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为了解小麦中 BES1基因家族功能,根据已公布的小麦基因组信息(IWGSC v1.1),对小麦 BES1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根据已报道的 BES1基因,采用同源比对法检索小麦基因组中的 BES1家族基因,pfam鉴定并进行编号,通过ExPASy Proteomics Server预测小麦 BES1氨基酸序列的基本信息,利用Cell-PLoc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采用MEGA 7软件构建进化树,利用R软件包pheatmap绘制启动子的热图和circlize绘制同源关系图谱。结果表明,小麦共有15个 BES1基因,被分为4组;小麦 BES1编码的蛋白质等电点为8.13~9.4,不稳定指数为50.78~69.99;小麦 BES1启动子区域一共含有838个顺式元件,471(56.2%)个与生长发育有关,201(24%)个与非生物/生物胁迫有关,166(19.8%)个与激素反应有关;与普通小麦相关的同源物共52对,有13对(25%)旁系同源物和39对(75%)直系同源物。表明小麦 BES1基因家族包括15个成员,全部为碱性蛋白质和不稳定蛋白质,小部分(13对25%)来源于自身的进化,大部分(39对75%)来源于3种亚基因组供体小麦。  相似文献   
2.
施硒对水稻外观品质及籽粒硒、镉和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施叶面硒肥是提高水稻籽粒硒含量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杂交水稻隆两优华占在孕穗期施用不同浓度的硒叶面肥,研究了施硒对水稻外观品质及籽粒硒、镉和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硒能显著提高水稻的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当施用量为23 g/hm~2复合硒叶面肥+20 g/hm~2亚硒酸钠时,整精米率达到最高值65.67%,垩白度达到最低值0.65%;②增施硒肥能增加水稻精米和糙米的硒含量,当施用量为23 g/hm~2硒叶面肥+30 g/hm~2亚硒酸钠时,水稻精米和糙米硒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为0.784 3 mg/kg和0.816 7 mg/kg,糙米积累硒的能力高于精米;③增施硒肥对水稻精米和糙米中镉和砷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籽粒对硒与镉和砷的吸收没有协同作用。同一处理下糙米镉含量均高于精米镉含量,但差异不显著,糙米对重金属砷的累积效果均显著高于精米。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小麦QTL定位研究英文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全球小麦QTL定位研究的现状,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8-2017年小麦QTL定位研究论文的刊文数量走势,刊文数量前十的国家、机构、期刊,被引用频次前十的国家、期刊、个人,挖掘研究热点,查找国家间合作关系,分析主要作图群体、分子标记、统计模型和分析软件。结果表明,目前小麦QTL研究热点集中在逆境抗性和产量性状方面。在小麦QTL定位研究中,STS、SSCP、RFLP、SNP是近三年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种分子标记类型;为提高研究准确性,遗传模型、分子标记和分析软件常被配套使用。近十年全球小麦QTL定位研究论文的刊发数量呈上升趋势,科研合作与交流密切的国家或研究单位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一般较高,其中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刊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方面领先于其他机构。中国在小麦QTL定位研究领域刊文数量占据优势,但缺乏高质量、高影响力的权威性论文,与世界顶尖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在小麦QTL定位领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大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国内各学科之间也需要加强交叉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湖北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主栽品种的赤霉病抗性现状,对湖北省不同时期审定的14个主栽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进行了多年田间接种鉴定。结果发现,湖北省主要小麦品种赤霉病病情指数介于18.67%~47.24%之间,变异幅度较大。其中,6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达到中抗水平,8个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为中感。8个2008年后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平均赤霉病病情指数为28.15%,其中有6个品种达到中抗水平;6个2008年前审定的品种均为中感,平均赤霉病病情指数为42.35%。湖北省新育成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明显提高;在生产中,湖北省小麦品种布局仍存在种植品种赤霉病抗性水平不高、品种多样性差、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过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长江流域小麦灌浆期的“高温逼熟”效应,采用新近发明的田间可移动式增温设施,在大田条件下于开花后对小麦进行了连续21 d的“偏高”温度处理(冠层平均增温5.6 ℃),并调查高温胁迫下小麦籽粒结实和品质的变化及与氮素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在施氮0、135、180和225 kg·hm-2条件下,小麦穗粒数较对照(自然温度)分别减少-6.0%、10.7%、11.3%、11.6%,千粒重分别下降15.7%、18.9%、23.5%、15.7%;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2.4%、27.5%、28.3%、19.6%,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分别提高了14.6%、17.1%、17.7%、18.1%和23.4%、17.5%、29.0%、21.8%,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延长了12.1%、259.5%、398.2%、322.6%和172.2%、232.5%、220.1%、72.2%。高温与施氮的互作效应只在蛋白质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适量施氮会增强高温对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提高作用,减弱高温对吸水率的降低效应。可见,开花后连续高温对小麦籽粒结实和粒重产生负面影响,但对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