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FeS、电石渣和菌渣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为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投加质量比为2%的FeS、电石渣和菌渣到砷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分析不同稳定处理砷的浸出毒性、生物有效性和赋存形态,并通过模拟酸雨试验分析稳定处理后砷污染土壤的抗酸雨淋溶特征.[结果]各稳定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排序均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FeS对砷的稳定效果最佳,其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浓度按照国标硫酸—硝酸法(SNP)、美国毒性浸出程序(TCLP)、化学提取法(CE)和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顺序分别为0.90、0.68、3.14和0.15 mg/L.稳定处理降低了土壤易溶态砷含量,FeS组降幅最大,达18.51%,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铁型砷;电石渣组次之,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钙型砷及部分铁型砷和铝型砷;菌渣组降幅最小,仅为9.23%.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淋出液砷的浓度在污染原土最高,其淋洗至第15 d时砷的浓度仍有7.03 mg/L,但呈降低趋势;电石渣组居高不下;菌渣组呈先升高后降低至平稳的变化趋势;FeS组下降至低水平保持平稳;不同稳定处理土壤淋出液pH均升高.淋洗后,各处理土壤总砷含量降幅排序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污染原土降幅最大,达25.34%,主要降低易溶态砷;FeS组降幅最小,仅为4.89%,主要降低少量易溶态砷和铝型砷;电石渣组和菌渣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FeS对砷稳定效果好,抗酸雨淋溶能力强,能有效降低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菌渣和电石渣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适合作辅助剂增强稳定效果,但需适量添加电石渣,避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2.
施锌对鄂中地区水稻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锌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锌肥处理相比,每hm~2施用锌肥30 kg可使水稻增产8.8%,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分别增加10.2%和7.0%;施用锌肥还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各部位锌含量和锌积累量,与不施锌肥处理相比,每hm~2施用锌肥30 kg后水稻籽粒锌含量和锌积累量分别增加36.2%和47.7%。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和钼低效品种97014对钼的吸收累积能力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在缺钼条件下钼累积量高于钼低效品种97014.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向叶片中转移钼的能力高于钼低效品种97014,在施钼和不施钼时,97003叶片中钼的累积量分别占整株累积量的86.2%和96.3%,高于97014的78.9%和87.2%.同时,2个冬小麦品种在根系形态上还存在基因型差异.缺钼条件下,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具有较好的根系形态特征,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直径分别是97014的1.16、1.41、1.21、1.73倍,在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直径上差异达显著水平.缺钼时,97003的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平均直径分别为施钼时的1.13、1.28、1.12、1.44倍,且除总根长外,各参数均达显著水平.无论是否施钼,97014的各参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6,(4):39-4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肥替代部分化肥后对杂交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及农田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减量施肥处理,随配施沼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施用沼肥后农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氮、磷养分出现盈余,钾素亏缺降低;沼肥用量为16.50 t/hm2时可减少30%的化肥用量。施用沼肥可以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锌与农药配合喷施对小麦籽粒锌累积、分配及转移的影响,以期为简化小麦籽粒锌强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喷施锌和施农药2个因素,其中喷锌因子分为不喷锌(Zn0)和喷4g/L ZnSO_4·7H_2O(Zn1)2个水平,喷施农药因子分为不喷农药(NS)、喷三唑酮(Tr)和吡虫啉(Im)3个水平,采用完全方案,共计6个处理。通过测定小麦籽粒全Zn含量,研究锌与农药配合喷施对小麦籽粒富锌效果的影响;测定小麦各营养器官(茎秆、叶片和颖壳)全Zn含量和不同形态(可溶和非可溶性)Zn含量,并计算花前和花后Zn吸收量及其向籽粒的转移量,以探讨锌与农药配合喷施对Zn在小麦体内转移和分配的影响及机制。【结果】与不喷锌处理相比,无论单独喷锌(Zn1+NS)还是锌与农药配合喷施(Zn1+Tr或Zn1+Im),均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干质量及全Zn含量。相较于单独喷锌处理(Zn1+NS),锌与农药配合喷施(Zn1+Tr或Zn1+Im)对籽粒全Zn含量无显著影响,但籽粒干质量均增加17%以上,因而籽粒Zn携出量显著增加。与单独喷锌处理(Zn1+NS)相比,锌与农药配合喷施处理(Zn1+Tr或Zn+Im)小麦茎秆、叶片和颖壳全Zn含量和Zn携出量均显著提高,其中叶片和颖壳增幅大于茎秆。此外,锌与农药配合喷施处理(Zn1+Tr或Zn1+Im)小麦花后Zn吸收量及其向籽粒的转移量均显著高于单独喷锌处理(Zn1+NS)。单独喷锌处理(Zn1+NS)颖壳可溶性Zn占全Zn的比例为60.8%,而锌与农药配合喷施处理(Zn1+Tr或Zn1+Im)颖壳可溶性Zn占全Zn比例均达70%以上。【结论】锌与农药配合喷施不会显著影响Zn肥的籽粒富锌效果,但能提高营养器官对Zn的吸收及有效增加Zn向籽粒的转移及累积。因此,锌与农药配合喷施可作为小麦籽粒锌强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土壤硼锌钼水平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选取微量元素长期定位试验中常规施肥(CK)、硼肥(B)、锌肥(Zn)和钼肥(Mo)4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蓝莓果实品质指标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施用硼、锌、钼肥处理后蓝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果实固酸比相较对照(CK)分别增加了26.28%、14.73%、27.56%;施用硼、锌、钼肥处理蓝莓果实中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显著增加,推测施用硼锌钼肥有利于植株氮磷钾养分向果实转移;施锌和施硼处理后蓝莓果实锌累积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8.95%和21.88%;硼、锌、钼处理蓝莓果实钼累积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9.37%、58.86%、245.57%;主成分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间蓝莓果实品质的综合得分为Mo>Zn>B>CK。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硼、锌、钼后果实综合品质得到提升,其中施钼对蓝莓果实品质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植物耐受铵离子毒性的机制,从植物内铵态氮的来源、产生铵离子毒性的原因以及耐受铵离子的生理及分子机制三方面综述近年来研究进展,指出铵离子吸收和同化引起的根际和质外体酸化是造成铵毒的一个主要原因,植物可通过自身的机制以及外源添加其他养分等缓解铵离子毒性,同时对未来研究耐受铵离子毒性机制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作物耐受铵离子毒性和高效利用氮素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甘蓝型油菜硼氮交互作用的增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通过水培试验和大田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硼氮交互效应对油菜生长、氮素吸收利用、氮代谢酶活性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硼缺乏显著抑制了不同氮供应水平下油菜根系生长发育;与低氮或低硼处理相比,硼氮平衡供给显著提高了氮素吸收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改善了氮素同化过程中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田间试验中,硼和氮肥施用均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但硼肥施用效果与土壤氮素水平紧密相关,在正常氮(180 kg/hm2)供应水平下硼肥施用效果要优于低氮(60 kg/hm2)条件,而高硼(18 kg/hm2)配高氮(240 kg/hm2)限制了产量的进一步增加;适宜的硼氮配施显著改善了氮素收获指数,促进氮素向籽粒中的分配;无论是水培苗期还是大田全生育期,硼氮配施对油菜生长发育都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在本研究的大田条件下,油菜适宜氮肥推荐用量为180~240 kg/hm2,同时搭配4.5~9 kg/hm2...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缓控释肥料施用对鄂北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比较了两种缓控释肥料不同用量施用效果的差异,以期为鄂北水稻生产中缓控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增产6.6%~17.3%,施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增产0.7%~11.9%;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和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分别增产8.4%、2.5%;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与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相比,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对水稻增产效果更明显。水稻产量与两种缓控释肥施用量均呈线性加平台关系。相同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地上部N、P2O5和K2O养分积累量明显高于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两种缓控释肥的肥料回收利用率、肥料生理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肥料贡献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肥料偏生产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鄂北水稻应优先选用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适宜施用量为450 kg/hm2,可获得稻谷产量11 420 kg/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