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186-2191
为探讨镉及α-硫辛酸(α-LA)对大鼠肝细胞缝隙通讯功能(GJIC)的影响,将30只100g左右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自由饮水及超纯水灌胃)、镉组(50mg/L醋酸镉自由饮水及超纯水灌胃)、镉与α-LA共同处理组(50mg/L醋酸镉自由饮水及α-LA灌胃50mg/kg)。12周后,采用荧光染料标记传输示踪法(IL/DT)测定GJIC功能,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肝脏中Cx43、p-Cx43、Cx32蛋白表达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脏中Cx32、Cx26、Cx43mRNA表达量的变化。IL/DT结果显示,大鼠长时间饮用醋酸镉后,肝脏细胞间荧光黄两侧扩散距离极显著减少(P<0.01),α-LA处理后极显著提高(P<0.01)。肝脏中Cx43、p-Cx43、Cx32蛋白表达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降低,Cx43、Cx32、Cx26mRNA转录基因表达也呈显著或极显著的降低(P<0.05或P<0.01),α-LA处理后都有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果表明:长期饮用醋酸镉可以抑制大鼠肝细胞GJIC,可能是连接蛋白或基因表达减少,α-LA能缓解镉对GJIC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α-硫辛酸(α-lipoid acid,α-LA)对镉致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通过不同浓度的醋酸镉染毒PC12细胞,并用100μmol/Lα-LA联合作用,测定PC12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醋酸镉处理24h组细胞MDA含量和CA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不同浓度镉处理组细胞内MDA含量和CA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10和20μmol/L组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α-LA保护组与相应染毒组相比,MDA含量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有升高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镉可致PC12细胞发生氧化应激,α-LA可以提高PC12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对镉引起的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α-硫辛酸对滩羊股二头肌肌纤维特性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该试验选取初始质量为(20.64±1.15)kg的4月龄健康滩羊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α-硫辛酸组(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mg/kg α-硫辛酸),饲喂试验预试期7 d,饲喂期60 d。以股二头肌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肉品质、肌纤维特性、能量代谢酶活性和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探究α-硫辛酸对滩羊肌纤维特性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结果表明:α-硫辛酸显著提高了滩羊的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 ADG)(P<0.01),降低了料肉比(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P<0.01)、羊肉的b*值(P<0.01)、剪切力值(P<0.01)、失水率(Water loss rate)(P<0.05);肌纤维分析结果显示α-硫辛酸显著提高了IIA肌纤维比例(P<0.05),降低IIB型肌纤维比例(P<0.01);α-硫辛酸显著增强了肌肉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P<0.01)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活力(P<0.05),降低了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活力(P<0.01)。此外,α-硫辛酸显著提高了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α2, AMPKα2)(P<0.0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 PGC-1α)(P<0.01)、肌细胞增强因子2(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 MEF2C)(P<0.05)和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 NRF1)(P<0.05)基因表达量,并显著激活了AMPK酶活性(P<0.01)。综上所述,日粮添加α-硫辛酸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提高AMPKα2、PGC-1α、MEF2C和NRF1基因表达量促进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增强肌肉的氧化代谢能力,促进滩羊的肌纤维类型发生转化,进而改善滩羊的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探讨α-硫辛酸(α-LA)对镉致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将25只雄性大鼠随机平分成5组:对照组,单纯染镉组( 1.5 mg CdCl2/kg),低、中、高剂量α-LA干预组饲喂(25、50、100 mg α-LA/kg+ 1.5 mg CdCl2/kg).每天1次,连续染毒7d后.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单纯染镉组的血清ALT、AST及ALP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剂量α-LA干预组低于单纯染镉组,以高剂量干预组效果最好(P<0.01);单纯染镉组肝组织MDA量高于对照组,而SOD、GSH-Px及CAT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单纯染镉组相比,各剂量α-LA干预组MDA量明显降低,而SOD、GSH-Px及CAT活性升高,以高剂量干预组效果最好(P<0.01),且均呈剂量-效应关系.表明α-LA对镉致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40 d的体表暴露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抗坏血酸(V_C)对鲫鱼暴露于铜绿微囊藻污染水体的保护作用。试验期间水体中微囊藻毒素-LR(MC-LR)质量浓度维持在19.40μg/L左右,试验组饲料中α-硫辛酸和V_C的添加量均为600 mg/kg,测定鲫鱼生长性能、MC-LR解毒效果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组和V_C组鲫鱼增质量率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4.91%和3.21%;鲫鱼肌肉中MC-LR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40.72%、14.20%;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79.35%和72.53%、79.35%和72.53%、34.93%和24.43%;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57.26%和48.86%。可见,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V_C能够显著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MC-LR对鱼体的氧化损伤,进而减少MC-LR在鱼体内的积累,减轻MC-LR对鲫鱼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 (α-LA)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3组等氮实验饲料,分别为粗脂肪14%的基础饲料组 (D1),粗脂肪14%添加α-LA组 (D2),粗脂肪16%添加α-LA组 (D3),投喂大口黑鲈幼鱼[初体质量 (5.01±0.02) g],养殖实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D3组与D1组之间的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D2组;D3组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高于D1和D2组;D2和D3组血清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比D1组显著降低,各组间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D2和D3组的肝脏空泡化面积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组;D2和D3组肝脏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活性显著提高,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代谢组学结果显示,D3组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相比D1组显著上调。D3组肌肉十五烷酸、十七烷酸和二十一碳酸含量显著升高,D2和D3组花生四烯酸 (ARA)、二十碳五烯酸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的含量显著升高。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α-LA,通过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增强脂质分解并抑制脂质合成,减少肝脂积累,促进肝脏健康,增加肌肉ARA、DHA和EPA的沉积。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α-硫辛酸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30只3月龄、体重相近的海南黑山羊,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精补料中添加0、300、600 mg/kg的α-硫辛酸。在70 d试验结束时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液中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精补料中添加600 mg/kgα-硫辛酸显著提高了海南黑山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了饲料增重比(P0.05),并且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精补料中添加α-硫辛酸升高了山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浓度,并降低了血清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O2)和羟自由基(·OH)浓度。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300~600 mg/kg的α-硫辛酸可促进黑山羊机体的蛋白质沉积和合成,增强黑山羊抗氧化能力,进而改善黑山羊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铅暴露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突触形成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出生后24h内,P0)海马组织进行细胞培养,体外培养第6天(DIV6)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DIV7开始加入醋酸铅(1nol/L)处理至试验结束(DIV13),并在DIV12给予α-硫辛酸(100 nmol/L,1μmol/L和10 μmol/L)处理24h,然后观察树突棘的变化并进行量化分析.整体动物试验以SD母鼠喂饲300 mg/L醋酸铅水溶液,幼鼠自出生后至断奶(出生后第21天)经母乳铅暴露.幼鼠自从出生后第14天(PND14)到PND21经腹腔注射给药25 mg/kg α-硫辛酸,研究LA对铅暴露的海马神经元海马树突棘的修复作用,检测海马AMPA和NMDA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α-硫辛酸对铅处理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整体动物试验发现,铅暴露能显著降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和DG区颗粒细胞的树突棘密度.α-硫辛酸可以显著上调突触后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表达(P<0.05),但不影响AMPA受体亚单位的合成和表达.[结论]α-硫辛酸可以修复铅暴露引起的突触损伤,富含α-硫辛酸的食品可防治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