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灰葡萄孢菌丝发育和菌核形成时期的RNA-seq数据,挑选出在这2个时期表达量差异较大的基因BC1G__03293进行基因功能的研究。结果发现,BC1G__03293在菌核发育时期表达明显上调,表达量比菌丝生长时期上调了70倍以上。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229个氨基酸,N端包含信号肽,但不含有任何已知保守结构域。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得到了BC1G__03293的敲除转化子ΔBC1G__03293-2和ΔBC1G__03293-4,并运用农杆菌转化技术得到了互补转化子ΔBC1G__03293-2-C2和ΔBC1G__03293-2-C3。BC1G__03293基因敲除后生长、致病及菌核形成等表型无明显变化,但敲除转化子的分生孢子产量显著下降,仅为野生型菌株B05.10分生孢子产量的45%,并且BC1G__03293基因互补可使敲除转化子的产孢量得到明显恢复。结果说明BC1G__03293基因与灰葡萄孢的分生孢子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14个主要产区9个不同种类柑橘果实采后病害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和病害鉴定,结果发现:采后病害种类主要为青绿霉病、酸腐病、蒂腐病、炭疽病和黑腐病,尤其以青绿霉病为主;不同种类柑橘的主要病害类型不同,青绿霉病在宽皮类柑橘中发生频率较高,而酸腐病为脐橙的主要病害;贮藏2个月的病害发生率与采前1周雨日密切相关,因此认为晴天采收有利于降低采后病害的发生。同时,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柑橘品种依据其主要病害类型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采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草莓褐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柯赫氏法和ITS DNA序列分析对草莓褐斑病的病原进行确认和鉴定。结果表明:草莓褐斑病病原在病叶及PDA培养基上均可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球形、黑色,分生孢子梗瓶梗状,具分枝;分生孢子卵圆形至纺锤形、透明、单细胞,大小为(5.7~7.3)mm×(2.0~3.0)mm;根据病菌形态,确定该病原菌为昏暗拟茎点霉Phomopsis obscurans(Ellis Everh.)B.Sutton。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30℃,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为6,光照对菌丝生长和产孢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期的柑橘果实中真菌种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采后真菌病害发生普遍,对柑橘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柑橘体内存在丰富的真菌类群,为了了解柑橘成熟和衰老过程中果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变化动态,本论文通过MiSeq技术解读真菌ITS区域序列,分别对生长期、成熟期和贮藏期的晚蜜一号果实的果皮和果肉的内生真菌种类进行了分析。发现相比于果肉,果皮中真菌在目和属水平的多样性更为丰富,而成熟期果肉中真菌种类多于果皮。不同生长阶段的两种组织中优势的真菌属也不同,果皮在生长期以Medicopsis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占绝对优势,成熟期为刺盘孢属,贮藏期以葡萄孢属(Botrytis)、Erythrobasidium和Strelitziana较为常见;而果肉中生长期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约占1/4,成熟期半数以上为葡萄孢属,及至贮藏期约90%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其中链格孢属约占2/3。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如枝孢菌属(Cladosporium)、巨座壳属(Magnaporthe)、核盘菌属(Sclerotinia)、葡萄孢属(Botrytis)、白粉菌属(Erysiphe)、青霉属(Penicill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镰孢霉属(Fusarium)等在果肉中的数量高于果皮。果肉中存在较大数量的常见植物病原真菌,不同属真菌在不同样品中呈不同的变化动态,暗示采后病变是多种真菌交互作用的结果,采后病害的防治可以提前至开花期。  相似文献   
5.
 柑橘生长中后期、运输和贮藏期间由真菌危害造成的烂果现象十分普遍。2016年对采集自江西赣州果园的柑橘病果进行了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和病原菌鉴定,明确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进一步发现该病菌可以侵染苹果枝干和果实,引起腐烂。这是首次关于B. dothidea侵染柑橘果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桃流胶病是桃树栽培中的常见病害,该病发生原因复杂,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本研究从健康桃树叶片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内生细菌J5,J5对桃流胶病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JMB-122菌株有较强拮抗作用。结合16S r DNA鉴定、磷脂脂肪酸鉴定以及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分析结果将J5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进一步研究发现J5可在桃树内定殖且存活至少2年以上。离体致病力测定表明J5定殖或其发酵滤液处理的桃树枝条在接种JMB-122后产生的病斑长度均较对照的小。J5定殖的桃树枝条接种7 d后病斑长度为14.0 mm,而对照枝条接种后病斑长度达到32.5 mm,表明内生细菌J5能有效抑制桃树流胶病的发生,在防治上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盾壳霉是核盘菌的重寄生真菌,在菌核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生防潜力。为了明确盾壳霉与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料混合施用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盾壳霉对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的敏感性。结果发现,低浓度的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1.5和7.5 mg/mL)对盾壳霉菌丝生长、菌落及菌丝尖端形态和分生孢子萌发等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的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对盾壳霉生长和孢子萌发有一定影响,在饱和浓度(560 mg/mL)条件下的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24 h盾壳霉孢子的萌发率为0.83%,然而在96 h时萌发率可达到95%;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对盾壳霉产孢和寄生致腐菌核的能力无明显影响,寄生菌核30 d后,致腐指数均在5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生产中,盾壳霉可以与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料混合施用,达到轻简化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根肿菌侵染拟南芥后期寄主代谢的生物标志物,将罹患根肿病的油菜根切块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较为纯化的、单一的根肿菌接种体,与拟南芥种子在1/2MS培养基上共培养,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根肿菌侵染后期拟南芥根部代谢物差异。组织培养结果表明,根肿菌可以在愈伤组织中生长和繁殖;共培养结果显示45d后拟南芥侧根尖端肿大,显微观察显示根肿菌能完成侵染循环;代谢组数据PCA和PLS-D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接种根肿菌)和对照组(未接种根肿菌)明显分离;OPLSDA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重要的差异代谢物包括油菜素内酯、类黄酮、木质素、萜类、甾体皂苷和磷脂等物质。提示这些物质可能在根肿菌侵染后期时拟南芥与根肿菌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真菌病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及品质。本研究评估了两株哈茨木霉菌株3S1-13和4S2-46对纹枯病生防潜力及其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生效果。研究表明两株哈茨木霉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不产生分生孢子,但在含有1%酵母粉的PDA上能恢复产分生孢子的能力。菌株3S1-13和4S2-46发酵液对茄丝核菌的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具有防治水稻纹枯病潜力,且发酵液防效显著高于孢子液的防效。菌株3S1-13和4S2-46发酵液处理后的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根系、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显示出有利于促进种子发芽与生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株哈茨木霉菌株发酵液不仅可以用于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而且可以促进水稻种子发芽及生长,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采后腐烂给柑橘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2018年从陕西城固采集的温州蜜柑发病果实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和病原菌鉴定,证实获得的菌株CBS1可以通过伤口侵染温州蜜柑、椪柑、沃柑和伦晚脐橙果实,引起果实腐烂。基于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将菌株CBS1鉴定为Rhizopus stolonifer,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这是我国R. stolonifer侵染柑橘果实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