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解成都平原土壤砷、汞的污染状况,揭示不同农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砷、汞含量的积累特征,本文以都江堰为研究区域,采集了不同农地利用下73个土壤样点,测定样品中砷、汞含量。结果表明,样点土壤砷平均含量为7.24mg/kg,不同农地利用方式下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果园水田菜地旱地;土壤汞平均含量为0.29 mg/kg,不同农业利用方式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果园菜地旱地水田。土壤砷、汞含量与川西平原背景值比较均出现了累积趋势,其中以果园的累积问题最突出,其砷、汞含量分别为8.61mg/kg、0.33mg/kg,分别高出川西平原背景值10.5%、83.3%;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4类农地利用方式中砷、汞均未超过规定的二级标准。地质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研究表明,研究区农地砷、汞尚属轻微污染,从单元素角度分析汞潜在生态风险高于砷。  相似文献   
2.
冯铭坤  伍文 《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51-3455
根据成都市2000~2011年统计数据,对农用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农用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均衡的一阶协整关系,同时两者间也是双向因果关系,两者间相互作用效果有所不同。对于农用地集约利用带来的冲击,经济发展在当期呈现响应,而对于经济发展的冲击,农用地集约利用滞后呈现响应。两者对彼此间的标准差冲击随着时期的增加呈现正向递减的反馈机制。因此需要把握两者关系,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农地保护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本农田在实际划定过程中存在主观随意性太强,过多的迎合经济发展,忽视耕地的质量要求的问题,本次研究从耕地质量入手,考虑耕地肥力、连片性等,并结合耕地区位条件,确定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基本农田划定的辅助决策模型,为科学合理高效地划定基本农田提供依据。本次研究以平坝、丘陵、山地等地貌,区域内耕地质量和区位条件差异明显的都江堰市为例,对基本农田划定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规划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实例,以实现信息录入、查询检索、统计分析以及报表自动生成和专题图制作等功能为系统既定目标,实用性、标准化、模块化、兼容性和可扩充性为设计原则,运用ESRI Arcview 3.2+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的软件组合实现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为区县级国土管理部门的土地征用与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川西平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后耕地变化及效益评价体系,以川西平原冉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例,在实地调研和充分收集研究区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构建川西平原土地综合整治效果评价逻辑框架,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测算冉义镇土地综合整治前后耕地的面积、形态、分布特征的变化,并从土地流转及生产效率、农户经营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促进城市化发展等角度探究冉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1)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冉义镇耕地总面积增加14.60%,耕地斑块数却骤降64.21%,平均斑块面积和集中连片性均增加,正方像元指数从0.08减少到0.03,形状趋于规则;2)增加耕地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宅基地与其周围林地组成的"林盘",随着"林盘"的大量减少,林地在城乡建设用地中面积比例由51.82%下降至17.72%;3)农业机械化耕种率和土地规模经营率显著提高,能够有效避免零散耕地被边际化的现象发生;4)冉义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率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当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5)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要因地制宜,应当重点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借鉴使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2005年数据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9年数据为土体利用规划数据),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覆被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农用地、园林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土地的覆被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增减挂钩”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植  李喆  蔡霄  李鹏山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2):218-221,231
[目的]综合土地利用条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科学评判"增减挂钩"项目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情况,为科学推进"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借鉴已有耕地质量评价相关成果,模拟"增减挂钩"项目,利用新构建的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关系模型和可实现性预判模型,综合评估了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情况。[结果]研究区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判别值(K)为-11.82%,表明模拟项目未实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而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Q)为1.42,说明模拟项目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具有达到占用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水平的潜力。[结论]新构建的模型能够实现对"增减挂钩"项目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情况和可提升潜力的快速分析和判别。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突变”增长条件下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以利于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定期修编,本文提出了基于主元分析(PCA)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方法.首 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主要驱动因子作为输入数据;然后,利用主元分析消除其相关性,并达到降维目的; 最后,以PCA结果为输入建立建设用地需求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例研究表明,建设用地需求PCA-RBF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平均绝对误差(MAE)、误差均方根(RMSE)、平均相对误差(MRE)、分 年度残差和突变点残差都较常规的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更小,更适宜在复杂非线性条件下应用.  相似文献   
9.
兰亭超  唐世超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470-4474
以成都市天府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PSR模型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开展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并深入分析其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1年天府新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指数由44.72上升到84.72,健康等级由“临界水平”转变为“健康”;系统压力指数呈波状上升,状态指数平稳上升,响应指数起伏频率较大,系统响应不稳定;系统响应指数在时间演化特征上呈现负相关差异性特点.因此,为促进土地利用系统持续保持健康水平,需加大以“招、拍、挂”方式为主的土地市场配置力度,提高对污水、固体废弃物的利用与处理水平,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农田林网自动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0.5 m的Geo Eye-1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充分利用影像的纹理和光谱信息,研究农田林网高分辨率遥感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二维熵值构建分类决策树,并结合辅助数据初步提取出带状的农田林网;其次对该结果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连续、细化的农田林网识别结果。选取甘肃省临泽县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绿洲的部分区域为研究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构建的方法,农田林网的自动识别精度均在92%以上,平均精度达到92.97%,空间位置吻合度均在86%以上,平均吻合度达到93.13%,满足土地整治等工程监管的实际需求。该方法可为农田林网建设及相关工程监管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