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陶红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18,44(4):509-515
"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式话语现象,是基于我国经济实力提升及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关系,"一带一路"话语传播将对"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伴随互联网时代获得探讨学术命题资料的便捷,西方学者提出"丝绸之路"的价值在于它是东西方宗教、艺术、语言和新技术交流的大动脉,中国学者深入研究"丝绸之路"对我国诗歌、舞蹈、乐器、蜀锦花纹、剪纸、佛教播迁、域外农作物引进、"南京布"贸易等的深刻影响,认为"丝绸之路"是中西文明交融的重要历史舞台,且"一带一路"倡议与"丝绸之路"的发展变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史料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实地考察,较为系统地回顾了美国历史上的"植桑热"和桑种分布情况,介绍了桑树在美国的应用现状,对桑树在美国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解读,并阐述了美国"植桑热"快速兴衰对桑树学科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方兴未艾的桑树多元化开发利用产业提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发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18,44(1):143-148
"浴蚕"实为提高蚕种(卵)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但在古人看来,"浴蚕"首先是一种神圣的信仰仪式,渗透了原始图腾崇拜的意义,有着系统的仪式规程。"浴蚕"发展到北魏以后,有了科学意识的萌芽,其行为在客观上促进了蚕的胚胎发育,以及起到了对卵面清洁消毒和剔除不良卵的作用等。对"浴蚕"史料的发掘可以看出,"浴蚕"行为从周代到清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出古人在选留优良蚕种(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用现代蚕业科技的眼光看古人的"浴蚕"行为存在许多不足,但它依然是先辈遗留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6.
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一种常见的鳞翅目害虫,具有暴发性和迁飞性,对农作物危害严重.虫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大类群,可以有效地控制自然界中害虫的种群数量.为了防治玉米黏虫和与玉米黏虫相近的草地贪夜蛾,丰富虫生真菌菌种资源,以采自重庆江津高粱地中的玉米黏虫僵虫为实验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鉴定了6株真菌.经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这6株真菌归类于3个属,分别为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以及鬼伞属(Coprinellus).虫生真菌能够引发昆虫感染发病,将害虫的种群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以下,在生物防治方面很有意义.此次分离纯化得到镰刀菌属(Fusar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的真菌均有潜在的杀虫能力,鬼伞属(Coprinellus)真菌具有防治线虫的潜力,这些真菌对玉米黏虫和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一株高致病力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Q-1的生防潜力,室内测试了不同营养、环境因素及常见杀菌剂、杀虫剂对菌株Q-1的影响,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研究菌株Q-1对不同昆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菌株Q-1对营养要求较低,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分别为淀粉琼脂培养基(SYA)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糖,最适产孢碳源为葡萄糖,最适生长和产孢氮源均为蛋白胨,最适生长及产孢温度为28℃,最适pH为6.0,同时菌株Q-1的孢子对紫外线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化学农药中四螨嗪等杀虫剂对菌株Q-1生长影响较小,多菌灵、咪鲜胺等杀菌剂明显抑制菌株Q-1生长;在1×107孢子/mL浓度下,菌株Q-1对棉铃虫幼虫、家蚕幼虫及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T50分别为4.08、21.37和28.43 h。综上,菌株Q-1生长快、产孢量高,对棉铃虫幼虫、家蚕幼虫及柑橘全爪螨雌成螨致病力高,本研究为赭绿青霉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桑椹菌核病是由3种子囊菌真菌引起的相似症状病害的统称,为果桑生产中的毁灭性真菌病害,严重制约果桑产业的发展。这3种病原菌同为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其侵染手段多样,侵染机制复杂。由于3种病原菌在人工培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桑实杯盘菌和肉阜状杯盘菌难培养,核地杖菌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完成生活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原菌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桑椹菌核病的侵染循环、病原菌、病害流行、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桑椹菌核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几种常见桑树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是蚕桑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为确保桑树健康成长,促进产业发展,桑树病害的有效识别与及时防控尤为重要。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及非细胞类病毒中均存在能引发桑树传染性病害的病原微生物。其中由真核微生物引起的桑里白粉病与桑椹菌核病,原核微生物引起的桑青枯病与桑疫病是爆发频繁、危害极大的桑树病害。本文就这四种桑树病害的病原、侵染循环、病害识别及防治方法等进行系统梳理,并简要介绍几种非细胞类微生物引起的桑树病害,以期为生产上防治相关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olycomb group(PcG)蛋白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的一类表观遗传抑制因子,Ring是Pc G蛋白家族的主要成员,在Pc G蛋白的转录抑制调控中行使重要功能,对昆虫和哺乳动物的发育至关重要。利用同源检索方法获得家蚕Ring基因(BmRing)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位于家蚕第17号染色体的nscaf2865位点。BmRing的核苷酸序列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构成,基因的c DNA3'端有2个多聚腺苷酸化信号(aataaa)和典型的poly(A)结构;BmRing编码由37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1.8 k D,等电点为6.72,氨基酸序列具有3个同源异型结构域(homeobox domain,HD),46~85 aa为高度保守的典型的环指结构域(Ring finger),331~347 aa为跨膜区,N端位于膜外。通过STRING在线预测分析得到10个与BmRing有相互作用关系的蛋白质。系统进化分析显示BmRing与果蝇的Dm SCE、意大利蜜蜂的AmRing等的亲缘关系较近。以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卵巢c DNA为模板,克隆了BmRing基因,并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BmRing基因在5龄第3天幼虫的精巢、卵巢、头部和血细胞中有明显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获得的上述基础信息,有益于进一步研究BmRing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