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完全免费   36篇
  综合类   17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配合力分析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总结了以往10a所开展的9次不完全双列杂交的试验结果,侧重分析了甘蔗有性世代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常用或新引进亲本农艺性状和抗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以及较好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认为,某蔗育种上应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技术和配合力分析方法,有于甘蔗育种者合理评价亲本的遗传特点和育种潜力,提高组合选配的预见性和后代选择的效率,文章还简要讨论了某蔗更多性状配合力分析,配合力与环境互作以及亲本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玉米优良自交系优势群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7个玉米优良自交系,配成完全双列杂交,以杂种优势距离为指标,为17个亲本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自交系可分成六类优势群,群间具有较大优势,聚为结果与自交系的亲缘关系一致。另外,本文初步研究了玉米的杂种优势模式。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5×5完全双列杂交下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双列表的方差分析表明,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有极显著的基因加性方差(a)和显性方差(b)。其中b极显著主要是基因分布不对称方差(b_2)和个别组合的基因互作(b_3)所引起,二者的直接杂种优势(b_1)均不显著。蛋白质含量的母本效应(c与d)均显著(与配合力分析反交效应极显著一致)。而赖氨酸含量的c显著,d则不显著。t~2测验和各区组Wr-Vr(Wr为各公共亲本系列的亲子协方差,Vr为各公共亲本系列的方差)的方差分析表明,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均不存在上位性。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平均显性度((H_1/D)~(1/2))均为超显性。各亲本的显性等位基因比隐性等位基因要多,显性的方向指向减效。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39.04%和25.30%。  相似文献
4.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8个小麦品种采用双列杂交方法组配了28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和穗数符合加快模型;千粒重,穗粒数,结实小穗数,穗长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株高,颈长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相似文献
5.
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双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kei9103等8个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双列杂交设计组配一套不包括反交的组合,用Hayman的双列分析法对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产量等6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行数的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模型,穗粗,百粒重的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可能还有基因连锁或上位放应存在,行粒数,产量的遗传不符合加强-显性模型,还有上位性效应存在,对穗长,穗行数进一步分析了可见,显性基因是增效基因  相似文献
6.
 用11个玉米自交系(其中2个高油自交系,9个普通自交系)作完全双列杂交,产生55个正交组合,按Griffing(1956)的双列杂交设计方法2进行配合力、方差成分和遗传力的研究。结论指出:1.含油量的基因型差异显著;2.所有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达到0.01的显著水平;3.特殊配合力效应只有11个组合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4.一般配合力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效应无关,即一般配合力高未必特殊配合力也高;5.含油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高低与自交系本身含油量的高低趋势一致,二者之间表现线性关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值Y依含油量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5X-2.4,其回归标准误为0.12;6.含油量的加性方差比显性方差重要得多,加性方差占98.5%,而显性方差只占1.5%,表明含油量有很高的遗传力。文章还对配合力和遗传力对高油玉米育种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弱光下黄瓜苗期几个生理指标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6份黄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GriffingⅡ配制了21个组合。对正常温度(25℃/15℃)弱光条件下黄瓜苗期几个生理指标作了配合力、遗传力和遗传分析的研究,其中包括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两种酶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a与b的比值(Chl a/Chl b)4个指标,得到表现较好的3个亲本和5个组合。结果表明,在正常温度弱光条件下这4个指标的狭义遗传力均很低。PPO活性、MDA含量和Chl a/Chl b值的遗传均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相似文献
8.
油松双列杂交试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5个油松亲本双列杂交1年生苗高和6年生树高、地径、冠幅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及配合力效益值进行测定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油松杂交后代中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取决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但一般配合力占优势。并选择出遗传增益较高的两个杂交组合,即G36×G3和G36×G33  相似文献
9.
甘蔗有性世代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 6× 3不完全双列杂交 (Nc )衍生的 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 ,估算了 9个甘蔗亲本的 5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方差、一般配合力 (gca)和特殊配合力 (sca)效应。结果表明 :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而丛重和丛有效茎数的遗传是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性状的平均值、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 ,评价了亲本无性系的遗传特点及其在甘蔗杂交育种上的利用价值。以 CP6 5 / 35 7和 CP81/ 12 5 4作为母本能把高糖特性传递给后代 ,崖82 / 96是最理想的父本 ,其杂交后代表现高产、高糖。综合表现较好的组合有 CP6 5 / 35 7×崖 71/374 ,CP6 5 / 35 7×崖 82 / 96 ,CP81/ 12 5 4×崖 84 / 15 3。  相似文献
10.
白桦5×5完全双列杂交种苗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白桦杂交子代种苗性状的分析,估算白桦亲本的遗传参数,为白桦第二代强化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2003年在白桦强化种子园中以小北湖(BH)3个优树、帽儿山(M)2个优树作为杂交亲本,按5×5完全双列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测定白桦25个杂交组合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等.结果表明,25个杂交组合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苗高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苗高和地径的特殊配合力及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25个杂交组合中初选M4×M1、BH3×BH2、M4×BH3、BH2×BH1、BH2×M1组合为优良组合,M4和BH3为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