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定性方面探讨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因素,由此构建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定量方面计算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不同障碍因素的权重,通过排序得出不同障碍因素对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阻碍强度,并构建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障碍因素图,以期为推进全市农地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照.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比较与选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既有政府积极推动的,也有市场经济引导的,还有是政府与市场互补共同推动的。每种模式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局限性的一面。通过对几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借鉴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市场主导型模式必然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长期选择,但政府要发挥配套服务性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乡村发展转型下,结合地理空间差异探讨农地规模经营,对厘清山地丘陵区规模经营条件空间差异及经营模式分区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为研究区,并以乡村转型发展为研究视角,运用Pearson分析方法对村域农地规模经营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与探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地规模经营条件进行评价及分区。结果表明:水田面积比重、流转租金、农村剩余劳动力指数、灌溉保证率、道路网密度与农地规模经营呈显著正相关,地块细碎化程度、坡度及距城镇距离等与农地规模经营呈显著负相关;农地规模经营条件空间差异显著,可分为规模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拓展区、山地农业特色区、生态农业发展区。因此,山地丘陵区农地规模经营应全面考量经营条件并引导经营模式分区配置。 相似文献
9.
农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既有政府积极推动的,也有市场经济引导的,还有是政府与市场互补共同推动的.每种模式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局限性的一面.通过对几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借鉴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市场主导型模式必然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长期选择,但政府要发挥配套服务性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地规模经营是解决兵团农业发展中“人少地多”矛盾的出路之一。从影响家庭农地规模经营的成本因素和土地边际产出因素看出:单位土地承包成本上升是制约兵团农地规模经营的最重要因素。土地边际产出,就粮食作物而言,从1994年以来规模收益基本处于不变期,只是在个别年份出现小幅振荡;但就棉花而言,则从1997年以来就处于规模报酬的递减期,至2002年几乎跌至到最低点,不利于兵团“经济支柱-棉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推进兵团农地规模经营的措施是,改革兵团双层经营体制,降低弹性较大的制度引起的土地承包成本;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打破农地规模经营的土地边际产出“瓶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