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5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地区氮肥减施条件下,硅、锌、硼等中微量元素配施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在减施20%时,配合硅、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不会造成水稻减产,还可以降低穗颈瘟发病率、和优化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2.
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结果表明,在施用90 kg/hm~2 P2O5、180 kg/hm~2K2O和3 kg/hm~2持力硼基础上,利用线性+平台模型得到棉花中高产量水平下的合理施氮量为280 kg/hm~2。在不明显减产的条件下,从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尽量降低氮肥投入的角度,可以将氮肥用量降低到240kg/hm~2左右,在此施氮水平下仍然可能通过改进田间管理措施获得高产。因此,江汉平原棉花氮肥减量空间为20~60 kg/hm~2。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对秸秆还田响应-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旨在明确稻麦轮作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基础养分的影响。以稻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土壤基础养分对秸秆还田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短期内(<2年)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其中活性有机碳对秸秆还田的响应程度要高于总有机碳。低秸秆还田量(RS <3750 kg hm^-2和WS <3000 kg hm^-2)对土壤基础养分的提升效果不显著,而全量秸秆还田(RS 3000~6000 kg hm^-2和WS 3750~7000 kg hm^-2)能够显著提升土壤速效磷、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对于不同耕作措施而言,旋耕或翻耕措施均可以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此外,旋耕显著提高全氮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翻耕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稻麦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配合旋耕或者翻耕措施能够增加土壤基础养分含量,达到土壤地力培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及评价系统的编码语言为C#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下编译,数据库通信及操作采用ADO.NET技术,Excel文件操作采用NPOI技术。该系统将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数据及种植模式数据集中到一个平台进行数据管理,并从不同角度对农业面源污染数据进行展示、分析统计、评价。系统实现依据登录用户等级展示用户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及分析评价结果。系统可以对不同农业污染源产生的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系统的估算结果可以保存至文档,展示的数据都可以导出在Excel文件,用户可以通过导入Excel文件新增数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主要农区近30年来耕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酸化明显,土壤有机质、速效钾下降,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增加,尤其土壤速效磷显著增加。同时,提出了合理利用耕地、保护土壤肥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氮、磷、钾3个养分因子,每个因子分4个施用梯度,共14个处理的无重复不完全大田试验设计"3414"方案,对湖北省潜江市棉麦套种方式下的小麦施肥技术进行田间试验,建立了江汉平原棉麦套种方式下小麦的施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棉麦套种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小麦氮、磷、钾施用量的修正值,结果表明合适的小麦施肥量为130~210 kg/hm2N,40~70 kg/hm2P2O5,40~60 kg/hm2K2O。  相似文献   
7.
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锌肥替代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分基肥、蘖肥、拔节肥3次施用比分基肥、蘖肥2次施用,增产效果明显,增加778 kg/hm~2、增幅15.48%;氮肥3次施用+秸秆还田也有一定增产效果,与未施秸秆还田比较,产量增加80kg/hm~2、增幅1.38%。氮磷钾配施+秸秆还田与不施钾肥比较,产量增加878 kg/hm~2、增幅17.54%;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施用量应为推荐使用量的3/4为宜。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开展了投加一种磁性固体螯合材料(Magnetic solid chelator,MSC)并进行磁选回收对农田土壤Cd的移除修复效果、MSC回收率及磁选物质螯合捕集Cd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投加0.4%~1.2%的MSC材料并进行磁选回收对总Cd和有效态Cd的去除率分别为15.91%~17.69%和33.33%~50.26%,而MSC的回收率在74.01%~94.33%之间,有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磁选物质(主要为MSC材料)螯合吸附的Cd含量在19.31~25.72 mg·kg~(-1)之间,在0.4%处理中最高,显著高于0.8%、1%和1.2%处理,有随MSC材料回收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0.8%和1.2%投加量时磁选物质螯合捕集的Cd能较好地解释土壤被去除的那部分Cd。处理后水样中的Cd含量低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Ⅰ类标准(0.001 mg·L~(-1)),不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因此,MSC材料对农田土壤Cd具有一定的移除修复效果,为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商品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稻在基肥施用商品有机肥、追肥施用40%氮钾肥条件下,产量达9 200.00 kg/hm2,比单一全量施用商品有机肥增产326.67kg/hm2,增幅达3.55%,与施用化肥比较差异不显著。商品有机肥于水稻分蘖期能满足水稻生长所需养分,且养分有缓慢释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农村生活面源污染现状及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2):100-104
本文采用系数法对湖北省农村生活面源污染产生和排放现状及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2007、2010和2012年农村生活源生活污水、垃圾、有机垃圾、COD、总氮、总磷、氨氮的年平均产生量分别为44 514.55万t、407.31万t、212.26万t、456 279.68 t、35 412.59 t、5 456.51 t、12 604.63 t,年均排放量分别为36 996.53万t、237.55万t、63.58万t、364 910.13 t、28 202.75t、3 866.51 t、11 818.72 t,各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呈增加趋势,年增幅约0.15%;不管氮素还是磷素,农村生活污水都是其产生和排放的主要贡献者。此外,从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来看,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是各污染物的主要产生和排放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