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 Retz)是甘蔗的近缘属植物,具有多种优良特性,是甘蔗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本实验使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分析了甘蔗-斑茅杂种及回交后代F1、BC1和BC2的染色体构成与传递行为。结果表明:在F1代,来自斑茅HN92-77的染色体数目介于28~30条,来自热带种Badila的染色体数目介于38~40条,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68~70,基本符合n+n的染色体传递方式;在BC1和BC2代,来自斑茅的染色体数分别为22~28条和13~15条,来自甘蔗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7~94条和98~101条,其体细胞染色体数2n分别为110~121条和112~115条,基本上分别符合2n+n和n+n的染色体传递方式。在所观察的渐渗系中,均存在有染色体丢失的现象,但未观察到染色体发生交换与重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低钾胁迫的甘蔗根系中克隆得到一个长度为1 749 bp的与CBL互作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命名为Ss CIPK23(Gen Bank登录号为KM981737),包含1 35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一个449氨基酸残基的多肽。Ss CIPK23具有CIPK基因家族典型的蛋白激酶结构域和NAF调控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Ss CIPK23与其他作物的CIPK23关系较近,具有较高的保守性。q PCR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钾、干旱和盐胁迫下,Ss CIPK23的表达都发生改变。在低钾胁迫24 h后Ss CIPK23相对表达量开始上升,而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相对表达量持续增加;而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相对表达量最高出现在48 h,随后表达量开始下降,暗示了该基因在低钾、干旱和盐胁迫下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可为深入研究Ss CIPK23基因功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SSR标记分析了30个来自广东省甘蔗主产区的甘蔗黑穗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用19对带型较稳定且条带清晰的引物从供试菌株群体中检测到了39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引物得到2.05条多态性带。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约0.74的相似系数水平,SSR标记把30个菌株划分为5个类群,类群1有22个菌株,包含了绝大部分来自粤西和粤北的菌株及全部的广州市郊菌株;在约0.8的相似系数水平,类群1可以进一步分为2个亚群体,亚群体1包含了90%的粤北菌株,亚群体2则包含了50%的粤西菌株。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呈显著相关,而与品种间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甘蔗常用亲本及优良组合双亲间遗传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18对SSR引物和15对AFLP引物对我国196份甘蔗常用亲本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分别获得438和1192个标记,多态性位点比例分别是87.60%,80.80%,平均为84.2%;亲本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介于0.476~0.9099之间,总平均值为0.6673,遗传差异处于中等水平的亲本占了大多数,而差异较小和较大的都只是少数;45个甘蔗品种亲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5687~0.6723,平均值为0.6723,91.11%甘蔗品种亲系的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6100~0.7300之间,较理想的甘蔗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应为0.6723±0.0600;聚类分析表明,以遗传相似系数阈值约为0.700划分,育出45个品种所使用的30个亲本可分为9大类,在不同类型间选择亲本搭配的组合更容易选育出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改良的SC培养基,从甘蔗蔗汁中分离培养到一种杆状细菌,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并结合血清学和PCR检测方法,确认所分离到的菌是甘蔗宿根矮化病的致病菌Leifsonia xyli subsp.xyli.该菌的分离培养在广东还是首次报道,这使分离高纯度的甘蔗宿根矮化病菌DNA成为可能,促进了该菌以DNA为基础的检测方法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后对该菌开展遗传多样性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浸渍接种和注射接种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和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育成的20个甘蔗新品系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浸渍接种鉴定的10个甘蔗新品系中,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2个,分别为‘13177’(HR)和‘13113’(MR),占供试品系的20%,抗性水平为中感及以下的有8个,占80%。经3个不同致病力菌株注射接种鉴定的10个供试甘蔗新品系中,对Ss16菌株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供试品系有3个,分别为‘A6-13111’(HR)、‘A6-13115’(HR)和‘A13-1396’(MR),占供试品系的30%,中感及以下有7个,占70%;对Ss25菌株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1个,为‘A6-13111’(HR),占供试品系的10%,中感及以下有9个,占90%;对Ss47菌株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2个,分别为‘A3-1320’(HR)和‘A6-13111’(MR),占供试品系的20%,抗性水平为中感及以下有8个,占80%。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蔗新品系‘A6-13111’和‘13117’对甘蔗黑穗病具有良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在真菌毒素传统检测方法基础上,建立并完善4类真菌毒素免疫亲和净化与荧光法(或HPLC)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对杭州市粮油类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并作安全性评估.黄曲霉毒素总量和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样本数为28个,检出率为25%;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样本数为48个,检出率为22.9%;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样本数为49个,检出率为42.9%;呕吐毒素的检测样本数为39个,检出率为15.4%.4类真菌毒素的平均检出率约为30%左右.4类真菌毒素安全性评估结果为: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超标率最高,呕吐毒素安全性较好.检测结果表明,杭州市粮油类农产品真菌毒素污染广泛,部分真菌毒素超标比较严重,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谷物及油料类农产品真菌毒素安全性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明新引进甘蔗品种的种性表现,采用品比试验方法,于2010-2011年在广东省增城市宁西华南农业大学基地进行新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品种中,Q200B、Q189和Q208综合表现较好,表现为早熟或中早熟、高糖、稳产、宿根性好、农艺性状优良,新宿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平均蔗糖分含量分别为14.53%、15.11%和14.23%,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降低0.44个百分点、提高0.14个百分点和降低0.74个百分点,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提高0.03个百分点、提高0.61个百分点及降低0.27个百分点;蔗茎产量分别为110829 kg/hm2、105830 kg/hm2和92674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29.1%、23.3%及8.0%,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1%、减产4.3%和7.2%;含糖量分别为16110 kg/hm2、15999 kg/hm2和13186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糖25.4%、24.5%及2.6%,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糖0.4%、减糖0.2%和17.8%;Q155、Q151表现特早熟、高糖,但中小茎、蔗茎产量低;Q190表现丰产潜力大、前期生长极快,但迟熟低糖;Q157、Q96的综合表现最差。并对参试品种的利用意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26个引进甘蔗品种(系)第一年新植和第二年宿根试验的蔗茎产量、含糖量等重要性状采用裂区试验统计模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在品种间、年份间,以及品种与年份互作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参试品种中,Q141、95 H4035、Q135和Q170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与ROC16差异不明显,前者12月甘蔗蔗糖分比ROC16高0.08%,而后三者则分别较ROC16低0.36% ~0.88%:其余品种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0.
粤引8号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从美国引进选育的特早熟高糖、高产、多抗甘蔗品种.该品种萌芽较好,分蘖力强,前期生长较快,植株高大,中茎,有效茎数多,宿根性好,丰产潜力大,前期糖分高,适合糖厂早期开榨.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引8号平均蔗茎产量101.0t/hm2,含糖量15.00t/hm2,11月甘蔗蔗糖分达14.38%,11月~次年2月蔗糖分平均为14.87%,产量和糖分明显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