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101篇
综合类   17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TPCAS和CMORPH两种遥感降水产品在陕西地区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气象站观测数据相比,遥感降水产品能够更好地反映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36个国家标准气象站点以及23个区域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通过对降水事件的探测能力、不同降水量级的捕捉率和不同时空尺度的降水量误差等指标的分析,评估ITPCAS和CMORPH两种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降水产品在陕西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ITPCAS在多年平均日降水误差、空报率、漏报率、中雨及以上降水等级的捕捉率、多年平均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及站点误差等方面,均显著好于CMORPH,能够较好地体现陕西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3.
都市圈边缘带区位特殊,其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驱动过程特征明显。以重庆都市圈边缘带的沙坪坝区为例,利用2006、2013年的TM遥感影像,结合RS、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利用SPSS分析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06和2013年间各类型土地转换明显,林地和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其中林地增加量最大,增加了48.41km2,建设用地增加了34.17km2。水域和耕地呈减少趋势,耕地减少量最大,减少了45.08km2,水域减少了37.50km2。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政策指向、社会驱动、经济刺激等是土地转换的主要驱动力,并据此提出了应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崔锦甜 《河南农业》2016,(16):62-64
正近年来,随着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的展开,国内外学者在其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学者根据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及特点,通过多角度对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驱动力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模型,但在研究范围上,中部地区的研究为数不多。因此,本研究以引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结合GIS及RS软件分析1990-2005年开封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5.
豫西中部山地地貌演化阶段的信息熵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华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124-126
在地貌信息熵计算方法和涵义讨论的基础上,计算了豫西中部山地面积大于100 km2各流域的地貌信息熵值,进而分析了豫西中部山地的地貌演化阶段,得出以下结论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各流域坡面形状多为下凹形为主,但山地整体的坡面形状近于直线形.  相似文献   
6.
集水背景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管理形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天然降雨总量不足且供需错位,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环境不断恶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以集蓄雨水为基础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河南省浙川县铁瓦河小流域为例,总结了该地区集水背景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管理形式,并论述了集水背景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适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为生态健康与低碳发展视域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相对熵组合赋权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协调度测算法和障碍因子诊断法。[结果](1)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以京津为核心的“十字形”扩散态势。(2)系统协调度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显著相关,但不同城市间存在相对差异。(3)高度集约区的北京市和天津市,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与生态健康和低碳环保有关的指标上;中度集约区的秦皇岛市和唐山市,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与土地利用程度和布局相关的指标上,石家庄、邯郸和保定地区则集中在与生态健康相关的指标上;低度集约区的沧州、廊坊和邢台地区的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与生态环境和低碳投入相关的指标上,承德和衡水地区集中在与经济发展和土地投入相关的指标上;粗放利用区的张家口,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关的指标上。[结论]将生态健康与低碳发展理念纳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可以较为科学全面地刻画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为今后城市土地的科学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粮食产量数据空间化有助于粮食产量数据与其他自然、人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但空间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误差。该文按照3种分区方案(全国不分区、全国分为7个区以及按省分区),选择3种尺度上(县级、地市级和公里网格)的总产及平均产量数据(即4种样本:县级粮食总产、县级平均粮食产量、地市级粮食总产、地市级平均粮食产量)分别为因变量,以对应的3种农田类型(水田、水浇地、旱地)面积数据为自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15种空间化模型。采用两阶段误差分析方法,选取2个模型误差评价因子和5个空间化结果误差评价因子,对模型和空间化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化过程中,模型精度与空间化结果的精度存在不一致性;2)对于采用同一样本的模型(常数项为0)而言,空间化结果精度随着分区方案的细化先提高再降低,而对于采用同一样本的模型(常数项非0)而言,空间化结果精度随着分区方案的细化而降低;3)在全国不分区和分为7个区2种情况下,空间化结果精度随着分析样本尺度的细化(从地市级到县级再到公里网格)先提高后降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最终以县级粮食总产为样本、常数项为0、全国分7个区建模的方案实现全国粮食产量数据空间化,并通过修正,得到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公里网格分布图。该研究弥补了粮食产量空间化误差分析的不足,探寻了不同样本尺度和分区方案与空间化误差的关系,提高了空间化精度,同时对其他类型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安传艳  梁留科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236-238,241
论述了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以河南省黄河湿地为例,分析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完善设施、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培育生态旅游示范景区(点)等方面提出了河南省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金国  郭志永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305-306,309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湖区湿地面积2698km2,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了鄱阳湖湿地面积和景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湿地生态功能也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