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186-1188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治项目的核心内容。该研究针对江苏省大多数情况下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的土地平整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土壤容重变异对海涂围垦区粉砂土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土柱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围垦区粉砂土和南京菜地黄棕壤不同容重下土壤水分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容重对2种试验土壤入渗过程有较大影响,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稳定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深度均随容重增大递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模拟2种土壤入渗过程的考斯加科夫模型中,表征初始入渗速率的参数K值随容重增大递减,而表征入渗能力衰减速度的参数α随容重增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简略的Philip入渗方程的幂级数解可以很好地拟合2种土壤湿润锋深度随时间变化过程,拟合的参数λ和x变化规律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大,基质势梯度、重力作用都呈逐渐减弱的趋势。采用一维代数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粉砂土入渗剖面含水率分布规律,土壤容重越高,模型的理论值越准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江苏省耕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新常态下江苏省土地综合整治的战略需求,明确整治的目标和任务,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进而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探索土地整治模式创新的研究,可以为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研究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立农地集约利用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农地集约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农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碳排放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农地集约利用度的高低与碳排放效率高低并不具有普遍的一致性,山东省农地集约利用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传统农业区和部分发达城市;济南、青岛、烟台3个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农地集约利用碳排放效率普遍偏低;农地技术(如育种、灌溉和机械)投入不足,化肥、农药、电力投入过多是农地集约利用的碳排放效率低的普遍原因。针对各地级市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在以碳排放为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农地集约利用的最优,探索低碳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熵权TOPSIS法的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构建了包含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方面的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并结合改进熵权法确定权重,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082010年农用地利用效益、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和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山丘陵盆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低山丘陵盆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模式,在MAPGIS软件的技术支持下,综合处理研究区土地利用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盆地区土地资源现状特点,综合考虑自然、区位、经济、社会等因素,通过分析地形坡度、耕地等级和耕地区位条件,在常用潜力分级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增加耕地面积、增加耕地系数和耕地区位指数的三指标综合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福建省明溪县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研究,研究结果更加贴近实际,Ⅰ、Ⅱ、Ⅲ级潜力镇可分别增加耕地面积329.41,144.03,77.21hm2,以期为地方农用地整理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对碳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区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该文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江苏省及13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用地结构的相对碳效率进行了评价:江苏省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均是相对有效的;13市2005年相对有效性比例为38.46%,2010和2020年相对有效性比例分别为38.46%和46.15%;除江苏省相对有效外,13市2005、2010和2020年相对有效性比例分别为23.08%、30.77%、38.46%;建设用地比例明显偏高是相对无效的主要原因,耕地、林地冗余亦有一定贡献。结果表明,规划有助于提高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对碳效率;相对无效的市提高碳效率的主要方向是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扩张,对于耕地、林地等,考虑到粮食安全和碳汇功能不宜再缩减比例,只能通过加强农林实践管理增加碳储备,以提高其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苏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2008年4期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定量研究了1985年以来苏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式、方向及其景观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985年以来:(1)苏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中耕地为最主要的转出土地类型,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转入土地类型;(2)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水平来看,区域景观格局愈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增加,土地利用在向着多样化和均质化方向发展过程中呈现波动态势;(3)从土地利用变化的类型水平来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不同用地类型的景观格局特征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特点各异,如耕地景观优势度降低、林地聚集度下降而未利用地破碎性增强等。  相似文献   
9.
滨海地区玉米生产遭受盐分和涝渍的双重胁迫,而长距离输送淡水灌溉或建设排涝设施会增加生产投入成本。因此,明确玉米对微咸水的耐受阈值,在不显著减产的前提下选择咸水灌溉同时降低排涝成本,对于滨海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在玉米灌浆期设计3种不同微咸水矿化度(NaCl浓度分别为1、3和5 g/L)和3种不同涝渍持续时间(2、4和6 d),以淡水灌溉且无涝渍胁迫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下玉米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盐分浓度等指标,并进行灌溉成本测算。采用改进熵权系数评价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价玉米微咸水涝渍胁迫模式。结果表明:玉米灌浆期1 g/L微咸水灌溉涝渍胁迫2~6 d,或者3、5 g/L微咸水灌溉涝渍胁迫2 d,均不会造成玉米显著减产。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成本和土壤盐分浓度等指标,实际生产中可允许玉米在1 g/L微咸水下受涝2 d。  相似文献   
10.
为客观监测和有效评价土地整治项目基础设施建后利用情况,初步探讨利用无人机航拍影像结合智能算法识别设施利用状态的可能性,该文选取典型项目,利用多旋翼无人机航拍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提取田间道路和骨干沟渠影像网格切片,通过BoW模型构建典型地物样本特征库基于样本纹理特征进行分类,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研究区骨干线状基础设施利用状况进行识别,并依据目视解译和实地勘察对识别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显示无人机遥感方法可以初步识别研究区基础设施建后利用情况;研究区田间道路病害和骨干沟渠淤塞情况识别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0%和70%;田间道路分类误差主要来自通行不畅与路面裂缝,骨干沟渠分类误差主要来自轻度淤塞;提高影像精度情况下,田间道路利用状况识别精度有所提升但不显著,骨干沟渠通畅状况识别精度无明显变化,模型对宽度2 m以下沟渠识别结果精度较差。研究表明,基于无人机遥感对土地整治项目基础设施利用情况进行自动分类识别具有可行性且效率较高,而监测精度有待于后期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