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31篇
  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当前高良姜挖掘收获和须根切除主要依靠人工作业,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实现作业机械化。在须根机械化去除工艺的设计和设备的研发过程中,需要掌握高良姜须根的力学特性和物理参数,从而确定最佳工艺和最优工作部件参数。该文以成熟期高良姜须根为试验材料,利用TMS-PRO型质构仪,采用正交试验和统计分析,探索含水率、加载速率对高良姜须根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含水率对高良姜须根剪切强度具有极显著影响,加载速率以及含水率与加载速度的交互作用对高良姜须根剪切强度无显著影响。试验条件下,高良姜须根剪切力范围为120.400~233.733 N,剪切强度范围为12.868~37.962 MPa。当含水率(73.04±3)%时,剪切强度均值为16.978 MPa,此时进行须根剪切去除最适宜。  相似文献   
2.
为研发优质高效的王草收获机械和加工机械,使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从根径、取样高度2个维度上研究收获期王草茎秆的强度特性,同时考察含水率、观测截面的面积以及长径与短径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弯强度达8.84~29.88 MPa,轴向和径向的抗压强度达0.40~10.94 MPa,径向抗压强度远小于轴向抗压强度。根径、取样高度、观测截面的面积等对抗弯强度和轴向抗压强度的影响在0.1水平上不显著,观测截面的长径、短径等对径向抗压强度的影响多在0.05范围内的水平上显著,只有茎节的长径影响在0.05水平上不显著。含水率对抗弯强度的影响在0.05水平上显著,对轴向抗压强度和径向抗压强度的影响在0.1水平上不显著。茎秆节间及茎节5个强度模型的相关指数达0.794 2~0.867 0。综上可知,相近生长期、不同根径、不同观测截面面积、不同取样高度茎秆的节间和茎节多具有差异不显著、分布均衡的强度特性,仅径向抗压强度对观测截面的长径和短径敏感。尚需在王草的品种、种植条件、解剖结构和生长性状上挖掘更多的影响因子,进而实施较完善的试验,以更好地探明王草茎秆的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3.
4.
针对我国木薯收获过程中明薯率低、人工刨土捡拾劳动强度大及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4 UMS-1 8 0 0型双行挖掘式木薯起薯收获机的木薯提升装置,其主要在于将木薯收获机起薯铲起松的木薯提升到土壤表面,代替人工刨土起薯的过程,以减轻人工作业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该装置根据木薯茎秆的力学特性,采用了链式弹性夹持装置夹持木薯秆达到提升木薯茎块的目的。为此,介绍了该木薯提升装置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试验分析了该提升装置的优缺点,并提出优化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粉碎、旋耕联合作业的甘蔗叶粉碎混埋还田机,整机为粉碎、旋耕两作业工序一次性完成,前面粉碎甘蔗叶,后面旋耕把甘蔗叶和泥土混在一起,从而减少拖拉机进地次数及对土壤的压实,保护土壤墒情,降低作业成本。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粉碎率和混埋率高达93%,满足了甘蔗叶的粉碎质量和生产农艺要求。同时,经过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确定了刀辊、甩刀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和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充分利用甘蔗叶资源,在大田环境下动态监测甘蔗叶粉碎、焚烧和深埋3种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粉碎还田和深埋还田有利于甘蔗叶中有机碳及氮、磷、钾养分的缓慢释放;甘蔗叶焚烧还田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5.6~20.9 mg/kg和速效磷含量0.8~4.0 mg/kg,促进土壤中氮磷向有效态转化,焚烧还田初期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12.3~18.3 mg/kg,但焚烧会损失部分甘蔗叶中碳氮元素,也造成环境污染。综合分析认为甘蔗叶粉碎还田是比较省工、方便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FT-IR)、X-射线衍射、热重/示差扫描量热(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TG-DSC)等分析手段对木薯茎秆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木薯茎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总量占木质部的70%以上;木薯茎秆木质部横切面维管束排列整齐,属散孔材,导管明显,管径大小不一致,管胞细胞长度不等,细胞壁厚,细胞间紧密排列呈线状,胞内有颗粒状淀粉粒物质存在;韧皮部细胞较木质部小,且排列紧密;髓部有微孔且轻薄,可能存在含量较高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木薯茎秆木质部材料在3 403、2 931 cm~(-1)处有明显的吸收峰。木质部的结晶度为50.1%,晶粒尺寸为2.3 nm。在空气氛围中,温度为287~398℃是热解的主要阶段,大部分失质量发生在该阶段,失质量率约为47%,在氮气氛围中267~337℃是热解的主要阶段,失质量率约为54%。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木薯茎秆力学特性沿茎秆方向的分布规律,对其进行了压缩、剪切、弯曲试验,以加载方向、茎秆直径为试验因素,以最大承载力为响应指标。结果表明:沿径向加载时,压缩力最大,剪切力次之,弯曲力最小;沿轴向加载时剪切力最小。同时,给出各方向加载情况下受力与茎秆直径的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菠萝叶纤维、亚麻纤维、苎麻纤维和棉花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菠萝叶纤维的形态结构有区别于其它三种植物纤维,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菠萝叶纤维的结晶度与亚麻纤维和苎麻纤维接近,高于棉花纤维。在热带标准状态下,采用烘箱干燥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对测试的四种进行了吸湿、放湿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吸湿性能方面,菠萝叶纤维表现最佳,棉花纤维最差;在纤维吸湿平衡回潮率和吸湿速率方面,菠萝叶纤维与亚麻纤维和苎麻纤维相近,且高于棉花纤维;在纤维放湿平衡回潮率和放湿速率方面,菠萝叶纤维高于亚麻纤维、苎麻纤维和棉花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