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5篇
  14篇
综合类   326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氢砒啶二羧酸还原酶(DAPB)是赖氨酸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酶,在蛋白质和细胞壁的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KEGG总数据库分析表明,藜麦中DAPB的基因拷贝数远高于水稻、玉米及大豆等作物。对藜麦基因组数据筛选得到4个DAPB基因成员,均属于碱性蛋白质,氨基酸序列长度约330 bp,分子量为36.623~36.880 k D,等电点(p I)为5.79~6.01,最大疏水系数为0.028~0.123,为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不存在跨膜区。4个DAPB基因之间的Ka/Ks值均小于0.5,表明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藜麦DAPB家族成员位于同一个亚家族,且与菠菜的亲缘关系较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DAPB家族除含有TATA-box和CAAT-box以外,还含有多个参与激素响应、光照、低温及其它应激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暗示藜麦DAPB家族成员可能参与以上多种响应。本研究分析了藜麦DAPB基因的拷贝数并对DAPB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进一步了解DAPB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44份甜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SSR技术对来源于144份甜玉米群体的40个位点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343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4~17个等位变异,平均8.58个。40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化范围在0.46~0.90,平均0.76/位点。标记索引指数MI变化范围在2.30~15.19,平均6.80/位点。在33个位点共检测到稀有等位变异70个,在15个位点共检测到特有等位变异16个。在144份材料中,117份材料有稀有等位变异,其中1份材料有8个稀有等位变异;14份材料有特有等位变异,2份材料有2个特有等位变异。聚类分析可初步将144份甜玉米群体划为7个类群,其中最大的Ⅰ群包括89份,第Ⅱ群包括35份。从研究结果得出群体材料的利用价值,对新的群体的合成及杂优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为育种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鱼腥草为材料,以日光灯处理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光质LED光源(白、红、黄、绿、蓝LED灯)对鱼腥草叶片活性氧、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下叶片中TBARS(硫代巴比妥酸)含量最高,较对照高30.18%,与希夫试剂染色结果相一致;过氧化氢产生最多,较对照高190.21%,与DAB染色结果一致;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在蓝光下最高,为对照组的1.54倍,白光下最低;蓝、绿光下脯氨酸含量是对照的2倍;蓝光和黄光处理下,黄酮含量较对照提高了21.4%。蓝、绿光提高了SOD2同工酶的表达,且在蓝光下最高;蓝、绿、红、黄光处理分别诱导了更多的POD基因位点的表达;不同LED光质均提高了CAT抗氧化酶活性,其中蓝、绿光下CAT同工酶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综上所述,蓝色光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可为鱼腥草品质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雷伟  杨芬  闫钊  丁变红 《山西农业科学》2019,(10):1792-1798
为了研究白色地膜覆盖对食用向日葵的增产效应,试验选取了3个食用向日葵品种进行种植,设有白膜和无膜(CK)2个处理,测量了白膜和无膜在5,10,15 cm土层的温湿度,并对各小区植株的出苗率、株高、盘径、单盘质量等农艺性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对5~15 cm土层有明显的增温保湿作用,在向日葵全生育期覆膜与无膜处理相比,土层温度增加了0.86℃,有效积温提高了3.7%;湿度增加了4.6%,籽粒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1.7%;生育期缩短了7.7 d,平均公顷产量增幅达到14.6%。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高通量分子检测的需求,以小麦种子为材料,以传统CTAB法为基础,结合磁珠法,创新了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周期短的小麦种子高通量DNA提取新方法,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AS-PCR等方法验证了DNA的产率和质量。结果显示,采用新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产率和质量稳定,满足了小麦HMW-GS分子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
为探索芦笋种植对冷凉沙化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以未种植芦笋裸沙地为对照(CK),设置种植芦笋1、2、3和4年共4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年限芦笋田土壤理化特性和芦笋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黏粒和粉砂粒含量递增,砂粒含量递减,土壤容重递减,土壤田间持水量递增;土壤pH和可溶性盐浓度(EC)递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逐年递增。种植芦笋3年的土壤粒级、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EC值、土壤肥力发生显著变化;连续种植芦笋4年的土壤黏粒含量较CK增加到29.8%,粉砂粒含量增加到12.6%,砂粒含量降低到57.6%,田间土壤持水量显著提高,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由砂质壤土向砂质黏土转变;土壤pH降低0.75,EC值降低0.08mS/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8.89%,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95.12%、94.92%和45.40%;芦笋产量达6 037.5kg/hm 2。综合分析,连续种植芦笋4年可改善沙化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养分,降低盐碱程度。芦笋是冷凉沙化区土壤改良的先锋作物之一,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品种特性和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分析了小麦新品系的农艺与产量性状,利用以山西省中部麦区主栽品种为亲本培育的含Pm21基因的12份丰产、抗白粉病新品系为材料,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系产量变幅为7 048.5~8 122.5 kg/hm2,有8个新品系较对照中麦175增产5%以上,其中17Y8、17Y6、17Y2、17Y1和17Y5这5个品系农艺性状优良,增产10%以上,建议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播期和播量对山西省晋中盆地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以晋太182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播期、播量)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二因素互作对产量、成穗数、穗粒数影响达到极显著,对千粒质量影响不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和成穗数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增大趋势;随着播量的增大,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成穗数表现为增大趋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降低趋势。适宜播期为9月24—29日,适宜播量为375万~450万粒/hm~2;最佳播期为9月24日,与其相应的最佳播量为375万粒/hm~2。9月19日至10月14日期间,播期比9月24日每提前或推后1 d,对应的播量减少或增加15万粒/hm~2。以播期定播量,通过协调产量三要素,形成较高的成穗数和适当的穗粒数及千粒质量,是晋中盆地冬小麦高产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山西省太原市平原区冬小麦播期与温度及冬前积温的关系,研究气温变化对冬小麦播期的影响,选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18℃终日和越冬前≥0℃积温作为冬小麦播期确定的农业热量资源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太原市1951—2010年60年来的热量资源变化特点、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市60年中≥18℃终日推迟了4~5 d,≥15℃终日推迟了2~3 d,小麦冬前停止生长期推迟了4~5 d。从冬小麦播种的最适温度和冬前壮苗对越冬前积温要求的平均状况分析得出,太原市平原区冬小麦的最佳播期为9月18—2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