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7篇
  2篇
综合类   33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403-1407
以亚洲百合为供体,一串红、金鱼草、雏菊、石竹为受体,通过种子发芽试验和幼苗生长试验,初步研究了百合不同器官水浸液对几种观赏植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百合鳞茎水浸液对4种观赏植物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的生长表现出双效性,即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茎叶水浸提液总体呈现出抑制作用。初步得出结论,金鱼草、一串红、石竹、雏菊4种植物的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都受到百合不同部位水浸液的影响,同等情况下,茎叶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近年来生命科学中发展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在生命科学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该文重点探讨了利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并对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旨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教学改革对于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叶绿体基因matK分析了婆婆纳属16种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直接测序或下载共获得16个种的共36条序列,通过BioEdit和Mega6. 0等软件分析后共获得长度为733bp的序列矩阵,种间距离的范围为0. 002-0. 101之间,系统发育树聚类结果表明睫毛婆婆纳为在这16个物种中最原始,其余物种形成两个独立的并系。本研究表明matK序列可用于分析婆婆纳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评价陕西液态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污染状况及其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于2018年上半年在陕西全省范围内城市、县城及乡镇采集液态奶样本111份进行检测,结合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库中液态奶消费数据,对不同人群通过液态奶对AFM_1的摄入水平进行分析。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确立的AFM_1暴露引发肝癌风险公式和安全限值两种方法,分析描述相关健康风险。【结果】111份液态奶样本中95份检出AFM_1,但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平均含量为23.95 ng/kg。不同性别年龄组中,一般人群对AFM_1的平均摄入量为0.004~0.082 ng/(kg·d),肝癌风险为0.010~0.225例/(亿人·年),消费人群对AFM_1平均摄入量为0.041~0.272 ng/(kg·d),肝癌风险为0.113~0.745例/(亿人·年)。【结论】陕西液态牛奶中AFM_1污染引发的健康风险总体较低,但需对部分低年龄段(2~11岁)液态奶消费人群AFM_1膳食暴露引发的健康风险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蒲公英多酚的利用价值以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开发利用,本研究以整株蒲公英为原料,将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作为单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蒲公英多酚物质溶剂浸提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将提取的多酚物质用于草莓涂膜保鲜。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中多酚物质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KG-*2]40、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蒲公英多酚得率为1.53% 。草莓被多酚涂膜剂涂膜贮藏8 d后感官评分为6分、可滴定酸度为0.72%、腐败率为47.02% ,结果表明蒲公英多酚具有较强的防腐保鲜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蒲公英(Taraxacum spp.)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抑菌活性。在乙醇回流提取的基础上增加浸泡环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方法优化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g/mL(B)、浸泡时间min(C)、回流时间h(D)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分析蒲公英总黄酮提取物对8种测试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蒲公英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1.6%、料液比1︰38g/mL、浸泡时间46min、回流时间2.5h,蒲公英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97%(RSD=50.73%)。蒲公英总黄酮提取物对8种测试菌均有抑制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抑制活性最好,MIC值为8mg/mL。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商洛种植的2年生桔梗根不同部位(须根、木质部和韧皮部)及不同月份(5—11月)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变化,以探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在桔梗根中积累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5—11月期间,桔梗皂苷D含量在须根和木质部中稳步增加,二者分别在9,11月份达到最大值,而韧皮部中则变化不大,10月达到最大值;不同部位桔梗皂苷D平均含量大小为须根(0.410%)>韧皮部(0.182%)>木质部(0.039%)。建议商洛地区所种植桔梗采收期在10—11月,采收时须根要充分收集。研究结果可为确定商洛桔梗采收期以及为桔梗质量控制及规范化种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细黄链霉菌菌剂与氮磷钾肥配施桔梗幼苗,研究桔梗幼苗的生理指标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细黄链霉菌菌剂与氮磷钾肥配施,均提高了桔梗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细黄链霉菌菌剂最佳浓度为50倍),而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细黄链霉菌菌剂最佳浓度为20倍)。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桔梗幼苗POD活性分别与蛋白质含量、CAT活性正相关且差异性高度显著(P0.001),蛋白质含量与CAT活性正相关且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评价浸泡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得出二次回归方程,预测连翘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新工艺提取的连翘总黄酮进行小鼠耳廓急性炎症肿胀抑制效果评价,测试连翘总黄酮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浸泡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8℃、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79 min.经验证,新工艺的平均提取率为14.54%.新工艺提取的连翘总黄酮提取液处理二甲苯急性致炎的小鼠耳廓的肿胀值为(15.61±2.73)mg,低于生理盐水处理后的肿胀值(17.21±2.65)mg,体外抗炎试验表明连翘总黄酮提取物可抑制小白鼠耳廓的炎症肿胀.引入浸泡环节的连翘总黄酮提取工艺具有提取率较高、稳定可靠的特点,新工艺提取的连翘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0.
药用植物中萜类的次生代谢产物不但种类丰富,而且数量巨大,其药理活性也很突出。3-羟基-3-甲基戊二跌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作为三萜皂苷主要代谢通路甲羟戊酸(MVA)途径中的第一个重要限速酶,也是此途径中的重要调控点。将NCBI数据库中公布的所有药用植物HMGR蛋白序列进行整理,并分别利用BLAST和Mega6.0软件进行在线分析和构建分子进化树,发现亲缘关系较近的74%紫草HMGR(丹参)、74%龙胆HMGR(丹参)、78%长春花HMGR(丹参)、81%西洋参HMGR(桔梗)。为进一步研究HMGR基因序列在萜类代谢通路中的其它作用,以及是否还存在HMGR家族中的其它基因序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