/L,ZnCl225.0 mg/L,CaCO31.0 g/L。 相似文献
5.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E1R-J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细菌E1R-J是一株对小麦全蚀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条锈病有拮抗作用的小麦内生芽孢杆菌,笔者对其产菌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酵培养基为酵母粉0.6%,蛋白胨0.6%,NaCl 0.3%,K2HPO40.02%.最佳发酵条件为pH 4.5~9.0,菌株都可以生长,转速150 r/min,温度34℃,种子液的接种量为2%,通气量是空气与培养基的比例2:5,最佳种子液菌龄是20~34 h,作为生防用菌最佳菌龄为48~73 h.在以上条件下,细菌的发酵产量最大,细菌浓度为5.2×107cfu/mL左右. 相似文献
6.
Bt L-93菌株培养基的正交试验及培养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BtL-93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确定了最佳配方SF-1号,其发酵液菌数可稳定达到70亿/mL。通过对2~3龄落叶松毛虫进行生物测定,杀虫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考查了此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上的生长、pH变化、溶氧以及还原糖和氨基氮等诸因子和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7.
解磷菌株黑曲霉PSFM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液体培养法探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浓度以及发酵时间、温度、初始pH、转速、接种量等条件对解磷菌解磷特性的影响,获得解磷菌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对一株分离自土壤的解磷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SFM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发酵时间0~10 d、温度20~40℃、初始pH值3.0~11.0、接种量1%~11%、转速120~300 rpm)进行优化,测定其发酵液吸光度值,以解磷量的高低作为评价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劣的指标。【结果】分别在无机磷和有机磷液体培养基、简单培养基(SP)、NBRIY、NBRIP、NBRIYP培养基中培养6 d后,以无机磷液体培养基的PSFM菌株解磷能力最高,解磷量为526.42 mg/L。在12种不同碳源培养基中,PSFM均能正常生长,其解磷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木糖>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山梨糖>甘露糖>果糖>可溶性淀粉>鼠李糖>甘油。以硝酸钠、尿素、酵母浸膏、氯化铵、硝酸镁、硝酸铵、色氨酸、乙酸铵、牛肉浸膏、胰-蛋白胨、甘氨酸、酪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为氮源时,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解磷效果最好,菌株PSFM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最高(990.31 mg/L)。菌株PSFM的解磷能力均随着最佳培养基中NaCl、KCl、MgSO4·7H2O、FeSO4·7H2O和MnSO4·7H2O浓度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其浓度分别为0.03%、0.01%、0.03%、0.001%、0.001%时,菌株PSFM的解磷能力均最强。在不同发酵条件下,以发酵6 d、温度28℃、初始pH 6.0、5%接种量、转速300 rpm的PSFM解磷能力最强,解磷量分别为599.24、528.23、603.69、530.57和731.48 mg/L。【结论】最适合PSFM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为无机磷液体培养基,碳源为1.0%木糖,氮源为0.10%硫酸铵,最佳无机盐配方为:NaCl 0.10 g/L、KCl 0.70 g/L、MgSO4·7H2O 0.70 g/L、FeSO4·7H2O 0.01 g/L、MnSO4·7H2O 0.01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 6.0,转速180 rpm,接种量5%,发酵时间为6 d。 相似文献
8.
9.
10.
苦参内生拮抗细菌B36菌株最适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4
为提高拮抗菌株B36发酵生产的菌量和抗菌物质的产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转速150r·min^-1,接种量20%,初始pH值9.0,在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50mL,发酵36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酵母粉0.5%,大豆粉0.5%,NHaNO3 0.5%,CaCO31.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