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2年大田试验,研究低镉(Cd)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地上部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低Cd磷肥显著增加水稻稻谷和稻秆产量,但不同施磷量间稻谷产量差异不显著。随施磷量的增加,稻谷Cd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均在国家粮食卫生控制标准0.2 mg·kg-1规定内。当施磷(P2O5)量为63 kg·hm-2时,稻谷Cd含量及稻谷、茎叶和地上部Cd累积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但施磷量增至252 kg·hm-2时,稻谷Cd含量与对照相当,而茎叶Cd含量显著下降。水稻对磷肥中Cd的吸收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施磷量低于81 kg·hm-2时,水稻地上部对磷肥中Cd的吸收率超过100%。指数回归方程表明,随磷肥进入土壤的Cd含量基本被水稻地上部完全吸收时的磷肥施用量早、晚稻分别为116.6、174.6 kg·hm-2。因此,生产上按当前适宜施磷量施用,既能兼顾水稻产量,又能保障稻谷和土壤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桂中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2010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开展不同追肥方式和不同播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次追肥处理的平均株高、穗位高、产量均比3次追肥处理高;在相同的追肥方式下,在一定播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见,采用2次追肥的方式,适当增加播种密度,不但能获得高产,而且节省了劳力,是桂中地区玉米较理想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次数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甘蔗专用复混肥为供试肥料,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设4个不同施肥次数处理,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探讨不同施肥次数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施肥处理(B),比一次施肥蔗产量增长6.6%,差异达5%显著水平;含糖量增长11.5%,差异达1%显著水平;较三次施肥(C)和四次施肥(D)等常规处理蔗产量和含糖量均略有增长,但差异不显著.甘蔗二次施肥法可得到常规三次和四次施肥的蔗产量和含糖量,但较常规施肥方法减少田间作业次数,节省劳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一项简单易行、省工、降低成本的栽培方法,是作物栽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肥用量对田烤烟生长、养分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在施用相同磷钾肥基础上,设5个氮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各处理在不同生育期采集有代表性烟株3~10株分根、茎、叶测定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增施氮肥,烤烟增产39.54%~94.76%,每千克N增产烟叶4.8~13.9 kg,氮肥施用量与烤烟生物产量的相关方程为:Y=1580.9+22.106X-0.0932X2。烤烟吸收的氮、磷、钾、钙、镁、硫分别提高49.1%~176.3%、20.8%~40.7%、45.0%~96.0%、17.4%~70.3%、11.9%~68.8%、30.9%~57.1%;增加吸收的各养分大多累积在烟叶中。每生产100kg烟叶需要吸收N 3.08~5.53 kg,N∶P2O5∶K2O∶Ca∶Mg∶S=1∶0.40∶1.37∶1.44∶0.10∶0.27;对氮、磷、钾的吸收高峰均是在团棵至旺长期之间,过高的施氮量对磷吸收强度的提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増施45~90kg N,烟叶的含氮量、烟碱和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而糖/碱比、施木克值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但过高的N肥施用量亦会抑制这种提高或降低的趋势。每公顷施用90kg N的烟叶化学品质较接近优质烟叶的化学品质指标。生产上适宜的氮肥推荐施用量为63.0~84.0 kg/hm2。  相似文献   
5.
2011年在广西隆安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ROC 22、桂糖02-901、云蔗99-91、粤糖55、福农39、桂糖32、福农30等7个基因型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处理,以不种马铃薯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对马铃薯和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对甘蔗和马铃薯生长及产量未见有不良影响,却可增加马铃薯产量14 000~16 000kg/hm2,比不种马铃薯收益增加42%~85%,平均62.71%.收获的马铃薯可帮助解决广西粮食紧张问题,有利于缓解蔗粮争地矛盾,增加蔗地单位面积收益,提高蔗农收入,值得在广西蔗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明山土壤形成特点及其系统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溢  陈桂芬  刘斌  熊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722-2724,2728
为确定广西大明山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类型归属,通过对大明山实地考察,选取不同海拔的4个山地土壤剖面进行描述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大明山土壤的形成特征,并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检索,确定各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及其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结果表明,大明山土壤形成特征有淋溶作用强烈和富铁特性。土壤剖面各层土壤盐基饱和度低,在4.0%~48.7%,而铝饱和度高,大多数在73.8%~98.6%,游离氧化铁占全铁含量的43.5%~81.3%;B或E层土壤的粘粒硅铝率在2.18%~2.79%;大明山土壤在系统分类中可划归为2个土纲3个亚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为解决稻田氮素低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双季稻田间试验,采用动态室法监测基肥和穗肥施用不同用量氮素后的土壤氨挥发特征及田面水氮形态含量特征.[结果]早稻基肥期土壤氨挥发损失峰值于施肥后第5d出现,第9d接近对照水平;晚稻同期及穗肥期土壤氨挥发损失峰值均于施肥后第1d出现.基肥氨挥发损失量低于穗肥,晚稻高于早稻.早、晚稻平均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2.99%和21.79%.施氮提高氨挥发损失量和累积损失量,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地增加.氨挥发损失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氨挥发损失量和磷肥施用量均与田面水铵态氮、硝态氮和溶解性总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施氮通过提高田面水氮含量促进稻田氨挥发损失.通过合理施肥、改变肥料特性等措施降低施肥后田面水中氮含量降低,从而减少稻田土壤氨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广西冬季免耕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适宜的施肥水平,2008年在平果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免耕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范围内,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虽然免耕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以及产量随之增加,但马铃薯农田纯收益并没有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单位肥料马铃薯生产量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反而逐渐降低.其中N_(180)P_(180)K_(360)处理的农田纯收益最高,单位肥料生产量也较高.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N180 kg+P_2O_5180 kg+K_2O360 kg(即复合肥1200 kg+50%硫酸钾360 kg),是比较适宜广西马铃薯免耕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9.
广西蔗区土壤肥力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评价广西甘蔗种植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甘蔗科学合理种植及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完善广西蔗地土壤肥力评价体系.[方法]对采自广西甘蔗种植区3 006个样点的耕层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定,并采用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该基地土壤的肥力特征.[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广西蔗区土壤质地粘重,绝大多数土壤偏酸性,平均值为4.94;土壤有效硼缺乏,平均含量为0.24 mg/kg;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偏低,平均值为62.34 mg/kg;有机质含量一般,碱解N、速效P、速效K、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钙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呈现养分区域不平衡现象与高产土壤条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蔗地土壤肥力为Ⅲ级,即低肥力水平,综合肥力指数为0.56.单项肥力指数有效铜,有效锌,交换性镁,速效,有效锰,碱解氮处于贫瘠水平,其他指标处于一般肥力水平或较高肥力水平.[结论]广西甘蔗种植区土壤肥力总体属于较低水平;采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可提高土壤肥力评价的定量化水平和科学性,从而可减少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广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应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分析了广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应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高效生态循环农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依靠科技支撑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