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甲苯胺噻唑对家兔血液、脑脊液、垂体及下丘脑中β-内啡肽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研究二甲苯胺噻唑(静松灵)对家兔血液、脑脊淮、垂体及下丘脑中β-内啡肽(β-Ep)浓度的影响。给家兔肌注静松灵(34mg/kg)后,家兔血液及脑脊液中β-Ep在用药后1.5h增至最高值,即由用药前的72.08±4.05pg/mL增至289.54±10.04(X±SE,n=5,P<0.01),升高了75.11%;脑脊液中β-Ep在注药后1h增至最高值,即由533.49±16.55pg/mL增至1908.80±28.36pg/mL(X±SE,n=5,P<0.01)增高了72.08%,经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而对照组,注射前后家兔血液及脑脊液中β-Ep浓度未见明显变化。给药后家兔垂体及下丘脑中β-Ep浓度与给药前比较是动态变化规律,垂体中β-Ep在给药后30min降至最低值,即由246.65±4.42pg/mg降至120.50±8.09pg/mg(X±SE,n=3,P<0.01)降低了51.15%,以后是回开趋势,给药后3h增至最高值:338.60±14.78pg/mg,增加了27.26%,经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下丘脑中β-Ep浓度在给药后30min降至最低值,即由32.14±1.30p? 相似文献
2.
二甲苯胺噻唑对绵羊血液及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HPLC法研究了二甲苯胺噻唑(静松灵)对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绵羊肌注2.5ng/kg静松灵后,脑脊液及血液中NE含量呈持续性减少,3小时降到最低.血液中0时NE浓度3.699±0.381ng/mL,3小时NE含量0.559±0.117ng/mL(±SE,n=5,P<0.01),下降了83.8%;脑脊液中NE浓度0时31.32±4.88ng/mL,3时6.26±2.00ng/mL(±SE,n=4,P<0.01),下降了80%。血液与脑脊液中NE浓度变化呈正相关r=0.931.这两种体液中NE含量变化揭示了静松灵对中枢交感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静松灵的镇静、镇痛、中枢抑制作用与递质NE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甲苯及致溶药物盐酸苯肼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为人们日常生活防护和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试验支持。[方法]受试动物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5组,设置低、中、高浓度二甲苯及盐酸苯肼受试组,以及一个空白对照组。试验期间连续用药进行腹腔注射,第2天起每日检测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网织红细胞比例。[结果]血液检测显示用药2 d后小鼠开始出现贫血现象,第5天红细胞数量最高可降低56%左右,血红蛋白含量也随之下降65%左右,网织红细胞比例最高可升高21%左右,当持续用药时,各指标大体维持在同一水平上。[结论]二甲苯对小鼠有致溶血作用,可严重影响小鼠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植物油、二甲苯为溶剂配制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EC的安全性。[方法]分别试验以二甲苯、精制松树油和棕榈油混合油、精制松树油、棕榈油为溶剂配制的1%甲维盐EC,对斑马鱼、鹌鹑、意大利成年工蜂和家蚕的毒性。[结果]与二甲苯配制的1%甲维盐EC相比,棕榈油配制的1%甲维盐对斑马鱼的安全性有所提高;3种植物油配制的1%甲维盐EC提高了对鹌鹑的安全性;精制松树油和棕榈油混合油配制的1%甲维盐EC提高了对蜜蜂的安全性;棕榈油、精制松树油分别配制的1%甲维盐EC提高了对家蚕的安全性。[结论]该研究为以植物油为溶剂的新型农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将用Sol-Gel法制得的二氧化钛(TiO2)负载到活性碳纤维(ACF)上,利用超临界干燥手段和450℃高温真空煅烧工艺获得了具有气凝胶特性和高光催化活性的复合材料(TiO2-ACF),并探讨该材料对空气中甲苯和二甲苯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TiO2均匀负载在ACF的每根纤维上;TiO2粒径尺寸均在15~20nm范围内,晶型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合晶型,锐钛矿占77%;在紫外光的作用下,TiO2-ACF对甲苯和二甲苯的降解率比ACF约高30%。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通过对二甲苯的用量和保留时间进行研究,优选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的最佳成模条件。方法 二甲苯涂抹昆明系小鼠右耳廓上下两面,诱导建立急性耳肿胀,对二甲苯剂量(20、30、40 μL)和保留时间(30、45、60、75、90 min)进行优选,并采用阳性药对优选建立的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二甲苯用量对鼠耳肿胀率影响不明显(P>0.05);但随保留时间延长,耳肿胀度呈下降趋势,且90 min组与30 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5)。与模型组比较,经吲哚美辛治疗后,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07),TNF-α含量亦明显下降(P<0.001)。结论 二甲苯用量20 μL,保留时间30 min,可成功建立最佳的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方法]在实验室内的短期生物测试中,以白鲢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3种化合物不同浓度的试验液中,通过其死亡率求出48 h内的最大无死亡浓度和最小全致死浓度。[结果]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正式试验浓度范围分别为70~100 mg/L4、0~50 mg/L和80~120 mg/L,均属于高毒物质。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48 h内的最大无死亡浓度和最小100%致死浓度分别为70和100 mg/L、40和50 mg/L8、0和120 mg/L。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大小为:硝基苯>苯胺>二甲苯。[结论]研究鱼类的急性毒性可以用作评价水体环境安全性的一个快速有效的初级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方法]在实验室内的短期生物测试中,以白鲢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3种化合物不同浓度的试验液中,通过其死亡率求出48 h内的最大无死亡浓度和最小全致死浓度。[结果]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正式试验浓度范围分别为70-100 mg/L4、0-50 mg/L和80-120 mg/L,均属于高毒物质。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48 h内的最大无死亡浓度和最小100%致死浓度分别为70和100 mg/L、40和50 mg/L8、0和120 mg/L。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大小为:硝基苯〉苯胺〉二甲苯。[结论]研究鱼类的急性毒性可以用作评价水体环境安全性的一个快速有效的初级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