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392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118篇
  98篇
综合类   178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358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静  施明  乔改霞 《北方园艺》2019,(3):138-143
以枸杞不同程度玻璃化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外源添加物、添加聚丙烯酰胺、改变培养条件及玻璃化苗脱水处理在玻璃化组培苗恢复中的作用,探索出最佳的枸杞玻璃化组培苗恢复方法。结果表明:1/2MS+6-BA 0.5mg·L~(-1)+活性炭0.5g·L~(-1)为枸杞轻度玻璃化苗恢复最佳培养基,适宜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培养基为1/4MS+6-BA 0.5mg·L~(-1)+活性炭1.0g·L~(-1)。当添加聚丙烯酰胺8、16g·L~(-1),枸杞轻度、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均达到最高,聚丙烯酰胺对枸杞玻璃化的组培苗有明显的逆转效果,逆转后的组培苗生长良好。经过脱水处理后,玻璃化苗明显得到恢复。脱水2d轻度玻璃化苗的恢复率可达77.61%。随着脱水的天数增加,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逐渐提高,当脱水天数达3d时,恢复率最高达71.24%。培养期间增强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光照强度能有效提高枸杞玻璃化苗恢复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主要对枸杞内生真菌(GQ-16-1)所生产的红棕色素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组织块法、平板划线法,从中药材枸杞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产红棕色天然色素的菌株(GQ-16-1),采用固体培养,萃取,离心提取色素,采用比色法、单因子研究法初步研究色素稳定性。结果表明,该红棕色素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酸乙酯,最大吸光值出现在350nm处。该色素耐酸碱,耐高温,在p H值2~10稳定,偏碱性颜色加深,在温度20~100℃稳定。金属离子Ca~(2+)、Na~+、Cu~(2+)、Fe~(3+)、Fe~(2+)、Mg~(2+)、Ba~(2+)、K~+(只含一种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基本无影响,Al~(3+)对色素稳定性有不良影响,强氧化剂Na Cl O对其有明显增色效果,在K_2Cr O_7、Na_2Cr O_7、NaCl O、Fe Cl_3、浓H_2SO_4、浓HCl、浓HNO_3、K_2Mn O_4(只含1种氧化剂)中稳定存在。试验所发现的红棕色素稳定性良好,是对产色素菌的进一步丰富,可以为微生物天然色素特别是真菌色素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枸杞高产栽培技术之第Ⅰ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枸杞的适生区、优良品种、丰产指标、硬枝扦插育苗技术、高产园营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枸杞高产栽培和促进枸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NaCl处理对黑果枸杞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方法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处理方法对黑果枸杞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0℃蒸馏水浸泡种子24 h,恒温培养3 d后开始发芽,发芽率为83%,发芽势为47%,平均每天发芽7.01粒。该处理操作简单、发芽率高,适宜于黑果枸杞大田育苗中的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枸杞品种蒙杞1号和宁杞1号为材料,通过制浆、盐析、透析、浓缩、电泳、分析等方法对其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分离、鉴定,探讨其在不同pH和(NH4)2SO4浓度梯度下蛋白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蒙杞1号在相同pH下,(NH4)2SO4浓度为40%时蛋白质含量最多,共有7种亚基, (NH4)2SO4浓度为80%时基本没有蛋白质;在相同(NH4)2SO4浓度下,pH 6时亚基数为7,即蒙杞1号在pH 6.0、 (NH4)2SO4浓度40%时提取效果最佳。宁杞1号在相同pH下, (NH4)2SO4浓度为60%时蛋白质含量最多,共有5个亚基;在相同(NH4)2SO4浓度下,pH 7.0时亚基数为5,即宁杞1号在pH 7.0、 (NH4)2SO4浓度为60%时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枸杞Lycium barbarum Mil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褐斑病是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生的由无性态类真菌新种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引起的新病害,据2015年-2018年调查,该病害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常年发病率45%~65%,严重度2~3级。本研究首次对枸杞小黑梨孢有性态形态进行描述,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病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地位,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枸杞褐斑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和越冬病叶上均可形成有性态。子囊壳球形至亚球形,大小185.6μm×176.6μm,有喙,喙的大小为(35.7~53.6)μm×(32.0~53.55)μm;子囊袋状,大小(103.2~165.7)μm×(15.7~22.4)μm,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砖格状,大小(25.9~36.5)μm×(9.4~14.1)μm,平均31.2μm×12.3μm,具(4~)6~7个纵隔和1~3个横隔。通过ITS、LSU、RPB2和EF1-α多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为子囊菌门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科真菌。秋末冬初清洁田园,减少来年初侵染源,是有效防治枸杞褐斑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选用0.5%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2种植物源药剂及其组合对枸杞木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苦参碱水剂对枸杞木虱的防效显著,可以替代生产中使用的部分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