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辣木多糖的酶促提取工艺和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选择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辣木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4种因素对辣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建立辣木多糖提取率(Y)与纤维素酶用量(X1)、提取温度(X2)、提取时间(X3)、液料比(X4)的二次正交回归模型:Y = 18.6602+0.8134X1+0.7572X2-0.4312X3+0.6909X4- 0.5181X1 2-0.4935X2 2-0.6277X4 2,该模型拟合度好,4个因素均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1.60%,提取温度53 ℃,提取时间68 min,液料比52∶1,在此条件下辣木多糖提取率为19.83%,实际值与预测值一致。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辣木根、花、嫩叶、茎中均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根中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1),可进一步开发利用。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得到的辣木多糖酶促提取工艺条件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辣木多糖提取率并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2002年,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农业局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广东省引进脆蜜毛叶枣。经多年观察,脆蜜毛叶枣在漳州市表现良好,生长势较强,果实个大,果形美,品质佳,质地清甜脆嫩,品种特性优势明显;早实丰产,高接换种或嫁接苗定植当年即能开花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105 kg,折合每667 m2产量2 835 kg;抗逆性强,耐寒性好。该品种适宜在福建省热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3.
宇选1号是葡萄品种巨峰芽变。果穗圆锥形,带副穗,无歧肩,穗重450.0650.0 g,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粒椭圆形,单粒重12.0650.0 g,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粒椭圆形,单粒重12.013.0 g,果实紫红色至紫黑色,果粉厚,果皮厚易剥离;果肉硬脆,有肉囊,有较浓而纯正的草莓香味,风味酸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0%13.0 g,果实紫红色至紫黑色,果粉厚,果皮厚易剥离;果肉硬脆,有肉囊,有较浓而纯正的草莓香味,风味酸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0%19.00%;在浙江省乐清县,露地栽培7月18—23日成熟,大棚促成栽培7月5—10日成熟。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酯酶(fructose-6-phosphate,2-kinase/ fructose2,6-bisphosphatase,F2KP)是影响生物碳积累和分配的调控关键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激酶和酯酶两种催化活性的双功能酶.本研究在已获得甘蔗(Sacc harum officinarum)蔗叶F2KP(命名为SoF2KP-L)的基础上,以蔗茎cDNA为模板克隆获得不同长度的同源片段,分别命名为SoF2KP-S1、SoF2KP-S2和SoF2KP-S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oF2KP-L翻译的蛋白具有完整的激酶和酯酶结构域,SoF2KP-S1、SoF2KP-S2和SoF2KP-S3所含开放阅读框长度均小于SoF2KP-L,其中SoF2KP-S1翻译的蛋白只具残缺的激酶结构域;SoF2KP-S2翻译的蛋白具完整激酶结构域但缺失酯酶结构域;SoF2KP-S3只能翻译数个氨基酸即终止翻译.选择双功能域完整的SoF2KP-L构建表达载体,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RT-PCR证实,SoF2KP-L在转基因植株成熟叶中转录表达.碳水化合物等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成熟叶片中可溶性总糖/淀粉、还原糖/淀粉、蔗糖/淀粉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相关分配比率发生改变.研究结果提示,甘蔗中可能存存不同的F2KP转录产物,并初步证实甘蔗SoF2KP-L在光合组织中对蔗糖和淀粉的分配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甘蔗F2KP基因的功能及为甘蔗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Vc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Vc含量以及不同预处理方法对Vc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Vc在余甘子各器官中均有分布.以果实与初生幼叶中居多,茎、根中含量较低;皇帝甘与粉甘含量较多,但与其它品种的差异不大;5个野生资源单株Vc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有3个野生单株的果肉Vc含量高于主栽品种粉甘。  相似文献   
6.
子莲新品种——“建选17号”亲本分子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选17号系红花建莲/寸三莲65//太空莲2号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子莲新品种。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莲子基因型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莲子亲本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背景;在所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中,建选17号与红花建莲相同的有14个,占25.93%;与寸三莲65相同的有11个,占20.37%;与太空莲2号相同的有32个,占59.26%。但是ISSR检测到1个位点(ISSR-L8-950bp)为建选17号所特有。建选17号97.44%的遗传信息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基因型,并发生了部分遗传变异;与太空莲2号、寸三莲65、红花建莲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467、0.5792、0.6646。从而从DNA水平证实了建选17号确系3个亲本的复合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7.
橄榄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食橄榄‘福榄1号’、‘福榄2号’和加工橄榄‘长营’果实为试材,研究橄榄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鲜食橄榄‘福榄1号’、‘福榄2号’果实总单宁、可溶性单宁含量显著低于加工橄榄‘长营’,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总单宁、可溶性单宁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不溶性单宁含量呈上升趋势。橄榄果实涩味与单宁含量存在相关性;涩味与可溶性单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不溶性单宁含量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乙醇酸氧化酶( glycolate oxidase,GLO)是植物光呼吸途径中的一种限速酶,催化羟乙酸盐氧化成乙醛酸盐和H2 O2,与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试验从已构建好的木奈( Prunus salicina Lindl.var.cordata J.Y.Zhang et al.)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中分离得到了一个乙醇酸氧化酶( GLO)基因,命名为PsGLO。序列分析表明,PsGLO基因cDNA全长为1531 bp,开放阅读框为1122 bp,编码374个氨基酸。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与陆地棉乙醇酸氧化酶基因相似性最高,为90%。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 PsGLO基因在木奈叶中木奈叶芽、展开叶、幼叶、成熟叶、老叶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中都有表达,其中,老叶中表达量最高,叶芽最低。  相似文献   
9.
梨斑点病田间病情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四定”跟踪观察方法对梨树新病害梨斑点病田间叶部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及相关影响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梨斑点病田间叶部症状表现斑点小,群体数量大,叶面、叶脉、叶柄均可发生,发病中后期全叶呈黄绿相间黄化脱落;雨量大、雨日多的年份发生重,反之则轻;品种依发病程度不同可明显分为轻、较轻、中等、重等类型,其中‘蜜雪梨’、‘明福’、‘黄花’、‘清香’ 等品种发病轻,发病程度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随坡段自下而上呈由重向轻的变化趋势,且位于梨园边行的植株发病较轻;综合管理水平高、树势长势稳健的梨园发病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接换种方式,在福州、三明、南平、龙岩等地进行了春见橘橙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见橘橙在上述地区表现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迟熟,可在适宜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