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7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日本楤木根段大田和营养钵繁殖的方法和技术,主要从根段取材、育苗地选择、营养钵基质选择及处理、苗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日本木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的绿化在空间景观、生态及经济效应和心理调节及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绿化是一种人工的景观,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原有生态环境。论文通过综合分析高速公路绿化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具体探讨了高速公路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绿地为下垫面,分析了覆盖度等因素对径流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度低于80%时,草地的下渗能力较小,高于80%时显著增强,径流系数与覆盖度成非线性关系。为了准确预测绿地的产流量,根据多种影响因素与径流系数构成的多维非线性关系,提出采用-ε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绿地径流系数的预测模型,与LM-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ε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的径流系数预测模型具有泛化能力强和预测精度高的特点,为城区绿地产流量的预测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天津地区危害林业的鳞翅目昆虫91种,它们隶属于79属22科,对这些种类的分布及其寄主进行了描述,以期为广大农业、林业及植物保护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不同浓度除虫脲经紫外光照射后的混合物可能导致小鼠肝脏细胞DNA损伤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应用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得出彗星尾部DNA百分含量、彗星尾长、尾距和Olive尾距4个指标.通过SPSS软件分析表明,其光降解混合物导致的彗星拖尾现象与空白组有显著区别,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呈现剂量-效应关系,表明不同浓度除虫脲经光降解后其混合物具有一定的致突、致癌性,且毒性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用火炬树夏季叶片和秋季叶片水浸液,浓度为0.250g.Dw/mL、0.050g.Dw/mL、0.010g.Dw/mL、0.002g.Dw/mL对白花三叶草和草地早熟禾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火炬树叶片水浸液对白花三叶草和草地早熟禾两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化感效应指数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对草地早熟禾的抑制作用强于白花三叶草。秋季叶片水浸液抑制作用强于夏季的,火炬树叶片水浸液的浓度越高,对种子的抑制效果越强,当水浸液浓度为0.250g.Dw/mL时,白花三叶草发芽率为2%,而草地早熟禾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均为0,化感效应指数为-1。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霜脲氰在马铃薯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霜脲氰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霜脲氰在马铃薯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2.26d和5.75d,施药3240g ai·hm^-23次时,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28d,霜脲氰的残留量在马铃薯中低于0.0098mg·kg^-1,在土壤中为ND-0.0100mg·kg^-1。该药属易分解农药(%〈30d),按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QSAR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量子化学程序计算了8个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的结构和量子化学参数(最高充满轨道能量、最低空轨道能量、水化能、极化率、生成热、N1原子静电势、摩尔折射率等),并分别对雌、雄小鼠急性毒性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分析。结果表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最低空轨道能量、极化率、水化能4个参数共同构建的模型准确性最高,解决了化合物苯环取代基预测相差较远的问题,而水化能、极化率在QSAR研究中也比较少见。利用上述模型对雌、雄小鼠急性毒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化合物对小鼠急性毒性,预测值与试验值误差小。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植物和微生物降解环境中石油污染物及PAHs的重要作用和最新进展。国内外大量实验室研究表明,不同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均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微生物菌群要优于单一菌株;土壤中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形成根际效应对污染物的降解起到了促进作用;生物表面活性剂较合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生态适宜性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能力;土壤中多组分污染物共同修复虽处于起步阶段,其作用机理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植物–微生物菌群降解石油污染物过程中,微生物菌群间协同和竞争机制及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尚需证实;实验室研究与大田环境条件的差异,使得目前的研究成果尚需田间试验的验证和支持;根据土壤类型和气候特点,研究极端(高含盐量;氮、磷等营养元素缺乏;低温)条件下的石油高效降解菌株/群,制备有效的便于大田应用的固体菌肥意义重大;同时在确定石油污染物对环境致害的限值的基础上,建立石油污染土壤评价体系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对日本楤木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对土壤用重金属镉(Cd,0、0.25、1.00、5.00、10.00 mg/kg)、铅(Pb,0、100、500、1 000、1 500 mg/kg)和锌(Zn,0、100、500、1 000、1 500 mg/kg)进行单一和复合污染处理,通过研究重金属对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来分析重金属胁迫下植物体内的抵抗机制,同时分析重金属Cd与Zn、Pb与Zn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重金属Cd+Zn、Pb+Zn复合胁迫下,日本楤木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其他条件下,则是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增加,日本楤木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小,但在重金属Zn的单一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在重金属浓度较高时,脯氨酸含量均有大量的积累,尤其在Cd+Zn、Pb+Zn处理时,脯氨酸含量都比单一胁迫下高。因此,在复合(Cd+Zn、Pb+Zn)胁迫下,重金属Zn可能有利于促进日本楤木体内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同时也可以说明,日本楤木对重金属的胁迫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