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程度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微观尺度测度各县市"新四化"的同步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融入绿色化指标构建了"新四化"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5年咸宁市"新四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5年,咸宁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耦合度等级出现良性耦合趋势;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前期有所波动,后期增长平稳并呈现中级协调状态。提出了今后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农地流转和农村人口转移提升城镇化支撑作用,提升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控制高污染高消耗企业,保障区域经济的绿色化发展,促进咸宁市"新四化"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生态需水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植被生态需水研究对于指导区域植被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生态需水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植被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和内涵,总结并介绍了植被生态需水的各种计算方法。对各类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差异及其适用范围做了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植被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通过对过去植被生态需水研究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国外研究的侧重点为土壤、大气和植被之间的生态水文过程以及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我国研究的侧重点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和问题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和季节性干旱的湿润区,但由于起步晚,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同时,植被生态需水的计算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障碍因子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生态响应、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咸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1999—2010年咸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在波动中呈稳步上升态势,年均增长速度为10.38%,研究后期增幅更快。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经历了低级(1999—2001年)、中度(2002—2007年)和良好(2008—2010年)三个阶段,中度效益阶段占主导地位;(2)经济水平和生态响应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的影响较大。2010年以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最大障碍因子。2010年,单位面积废气排放量是最大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RS与GIS在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基础数据资源(RS数据、现状与规划数据、外业调查资料),结合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以湖北省嘉鱼县为例,从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角度出发,对基期基本农田在数量与空间双重限制下进行划定优化。[结果]优化后的基本农田总面积为25 593.90 hm~2,在数量上达到了各个乡镇的分解指标与全县的总体指标,在空间布局上连片性有所提高,剔除了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23.62 hm~2,补充高质量耕地139.18 hm~2。[结论]遥感数据在候选区确定、耕地现状判别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潜力,GIS灵活强大的空间分析及统计功能对不同方案的生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厘清耕地演变的驱动机制对中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鄂南地区为例,利用2000—2005、2005—2010和2010—2015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成果、15类POI(PointofInterest)空间数据等,采用主成分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边际效应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研究区近15a以来耕地动态变化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并着重探讨了空间要素在驱动机制方面的双向边际效应。结果表明:1)耕地演变类型在空间上表现出相同类型的集聚性,转换类型受周边同类用地空间溢出效应影响明显。在时间上表现出不同转换类型的差异性,转换类型受土地利用政策宏观调控影响向建设用地单一转化趋势明显。2000—2015年间,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比例自28%过渡至44%后,迅速上升至96%,主要集中在城镇周边、主要道路沿线等区域。2)空间要素对不同时期耕地不同转化类型存在不同的边际效应,2000—2015年间耕地不同转化类型的边际效应变化幅度逐渐减小、不同转化类型边际效应曲线同类交点呈同向移动趋势。自然区位因素对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和耕地向水域转换在POI空间要素不同取值时边际效应的变化较明显。3)空间要素边际效应曲线特征揭示其影响存在临界性,在临界值范围内,边际效应随着空间要素取值不同变化明显,但在临界值范围外,边际效应趋于稳定。耕地演变空间要素边际效应的定性定量分析对耕地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策略制定具有良好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文明乡风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素质农民是质量兴农的前提因素,质量兴农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富裕的农民是乡风文明的建设者。文明乡风建设与质量兴农两者相互依托、相 互促进。笔者根据近几年来湖北的发展状况,对于如何加速湖北省乡风文明建设,让湖北地区的乡村 走质量兴农之路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谈兵  龙兵  宋成舜  李聪秀  柯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53-15455,15458
以高原城市——西宁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西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并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9 ~2008年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度由0.259 7增加到0.775 0,年平均增长率为12.90%,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经历了粗放利用、基本集约利用和较为集约利用3个阶段;社会发展是影响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对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四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采用变异系数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益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益具有两级分化明显区域差异悬殊的特征。社会经济效益以其他城市的低级效益为主,武汉的优良效益为辅,生态环境效益以其他城市的良好效益为主,鄂州的低级效益为辅,而综合效益则以其他城市的中度效益为主,鄂州的低级效益和武汉的优良效益为辅;(2)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且区域差异较小;(3)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较显著,包括中度协调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两种类型。武汉处于高度协调耦合阶段,其他城市处于中度协调耦合阶段。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高度人工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系统能维持对人类的服务功能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及社会经济健康不受损害。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采用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OECD)的PSR模型框架,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人文环境响应3个方面建立健康诊断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灰色模型GM(1,1)预测咸宁市各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对咸宁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诊断,结果显示在2015年,咸宁市生态健康诊断预警指标体系32个指标中将没有巨警(红灯),重警(黄灯)主要是经济发展压力所属指标即人均污水排放量、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2整体来看,从2004年到2015年,咸宁市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呈现减小的趋势,从巨警(0.85)转向轻警(0.17),显示咸宁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好转。在要素层的3个子系统中,压力子系统指标逐步加大,到2015年将为重警(0.66)。其余两个子系统到2015年将得到较好改善,对支持咸宁市生态健康整体好转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采用灰色模型GM(1,1)及逻辑斯蒂模型分别预测咸宁市未来人口、耕地及粮食单产的变化。采用环境因子逐段订正模型计算咸宁市土地耕地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咸宁市2011年耕地单产平均水平为6575.4 kg/hm2,理论计算的耕地生产潜力为23760.2 kg/hm2,实际单产为潜在耕地生产潜力的27.7%。2011年咸宁市耕地粮食承载力压力很大,除嘉鱼县外,人口承载指数LCCI均大于1。2015年和2025年咸宁市粮食单产预测为8473.1 kg/hm2和9441.7 kg/hm2。2015年和2025年人口预测为301.9万和324.3万。对于小康型人口承载力来讲,人口承载指数LCCI,在2015年为0.79,在2025年为0.59,人口饱和度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