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完全免费   39篇
  综合类   14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沙尘暴发生成因及其防御策略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路明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4):440-446
 沙尘暴主要是春季发生的危害我国及东亚地区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中的主要成分沙尘是直径d <10 0 μm的微细颗粒。这些颗粒主要来自于那些经过传统方法翻耕、土壤表面缺少覆盖物的农田或退化的草原。防御沙尘暴的主要措施是在裸露的农田上实行作物残茬覆盖 ,或种植作物实行绿色覆盖 ;在退化的草原上种植牧草 ;辅助于造林 ,建立防风屏障。推广免耕法是世界各国治理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丰宁县坝上作了春小麦免耕试验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我国防治沙尘暴的工作走上科学、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桔梗总皂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研究桔梗总皂苷的提取分离工艺,采用ZTC-1大孔吸附树脂,利用水和20%、30%、40%、50%、95%的乙醇溶液洗脱提纯桔梗总皂苷,结果平均得率为2.055。该法操作简单,得率高,成本低,为桔梗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残茬覆盖防治农田土壤风蚀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覆盖农田地表的春小麦秸秆残茬为试验材料,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作物秸秆残茬的高度、覆盖度(密度)对防治农田土壤风蚀的效应;进一步分析了作物秸秆残茬的高度、覆盖度与农田地表粗糙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作物秸秆残茬高度和覆盖度的增加,作用在作物秸秆残茬上的剪切力增加,而作用在裸露地表上的剪切力减少。作物秸秆残茬的高度和覆盖度与农田地表粗糙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910,这说明作物秸秆残茬的高度和覆盖度对农田地表粗糙度均有影响,但程度不同。粗糙度与秸秆残茬高度和密度拟合的幂函数方程指数为1.59(均值),e的均值为1.17,可见相对于秸秆残茬的覆盖度而言,高度对粗糙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卡那霉素在转基因小麦后代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转基因小麦后代分离群体中选择含有外源基因的目标植株是培育转基因小麦的重要环节。用卡那霉素筛选西农1376和西农2611小麦,结果表明,80mg/L卡那霉素能有效抑制非转化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小麦不同基因型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稍有差异;经PCR检测,80mg/L卡那霉素筛选出抗性苗的阳性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5.
以6个甘蓝型油菜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5个恢复系及不育系同恢复系按NC (6×5)设计配成的3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油菜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杂种产量优势、特殊配合力的关系。结果表明:23个RAPD引物在6个保持系和5个恢复系间共扩增出89条多态性条带,据此计算出亲本间的相似系数为0.2706~0.6164。聚类分析将参试的6个保持系和5个恢复系分为4组,第1组包括6个保持系和1个恢复系C5,第2组包括C1和C42个恢复系,第3组包括1个恢复系C2,第4组包括1个恢复系C3,亲本分组结果与其地理来源关系不大;方差分析表明,组合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与产量、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关系达显著水平,但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产量杂种优势、特殊配合力的相关关系都未达显著水平,表明不能根据亲本RAPD遗传距离的大小预测杂种产量及产量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PTS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 PTS和常规品种 (系 )小偃 6号、西农 872 7、小偃 2 2、陕 2 2 9、陕 785 9、周麦 1 1等互为父母本进行杂交 ,分期播种 F1 和 F2 ,田间考察自交结实率和育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 :F1 正反交组合的结实率不受细胞质影响 ,说明 PTS系的育性遗传为核基因控制。同时 ,F2 代育性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以结实率 70 %为界划分可育与不育及半不育时 ,出现 3∶ 1的分离比 ,因此认为 PTS系的不育表达是一主效隐性基因和多个微效 (修饰 )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甘蓝型油菜5种同质异核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5种恢复系、15种杂交F1为试材,进行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各不育系与其近等基因系——保持系的EST、POD同工酶酶谱较为相似,而5种不育系间及5对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差异无规律可循。聚类结果表明聚在一起的类群均有亲缘关系。同工酶表现为明显的共显性,EST尤为明显,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特殊条带,杂种F1综合了双亲条带,因而也有与每一亲本不同之处。说明共显性的EST等同工酶可用于分析亲缘关系、建立品种指纹及鉴定杂交种纯度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不同器官干物质量以及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特别是氮磷钾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糙米、谷壳和稻草的干物质量以及各器官对N、P、K的吸收累积量,与不施肥(CK)相比,氮磷钾配施处理(NPK)糙米、谷壳和稻草干物质量分别增加1 343、302和2 152 kg/hm2,N、P、K总吸收量分别增加51.30、11.59 和76.45 kg/hm2.N、P、K含量在水稻不同器官的分布也存在差异,N和P含量表现为糙米>稻草>谷壳,K含量则表现为稻草>谷壳>糙米.施肥降低了糙米中N、P、K的分配率,而相应提高了稻草中的分配率.除了磷钾配施处理(PK)谷壳中N和P的分配率高于CK处理,其余施肥处理谷壳中N、P、K的分配率均低于CK处理.总体来说,不同肥料配施对水稻不同器官N、P、K吸收分配影响的趋势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通过调整施肥可以改善养分在不同器官的分配,促进养分的吸收和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水稻优质高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早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在湖北省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磷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稻谷2 300 kg·hm-2,相应增产率达36.7%,纯增收入2 984.4元·hm-2;钾肥增产稻谷1 075 kg·hm-2,增产率为14.8%,纯增收入1 186.8元·hm-2;氮肥增产稻谷677 kg·hm-2,增产率为8.9%,纯增收入365.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80.1、57.3和67.5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08.5、55.4和59.1 kg·hm-2.  相似文献
10.
基因枪法获得转基因小麦植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适用于禾谷类作物的表达载体 pGU4ABBar,采用基因枪法 ,将人工合成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Ia导入小麦品种扬麦 15 8,经PCR和Southernblot鉴定 ,证明获得 4株导入cryIa基因的小麦转基因植株 ,转化率约为 0 .7% ,并通过Westernblot鉴定检测到了目的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