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输变电工程建设及其营运对变电站场和线路工程区及周边局部区域的水土资源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输变电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水土保持的影响,工程活动可能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风险等进行综述分析,并通过地处亚热带地区的广东沿海某500 kV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案例,总结了防控输变电工程土壤侵蚀等环境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有效鉴定甘蔗//大豆间作系统的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DNA-SIP)中超高速离心后15N-DNA富集位置的指示功能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6个氮素循环功能基因在不同浮力密度离心液DNA中的相对丰度分布,通过对氮素循环功能基因相对丰度作图分析,nifH和amoA基因在甘蔗//大豆间作和大豆单作种植模式中15N标记组与对照组基因丰度峰发生偏移,chiA基因丰度峰仅在大豆单作种植模式下存在偏移,而nirS、nirK、nosZ等3个基因的丰度峰值在两种种植模式下均不发生偏移。结果表明nifH和amoA基因可作为指示基因,能够有效鉴定甘蔗//大豆间作系统中DNA-SIP技术15N-DNA位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枯萎病和烟草黑胫病是植烟土壤中最为常见的主要土传病害,为害严重,建立植烟土壤中两种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快速检测方法,为烟草种植过程中病害流行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烟草行业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4.
硅氮互作改善优质稻植株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2个水稻品种‘桂农占’和‘黄华占’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氮水平(120、180、240 kg/hm 2分别表示为低氮、中氮和高氮),3个硅水平(0、225、450 kg/hm 2分别表示为低硅、中硅和高硅),交叉互作,研究硅氮互作对水稻植株形态、物质积累、光合作用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氮互作有助于增加水稻的穗数、株高及生物量。中氮或中硅浓度能显著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以‘桂农占’效果更为明显,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9.21%和8.75%。在不同氮水平下,施用中等浓度硅可以提高‘桂农占’和‘黄华占’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低硅处理增加46.82%和85.43%;在成熟期低氮水平下,2个水稻品种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硅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叶片蔗糖转化酶活性,2个水稻品种均为抽穗期>分蘖期>成熟期,且各处理下,‘黄华占’蔗糖转化酶活性基本大于‘桂农占’。总体上来讲,低氮高硅,中氮中硅的硅氮配比组合,有助于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  相似文献   
5.
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试验中心,通过10 a(2009—201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施氮水平[减量施氮300 kg/hm2(N1)、常规施氮525 kg/hm2(N2)]和4种种植模式[甘蔗单作(MS)、甘蔗//大豆1∶1间作(SB1)、甘蔗//大豆1∶2间作(SB2)、大豆单作(MB)]的甘蔗、大豆和系统总产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甘蔗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Wi2(Wricke’s ecovalence)、变异系数(CV)和可持续指数(SYI)评价了产量的时间稳定性,旨在为华南蔗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可持续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各处理的甘蔗、大豆以及系统总产量呈现明显的年际变化。年份和种植模式对甘蔗和大豆产量有极显著影响,系统总产量受种植年份的极显著影响。施氮量对甘蔗、大豆和系统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2)不同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间作稳定且显著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3)不同处理甘蔗产量的Wi2CV差异不显著,减量施氮单作甘蔗的SYI值显著高于常规施氮,表明减量施氮单作甘蔗的产量稳定性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单作大豆产量的Wi2显著高于间作,说明单作大豆产量稳定性显著低于间作。不同处理的系统总产量Wi2值差异不显著,说明甘蔗//大豆间作和施氮量不影响系统总产量的稳定性。(4)种植年限的增加对甘蔗蔗糖分和纤维分、蔗汁糖锤度、蔗汁旋光度和蔗糖分无显著影响,同一年份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处理的甘蔗品质差异不显著。(5)与2010年相比,2018年底,除大豆单作模式外,其他处理的土壤pH、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下降,但所有处理的土壤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没有显著差异。甘蔗连作和连续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逐步下降、pH降低。减量施氮甘蔗//大豆间作模式能够保持系统生产力和地力的稳定性,但需施用有机肥和推广蔗叶还田技术来培肥蔗田地力。  相似文献   
6.
镉胁迫对高低积累型水稻幼苗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镉胁迫对高低积累型水稻幼苗非蛋白巯基(Non-protein thiols, NPT)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规律,利用营养液沙培盆栽实验,设置镉浓度为50μmol·L~(-1),分别监测处理前(0 d)和处理后第1、3、5、7 d水稻的过氧化程度和非蛋白巯基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水稻的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含量逐渐上升,且镉低积累型品种优I2009的H_2O_2和TBARS含量上升的幅度大于镉高积累型品种欣荣优2045,其中欣荣优2045地上部H_2O_2和TBARS含量上升的幅度分别为45%和74%,其根系上升的幅度分别为1.14倍和61%,而优I2009地上部H_2O_2和TBARS含量上升的幅度分别为78%和1.20倍,其根系上升的幅度分别为1.32倍和64%,说明镉低积累型品种优I2009遭受的氧化胁迫水平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大于镉高积累型品种欣荣优2045。欣荣优2045的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优I2009的GSH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两品种水稻的NPT、植物螯合肽(Phytochelatins,PCs)含量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欣荣优2045合成的NPT含量和生成的GST活性更高。研究表明,镉高积累型水稻品种可以通过合成更多的含巯基的非蛋白化合物与镉络合来清除活性氧,进而增加对镉的耐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浓度二氧化氯处理土壤对烟草根茎病害防效及烟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通过对烟草根茎病害中度发病田和重度发病田进行1.5 kg/667m2、2.0 kg/667m2两种二氧化氯浓度处理,测定各处理对烟草根茎病害的防效及烟叶农艺性状,同时结合定量荧光PCR技术、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检测不同处理土壤主要病原微生物数量、烟叶挥发性成分,并比较各处理区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后重度发病烟田发病率明显下降,1.5 kg/667m2处理和2.0 kg/667m2处理的病害防效相持平;中度发病烟田2.0 kg/667m2处理的发病率最低。经二氧化氯处理后烟草的株高、株宽、叶片数等农艺性状显著提升,同时提升了上等烟与中等烟的产值、产量。主成分分析显示,经二氧化氯不同浓度处理后的烟叶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成熟烟叶主要有益物质显著提升。不同处理土壤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可知,两种二氧化氯浓度处理对中度发病田中青枯菌和烟草疫霉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不同浓度二氧化氯可...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利用3种姜科植物的地上茎叶部分,本研究采用GC-MS和LC-MS方法比较了其化学组成差异,综合评价各自的特点,以期为拓宽姜科植物茎叶的应用提供依据。对采自云南怒江州的3种姜科不同香料植物草果、春砂仁、艳山姜地上部分的茎、叶分别采用80%甲醇、正己烷超声进行提取相应化学成分。采用LC-MS方法分析比较甲醇提取物中主要的6种姜科植物中具有抗癌抗炎等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以评价地上部分在药理应用上的潜力。结果发现,各活性化合物在3种姜科植物茎叶中的含量均差异显著,春砂仁和艳山姜的茎中表儿茶素含量丰富,而草果茎以庚二醇为主。草果和艳山姜叶中奎尼酸和莽草酸含量较高,草果叶片中还有较低含量的庚二醇,艳山姜叶中有远高于另外两者的表儿茶素,而春砂仁叶片中仅检测到较低含量的奎尼酸。采用GC-MS方法分析正己烷提取物,综合分析3种姜科植物茎、叶的整体化学成分,以期发现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三者茎、叶整体化学成分在数量和种类上均有明显差异。在春砂仁茎叶中发现有多种很高含量的香料成分或前体物质,如龙涎酮、桃金娘烯醇、β-蒎烯、法尼基酮等物质。在艳山姜茎叶中发现有较高含量的维生素E和去甲氧基醉椒素等活性物质。草果叶片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己酸。上述物质在化工、医药等领域都有较大应用,该研究将为3种姜科植物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山胡椒的果、茎、叶,本研究通过GC-MS方法比较它们的化学组成差异,综合评价各自的特点,以期为拓宽山胡椒的应用提供依据。对采自云南怒江州3个地区山胡椒的果、茎、叶均采用二氯甲烷超声进行提取相应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分析比较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各挥发物成分的含量差异,以期发现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山胡椒所含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均有差异,同地区山胡椒的不同部位之间所含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差别大。亚坪山胡椒的果、茎、叶中存在挥发物种类更多、更为丰富,各含有254、66、60个挥发物,金顶山胡椒的果、茎、叶中各含有192、60、76个挥发性化合物,姚家坪山胡椒的果茎叶各含有251、43、55个挥发物;3个地区山胡椒的果实间共同挥发物有43个,茎之间的共同挥发物有21个,叶之间的共同挥发物有24个。山胡椒的果实中醛类含量最多,其次含量较多的是有机酸类化合物;茎中多数为酯类化合物,其次是烷烃类化合物,叶片中多数为烷烃类、烯烃类化合物。在金顶和亚坪地区的山胡椒中,棕榈酸、正癸酸、月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在姚家坪地区的山胡椒中,4,8-dimethyl-3,7-nonadien-2-ol、epoxy-linalooloxide、geranic acid、(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3-甲基-2-环己烯-1-酮这几种物质含量较高。上述物质在化工、医药等领域都有较大应用,3个地区山胡椒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差别会导致其在应用上存在差别,该研究将为云南怒江州不同地区山胡椒果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入侵我国的外来动物类型、数量、原产地、空间分布及发生危害特点,为更好地研究、预防和控制外来有害物种,保护入侵地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方法]以原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分别于2003、2010、2014和2016年联合发布的4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所列的入侵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检索,对入侵动物的原产地、传入途径、传入时间和分布现状等进行综述,分析其危害生境和对象,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结果]4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共有外来入侵动物31种,其中昆虫纲最多,有22种;从原产地来看,来源于北美洲的最多,有13种,其余依次为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分别有8、7、4、1和1种;从入侵方式来看,有23种为无意引入、8种为人为有意引进;从空间分布来看,在我国整体呈现南多北少、沿海多于内陆的格局.列入名录的入侵动物已对我国农林牧渔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健康等造成巨大威胁.[建议]加强预防与预警外来有害动物入侵,同时采取物理、化学、生物防治及以用促防等有效措施对具有潜在入侵性或已造成危害的入侵动物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