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研究不同尾型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水平下8月龄兰州大尾羊(Lanzhou fat-tailed sheep)、小尾寒羊(Small-tailed han sheep)、藏羊(Tibetan sheep)的羯羊各6只,测定生产性能后进行屠宰试验,检测尾部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并将生产性能与屠宰性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的体长、体高和尾型相关指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藏羊,兰州大尾羊和藏羊的胸围、胸深、胸宽、尻宽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的宰前活质量和胴体质量显著高于藏羊,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和藏羊的屠宰率比小尾寒羊分别极显著高出15.50%和15.62%,净肉质量和骨质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小尾寒羊肉的剪切力为(0.30±0.12)kg·f,极显著低于兰州大尾羊和藏羊。3种羊尾部脂肪中共检测到36种脂肪酸,小尾寒羊的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极显著高于兰州大尾羊和藏羊,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极显著低于兰州大尾羊和藏羊。兰州大尾羊的体高与宰前活质量、眼肌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与宰前活质量、胴体质量、净肉质量和眼肌面积呈显著正相关。3个品种羊宰前活质量与胴体质量、净肉质量等产肉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相同舍饲营养水平下,3个品种羊生产和屠宰性能综合表现为:兰州大尾羊藏羊小尾寒羊,藏羊的肉质表现出失水率低、肉色深、剪切力大、熟肉率高等特点,兰州大尾羊的尾部脂肪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兰州大尾羊尾部、大网膜、肝脏、肾周脂肪组织中的总RNA提取,反转录获得总cDNA样品,结合PCR技术,建立了SYBR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兰州大尾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的试验方法,并进行批内、批间重复性检验。结果表明,H-FABP和18S基因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CtH-FABP =-3.24375x+38.34230和Ct18S=-3.33137x+33.4573,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4和0.9992,扩增效率分别为103%和99%;批内、批间重复性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小于1.8%和10%;说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兰州大尾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mRNA表达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胰蛋白酶对欧拉羊胎儿皮肤组织进行热消化分离并培养原代细胞,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纯化成纤维细胞,扩大培养至第3代时用液氮保存,复苏后进行活力、形态、生长曲线、微生物污染检测和连续传代培养试验。结果显示,欧拉羊胎儿皮肤细胞呈成纤维型,复苏活力93.5%以上,生长良好,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最大增殖量为3.31×105 mL-1,倍增时间为26.2 h;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呈阴性,连续传代培养在10代内生长正常。表明欧拉羊胎儿皮肤细胞分离培养成功,使这一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4.
热激蛋白HSP90是植物中一类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稳态调控、底物蛋白的激活和热激因子的调控,在高温干旱等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从12个茄科植物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30个 HSP90基因,包含马铃薯的11个 HSP90基因,马铃薯 HSP90基因与番茄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铃薯HSP90蛋白质基序较为保守;马铃薯 HSP90基因启动子分析发现其包含植物激素、高温胁迫、干旱胁迫响应等顺式作用元件。通过对高温、干旱胁迫条件下的马铃薯 HSP90基因进行qRT-PCR分析,热激后大多数 HSP90基因显著上调,4个 HSP90基因表达量极高;干旱胁迫下多数 HSP90基因也呈上调趋势,其中1个 HSP90基因表达量极高。STRING数据库预测出HSP90蛋白的22个伙伴蛋白,其功能涉及逆境胁迫应答、生长发育、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发现5个高表达量 HSP90基因参与调控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UPR,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细胞内蛋白质降解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在抵抗极端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通过筛选高效降解牛血液的菌株,以生物方式降解血液中大分子蛋白物为多肽、氨基酸等小分子产物,再制备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从而实现屠宰牛血液的无害化环境处理和废弃蛋白资源再利用。本研究以屠宰场血液污泥为分离基质,通过酪素培养基平板和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筛选出1株能够高效降解血液蛋白的菌株,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鉴定为短小芽胞(Bacillus pumilus NWMCC0302),该菌株的16S r DNA序列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OL636364。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短小芽胞降解牛血液的关键因素,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其最佳降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降解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初始pH、麦麸浓度、温度和接种量。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初始pH 7.39,牛血液体积分数10%(V/V),麦麸浓度21.31 g/L,接种量2.05%(V/V),降解温度38.11℃,对牛血液蛋白的降解率为53.83%。试验筛选出的短小芽胞具有高效降解牛血液蛋白的能力,可以为屠宰废弃血液资源的生物方式处理和循环利用提供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6.
旨在建立存在于进口生牛皮中细菌的PCR-RFLP图谱。对从进口生牛皮中分离到的15种细菌,通过VITEK鉴定,分别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然后以所提取的DNA为模版,用16SrDNA的通用引物27f和1492r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以17种内切酶,即AvaⅠ、BamH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Ⅱ、HindⅢ、Hinf、HpaⅠ、PstⅠ、SmaⅠ、TaqⅠ、XbaⅠ、XmaⅠ、AluⅠ、XhoⅠ、PvuⅠ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建立每种菌16SrDNA RFLP图谱。结果表明,进口生牛皮中分离到的15种细菌分别是侧芽短芽孢杆菌、产色葡萄球菌、黑色消化球菌、环状芽孢杆菌、解鸟氨酸拉乌尔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耐热芽孢杆菌、桥石芽孢杆菌、球型芽孢杆菌、溶血不动杆菌、少动桥氨醇单孢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间葡萄球菌和分支杆菌,除中间葡萄球菌和产色葡萄球菌外,其他13种菌均扩增出目的条带。说明,PCR-RFLP方法可以快速、可靠地分析、鉴定进口皮毛中的细菌,在进出口动物皮毛中细菌的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近年豆粕价格逐年增长,且高度依赖进口,蛋白饲料原料短缺在我国已成为重要问题。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具有养殖成本低、蛋白质含量丰富等特点。近年来亮斑扁角水虻幼虫作为动物蛋白饲料来源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亮斑扁角水虻幼虫生物学特性、营养组成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旨在为新型蛋白质饲料原料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生物学特性|蛋白饲料|动物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藏羊心脏传导系(Cardiac conduction system,CCS)的结构特点,采用Davies法对传导系各个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切片,经HE、PTAH和Masson染色后观察研究发现,藏羊窦房结(SAN)肉眼可辩,位于右心耳与前腔静脉交界处,乳白色,呈头部略宽、尾部略细的长索状,长、宽、厚分别为(8.82±1.85)mm、(2.50±1.24)mm和(0.82±0.09) mm;窦房结主要含有起搏细胞(P细胞)和过渡细胞(T细胞);P细胞体积小,着色浅;此外有大量胶原纤维分布,窦房结组织中有一微动脉和微静脉贯穿。房室结(AVN)呈卵圆形,外周有较厚的胶原纤维层覆盖,组织中央有大量P细胞分布。房室束(HB)位于室间隔深处,组织结构疏松,有数量不等的P细胞和T细胞分布,房室束延续后分为左支束和右支束,左支束直径显著大于右支束。浦肯野纤维(Purkinje)经复合碘反应短暂显影,左右心室内膜都有浦肯野纤维分布,均分为3个群:前群较细,位于前乳头肌附近;中间群于室间隔附近;后群较粗,位于后乳头肌附近。浦肯野纤维常由3~5个浦肯野细胞合成,内含神经胶质,边缘为弹性纤维,外周包裹有胶原纤维,PTAH染色发现,细胞间有似闰盘的毛刷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究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是否通过内吞途径以及通过何种内吞途径感染细胞,分别采用内吞途径抑制剂、网格蛋白抑制剂、巨胞饮途径抑制剂和肌动蛋白抑制剂作用于Hela细胞后接种EMCV,通过TCID_(50)、q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病毒感染是否受影响。结果显示,内吞途径抑制剂和肌动蛋白抑制剂作用于Hela细胞后,TCID_(50)、qRT-PCR和Western blot等检测结果提示EMCV的感染受到抑制。表明EMCV可通过肌动蛋白参与的内吞途径感染Hela细胞。  相似文献   
10.
旨在获得天祝白牦牛 IGF-1基因序列,分析其分子结构特征及在牦牛毛囊发育周期中的表达规律,为解析白牦牛毛囊发育及被毛生长提供理论依据。以天祝白牦牛体侧皮肤为试验材料,通过PCR扩增及测序技术克隆 IGF-1基因CDS区序列,并与黄牛序列比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天祝白牦牛毛囊发育不同时期 IGF-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 IGF-1基因的CDS区长465 bp,编码154个氨基酸; IGF-1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17 065. 81 ku,理论等电点为9.36;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57.79%)和α-螺旋(27.27%)为主,序列分析表明,天祝白牦牛IGF-1蛋白为不稳定亲水蛋白;qPCR检测结果表明, IGF-1基因在牦牛毛囊发育的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均有表达,生长期和退行期表达量显著高于休止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