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4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引诱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取食的化学信息物质,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椰子(Cocos nucifera L.)的心叶、半展叶、老熟叶的精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3者化学成分进行种类和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椰子叶片精油的主要成分为:2,3-二氢苯并呋喃、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十四烷酸、棕榈酸、叶绿醇、油酸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等,这些化合物分别占椰子心叶、半展叶、老熟叶总精油含量的83.16%、67.23%、68.17%,但各成分在其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导致了它们对椰心叶甲的活性差异,本研究为初步确定椰子心叶对椰心叶甲的引诱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伏马菌素是主要由串珠镰刀菌和再育镰刀菌代谢产生的一类真菌毒素,其对农作物的污染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是玉米及玉米制品。在目前发现的多种伏马菌素中,伏马菌素B1是主要组分,且其毒性最大。本研究介绍了伏马菌素的化学结构、产毒菌株及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情况,着重概述了伏马菌素的毒性及其作用机理,并对今后如何减轻伏马菌素对人和动物的危害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在我国分布广泛,地理变异明显,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其根、皮、花、果皆可入药,对多种害虫有明显的毒杀、拒食和忌避活性,是常见的生物农药原料,将苦楝果作为活性成分提取材料,有利于开发材用价值。文章综述了苦楝果提取物的抗虫作用、杀虫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效果,并结合遗传育种策略,针对国内对苦楝果活性成分地理变异研究的局限与不足,提出在全分布区内收集具代表性的苦楝种源或家系,分析不同种源、家系间苦楝果的活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研究其地理变异及个体变异规律,在优良种源或家系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苦楝的生物农药应用结合木材利用进行改良,选择果实中活性成分含量高及生长性状表现优良的种源或家系,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培育出优良品种用于果林营造,以期达到苦楝材用与药用相结果的目的,综合开发苦楝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茼蒿素类似物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19种茼蒿素类似物进行拒食活性筛选,研究了茼蒿素类似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毒杀活性及对斜纹夜蛾幼虫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20号和12号化合物的拒食活性最高。12号和20号化合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945.25μg/ml和1295.76μg/ml;12号化合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非选择性AFC50值为403.83μg/ml,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选择性AFC50值为340.39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筛选甲氰菊酯的高效降解菌株,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果蔬残留危害的综合治理提供候选生物制剂。【方法】采用基础盐培养基,从农药厂废水排放口的污泥中筛选降解菌,以甲氰菊酯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复筛,以降解率为评价标准,确定高效降解菌株,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鉴定其种属,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分离得到甲氰菊酯高效降解菌株ZH-3,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ZH-3能有效降解25~300mg/L的甲氰菊酯,在1%接种量、30℃、pH8.0、160r/min条件下,3d内对50mg/L甲氰菊酯的降解率为85.3%。【结论】菌株ZH-3对菊酯类农药的降解作用谱广,对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等均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防除薇甘菊的高效药剂,测定了2,4-滴微乳对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通过测定抑制率求取抑制薇甘菊生长90%的有效剂量ED90,以覆盖度防效和鲜重防效为指标研究其田间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后30天,18%2,4-滴微乳剂(ME)抑制薇甘菊茎叶生长的ED90值是制剂用量1888.5mL/hm^2,抑制地上部和根部鲜重的E队分别为制剂用量1489.5mL/hm^2和2119.5mL/hm^2。在田间条件下,喷药处理后15、30天,供试18%2,4-滴ME制剂用量900-2700mL/hm^2处理时覆盖度防效均为90%以上,显著优于或相当于70%嘧磺隆WP制剂用量75g/hm^2处理防效。处理后45天时,18%2,4-滴ME制剂用量1800、2700mL/hm^2对薇甘菊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与70%嘧磺隆WP制剂用量375g/hm2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供试18%2,4-滴ME对薇甘菊选择作用明显,具有“灭薇保草”的效果,适用于林地、非耕地和城市绿化地防治薇甘菊,有利于受薇甘菊破坏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Cys58)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化学感受蛋白1(PlxyCSP1)与农药化合物结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重叠延伸PCR法,将PlxyCSP1中Cys58突变成色氨酸(Trp58),获得突变体PlxyCSP1-M2。构建表达载体表达突变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构建了突变基因的原核蛋白表达载体pET32a-PlxyCSP1-M2,并表达35kDa融合蛋白[结论]利用重叠延伸PCR法成功在原核系统中表达了PlxyC-SP1突变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黄皮素内酯Ⅱ(2′,3′-epoxyanisolactone)在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植株的花、枝叶和果核中的含量,明确其对稗草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的测定,小杯法培养供试稗草。[结果]黄皮素内酯Ⅱ在花粗提物中的含量较少,仅为0.43%,在枝叶和果核中的含量分别为3.33%和3.21%。黄皮素内酯Ⅱ处理稗草植株,处理后稗草根中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与未经处理存在明显的差异,在50μg/mL的浓度下,可以显著地降低稗草植株内的蛋白含量和增加植株内的氨基酸含量。当处理浓度为50、25、12.5、6.25、3.125μg/mL时,样品中的含氮量分别为1.402 8、1.317 2、1.250 2、1.128 7、0.903 2mg/g,比对照0.832 1mg/g均有所增加。黄皮素内酯Ⅱ处理后,稗草的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处理浓度为50、25、12.5、6.25、3.125μg/mL时,蛋白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75.91%、66.43%、62.43%、58.57%和58.03%。[结论]黄皮素内酯Ⅱ对稗草代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草甘膦与2,4-D混用对柑橘园杂草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0.8%草甘膦·2,4-D水剂(AS)对柑橘园杂草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8%草甘膦·2,4-D AS制剂用量15 750~31 500 mL/hm2几乎对所有禾本科、阔叶类和其他类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与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制剂用量4 116 mL/hm2相当,显著优于72% 2,4-D丁酯EC制剂用量8 100 mL/hm2的防效,作用较快,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10.
闹羊花素—Ⅲ对菜青虫海藻糖含量及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闹羊花素 Ⅲ (Rhodojaponin Ⅲ ,简称R Ⅲ )能显著降低 5龄菜青虫血淋巴和肌肉海藻糖含量。R Ⅲ以每虫 1~ 10 μg处理试虫后 6 0h ,血淋巴海藻糖酶活性明显受抑制。R Ⅲ对肌肉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依剂量不同而异。处理后 6 0h内 ,10 μg处理时无明显影响 ,3~ 5 μg处理则有可逆性激活作用 ,1μg处理则在 6 0h内保持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