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紫外线A(UVA)是一种重要的非生物环境因子。表皮是生物抵御UV的第一道防线,海洋生物、高等植物和人能通过改变表皮的形态和生理结构抵抗UV辐射。通过使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赤拟谷盗的幼虫遭受2 h或4 h的UVA辐照后表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幼虫表皮的分泌物增加,外表皮增厚,外表皮的电子致密区增大,但内表皮细胞核,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形态没有受到UVA辐射的影响。这说明赤拟谷盗可通过改变表皮细胞结构抵御UVA损伤。  相似文献   
3.
豆野螟触角化感器和性信息素分泌腺的位置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锚电镜技术研究了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成虫触角感器和性信息素腺体的位置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豆野螟雌雄蛾的触角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柄节较长、梗节较粗,并均覆盖着鳞片;触角鞭节由72~82节组成,长度约为86~97 mm;豆野螟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的腹面和侧面,背面覆盖有鳞片,因此感受器很少;雌雄触角共发现6种感器,其中柱形感器只在雄蛾中发现,而一种未定义的感器仅在雌蛾中发现.通过形态比较发现,毛形感器在雌蛾触角上的分布比雄蛾较稀疏,但雄蛾的长度略长,其他几种感器在雌雄间未见显著差异;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位于腹部第8~9节之间,其上有一系列规则的皱褶,为性腺细胞所在位置.使用气质联用技术进一步对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进行了定位,测定结果表明,腹部第8~9节间的腺体提取物具有性信息素组分,是豆野螟性腺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4.
在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过程中,昆虫成功定位寄主植物决定其食性及生态位。实蝇类昆虫是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重要果蔬害虫,在定位寄主植物过程中,实蝇视觉和嗅觉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寄主颜色和气味模拟的诱捕装置能够有效诱杀实蝇,但诱杀效果参差不齐。因此,本文对实蝇类昆虫视觉、嗅觉定位寄主植物的行为和相关分子基础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有关的应用成果,并对未来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建立实蝇类害虫可持续的绿色防控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辣根素在实际检疫熏蒸应用中的潜力,以原木与木质托盘为熏蒸对象,小蠹、赤拟谷盗、玉米象为试虫,在环境均温35℃下分别进行了帐幕熏蒸与集装箱熏蒸。结果表明,当辣根素原油使用剂量达到9.02 mL/m3(8.90 g/m3)时,集装箱熏蒸中的试虫赤拟谷盗、玉米象的死亡率均为100.0%;而帐幕熏蒸中辣根素对赤拟谷盗与小蠹杀灭效果差异较大,赤拟谷盗在货堆上、中、下不同位置死亡率依次为94.3%、82.9%、46.8%,不同层间差异极显著;小蠹死亡率则依次为100.0%、95.7%、90.7%,不同层间差异不显著,比同层对赤拟谷盗的杀灭效果均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研究了紫外(ultraviolet,UV)胁迫条件下对棉铃虫体内酯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紫外线照射处理组酯酶同工酶谱带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照射时间为30min和60min时,谱带E4、E9、E10增强,谱带E2、E8减弱,谱带E1、E5、E7、E11消失,新增了谱带E3、E6;照射时间延长至90min时,谱带E4、E9增强,谱带E2、E8减弱,谱带E1、E5、E7消失,新增了谱带E3、E6。紫外线照射处理下,棉铃虫POX同工酶谱带P5有所增强,CAT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因照射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与对照相比,紫外线照射处理组的C1谱带增强,但C2谱带在30min时减弱,60min时恢复到对照水平,90min时与对照相比又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麦红吸浆虫的耐寒性,采集河南南阳、河南辉县、陕西西安、河北保定和天津等5个不同地区的麦红吸浆虫圆茧,分别测定其过冷却点。结果表明:麦红吸浆虫圆茧的过冷却点均随着纬度升高而显著下降,河南辉县种群圆茧过冷却点平均值最高,为-18.46℃;天津种群圆茧过冷却点最低,为-25.34℃;河南南阳种群和陕西西安种群圆茧过冷却点变异较大;不同地区的麦红吸浆虫的过冷却能力与各采样点1-2月极端低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芒  雷朝亮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764-3766
通过肚倍的切片观察和酚含量测定,分析了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 Takagi)瘿内生活所取食的部位和食物中酚物质的大致浓度。结果表明,肚倍的外壁、中层和内壁组织结构大不相同,肚倍中层的细胞相对较大,是酚物质的主要储存场所;肚倍内壁的细胞较小且排列松散,内壁中维管组织的韧皮部是肚倍蚜主要的取食部位。肚倍的中层和内壁在酚含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肚倍的中层总酚含量为48.5%左右,内壁为18.8%,而汁液中的含量为8.7%。肚倍蚜以刺吸的方式吸取单宁含量较低的植物汁液,这是一种对虫瘿环境的行为学适应。  相似文献   
9.
在光周期L/D=16h/8h、温度(25±1)℃、相对湿度75%~85%的饲养条件下,室内测试中黑盲蝽成虫对3种不同营养的趋性以及3种营养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季豆、四季豆+蜂蜜水、四季豆+花粉3种供试营养条件下,四季豆+蜂蜜水对中黑盲蝽的诱集力最强,与其他2种营养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在3种营养条件下,黑盲蝽取食取食四季豆+蜂蜜水后的若虫历期、产卵量及子代孵化率与其他2种营养条件存在显著差异,表明3种营养条件对其生长发育及生殖力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花蒿对紫茎泽兰竞争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De Wit取代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入侵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与本土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竞争关系,观察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比例对紫茎泽兰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茎泽兰和黄花蒿混种样地中,紫茎泽兰相对产量(RYg)和相对密度(RDg)均小于1;随着黄花蒿混种比例的增加,紫茎泽兰的RYg和RDg均逐渐减小,同时紫茎泽兰的茎宽、分枝数、生物量逐渐降低;紫茎泽兰与黄花蒿之间的竞争大于紫茎泽兰的种内竞争,黄花蒿的存在抑制了紫茎泽兰种群数量的扩增;在黄花蒿混种比例较高的情况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紫茎泽兰的根冠比逐渐降低,同时紫茎泽兰的株高逐渐增加;紫茎泽兰能采取地上优先生长策略应对黄花蒿的强大竞争压力;在紫茎泽兰入侵早期利用黄花蒿进行替代控制,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