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白发病菌侵染谷子的最佳条件及筛选稳定的高引发白发病发生的接种技术。[方法]拟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采用卵孢子拌种的方法,结合统计学分析,明确温度对卵孢子侵染的影响以及卵孢子侵染感病谷子品种最适温度和湿度条件。同时,采用卵孢子拌种,孢子囊悬浮液离体叶片接菌、喷雾接菌和幼苗浸根等4种不同的接种方法,拟摸索稳定高效的接菌技术。[结果]20℃处理的卵孢子对谷子的侵染最严重,病原菌侵染的最佳温度和湿度组合为:相对湿度为80%~100%,温度为23~25℃时,白发病的发生率最高。白发病菌最佳接菌条件为:卵孢子拌种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可达98.5%,其次为孢子囊悬浮液喷洒叶片接菌,发病率达到73%,可作为有效接菌手段。[结论]湿度为该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病率最高,卵孢子拌种为最稳定可靠的接菌方法。其研究结果可为谷子抗性鉴定及白发病菌致病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水稻花时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早花时粳稻品种WAB368-B-2-H2-HB和晚花时粳稻品种六千辛杂交获得的F2群体284个单株作为作图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利用117个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对水稻花时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检测.研究结果表明,F2花时性状呈连续的正态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4个影响花时的QTL,分别位于第1、1、10和12染色体上,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早花时亲本WAB368-B-2-H2-HB.其中位于第12染色体RM511-RM519区间的qFT-12可解释11.3%的表型变异,该位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富硒小麦生产中土壤天然富硒与外源施硒的差异及其机制,于山西省晋中市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基地开展盆栽试验,研究天然富硒土壤、施硒土壤和缺硒土壤对小麦籽粒硒积累、植株物质积累及产量影响的差异,为富硒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较缺硒土壤,土壤施硒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28μg/kg,其有机硒占比为81%,籽粒硒强化指数达35%;富硒土壤显著提高籽粒硒含量,达176μg/kg,有机硒占比为83%,籽粒硒强化指数达27%。较缺硒土壤,施硒土壤和富硒土壤可显著提高越冬-拔节、拔节-孕穗两阶段物质积累量,提高花前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达31%,富硒土壤高于施硒土壤;施硒土壤和富硒土壤均可提高千粒重4%~8%,增产3.15%~4.16%,富硒土壤高于施硒土壤。总之,富硒土壤和施硒土壤籽粒硒含量均达到富硒小麦生产标准,且富硒土壤更有利于籽粒有机硒积累及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文献资料反复的全方位的考证,结合植物形态学、解剖学、生态学和进化学的直接观察,判定了甲骨文薏苡栽培种的形态并隶定为。  相似文献   
5.
春播玉米不同根群生长的解析研究(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根系发生发展构型的系统研究观察,看到玉米根系与其它作物相比,具有数量多,生物量大,各类根在发生时间上部位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时序性。其总根数与总生物量生长过程呈"S"型生长模型,其总一级侧根量呈二次抛物线增长模型,其指数加速增长的拐点皆表现在大喇叭口时期,表明该期不仅是地上部叶光系统的关键期,也是地下部根土形成的关键期,表明作物地上地下部生长的一致性与协调性。研究还表明本试验所观察到的种子根为1条,次生不定根群3~5条,节根群1~4轮及气生根群1~3轮,在发生时间上依次推迟重叠发生。苗期以主根群和次生不定根群为主,拔节期第一轮节根为主,大喇叭期是和种子根群及1~3轮节根的生长相对应,尤其是1~2轮节根生长最盛,抽雄期第四轮节根亦开始进入盛期,同时气根产生,雌穗吐丝期第四轮节根及1~3轮气根生长达到最盛期。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豆科牧草与全株玉米不同混贮比例对提高青贮饲用价值的影响大小,本研究以2个豆科牧草品种(‘汾豆牧绿2号’和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为主因素,以豆科牧草与全株玉米4种混贮比例(90%全株玉米+10%豆科牧草;80%全株玉米+20%豆科牧草;70%全株玉米+30%豆科牧草;100%豆科牧草)为副因素,对照组为100%全株玉米青贮(CK),共9个混贮处理,3次重复。青贮发酵完成后对其进行营养品质、发酵品质、瘤胃发酵参数、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及产气量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营养品质方面:100%‘汾豆牧绿2号’青贮的干物质(DM)最低,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蛋白(CP)含量最高;拉巴豆青贮的粗脂肪(EE)显著高于‘汾豆牧绿2号’(P<0.05);100%全株玉米青贮的NDF、ADF和CP最低,EE最高。2)发酵品质方面:100%‘汾豆牧绿2号’处理下青贮的pH和氨氮(A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100%拉巴豆处理下青贮乙酸(AA)最低;100%全株玉米青贮的pH和AN显著低于其他比例(P<0.05),AA显著高于其他比例(P<0.05)。3)瘤胃发酵参数方面:90%全株玉米+10%‘汾豆牧绿2号’处理下青贮在瘤胃发酵中AN、AA、丙酸以及体内干物质降解率最高;拉巴豆青贮的体内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汾豆牧绿2号’(P<0.05);100%豆科牧草的青贮在瘤胃发酵中pH最高,乙酸和体内干物质降解率最低。4)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和产气量方面:从48 h开始,70%全株玉米+30%‘汾豆牧绿2号’青贮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一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汾豆牧绿2号’较拉巴豆的青贮在体外产气量更多;提高豆科牧草的混贮比例可显著降低青贮72 h的产气量(P<0.05)。综上,一定比例的混合青贮较全株玉米青贮更有利于提高青贮营养品质,改善青贮发酵品质,促进青贮的消化吸收,降低畜牧业的温室效应。70%全株玉米+30%‘汾豆牧绿2号’混贮模式为推荐混贮模式,为进一步在山西北部镰刀湾地区推广玉米-豆科牧草混贮技术及带状轮作技术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返青至起身阶段遭受冻害条件下,通过对00B5(临抗21×临抗2号)、00A33(石4185×烟1604)、00A45(石5300×烟1604)三化杀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表现的研究,结果表明:CHA杂交小麦的株高、次生根、单株分蘖数、单株绿叶数和叶面积、干鲜重等农艺性状在整个生育期内仍表现出了很强优势,且因对冻害的反应不同表现的动态过程有所不同,株高表现分为“N”型和“余弦”型;次生根表现分为“凹”增长型、“双峰”增长型、“平滑”增长型;单株分蘖的表现为“指数”型、“双峰”型;单株绿叶数的表现为“N”型。据化杀杂交小麦在春季主要生长指标对温度变化的反应可分为“敏感”型、“中间”型、“迟钝”型。  相似文献   
8.
以黄土母质生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小麦与豆科牧草、十字花科油菜混作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土壤营养以及小麦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促进了混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繁衍、酶活性及土壤营养的提高。4种混作处理研究还表明,豌/麦、苜/麦根际土壤综合效应最好,可作为生土改良沃化的先锋混播作物。黄土母质生土对外源的辅助能(当年施肥)反应十分敏感,施肥促进小麦根苗生长效应与土壤培肥效应十分显著。黄土母质生土熟化过程既是一个生土培肥改良过程,也是一个物质能量(营养)投入转化过程,并经作物的光合生产过程、土壤微生物分解矿化过程及土壤酶系统活化过程,共同构成根土苗微生物互动的生态系统。该研究为混作复合群体应用于黄土母质生土地的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藜麦苗菜的适宜采收期,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大棚种植、大田种植两种模式,副区为忻藜1号、忻藜6号,JLSP三个品系,裂区为22 d、30 d、38 d、46 d四个采收期,比较两种种植模式下不同采收期藜麦苗菜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结果显示,随着采收期延迟,藜麦苗菜株高、鲜质量、纤维束含量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升高;大棚藜麦苗菜株高、鲜质量、维生素C含量高于大田种植,蛋白质、纤维素、脂肪、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大田种植,忻藜1号营养品质优,忻藜6号鲜质量高,因此,本地区大棚藜麦苗菜采收期为30~38 d,大田藜麦苗菜采收期为30 d。  相似文献   
10.
以银杏的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研究愈伤组织生长量及其培养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AT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4-D与BA组合比NAA和KT有利于各种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NAA与KT组合更利于愈伤的继代培养。未成熟胚子叶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大致为"S"型,在含BA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前期生长较快,而在后期(24~28 d)鲜重有所下降,POD活性和ATP含量在20 d时达到最大;在含KT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在24~28 d期间仍有增长,其POD活性和ATP含量在28 d时最大,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这表明POD活性和ATP含量与银杏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