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7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13篇
  45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人和动物引起的一种散发性、热性、溶血性的严重传染类疾病。该病具有流行广、易感染动物多、主要呈隐性感染等特点。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贫血、黄染、结膜潮红、体温升高,也能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表现不同的症状,造成家畜体质虚弱、繁殖力下降、饲料报酬低、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文章综述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方法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明确化控处理时期对玉米冠层、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2017和2018年在吉林省西部开展2年大田试验,供试品种为‘富民985’,2年均喷施乙烯利类型的化控试剂;其中2017年种植密度为7万和9万株/hm~2,在8和10叶期(T(8+10))、8和16叶期(T(8+16))分别进行化控处理;2018年在8叶期(T(8))、8和16叶期(T(8+16))、16叶期(T(16))分别进行化控处理,种植密度为6和9万株/hm~2。结果表明:1)玉米增密后,倒伏率增加;化控处理可缩短植株节间长,降低株高和穗位高,降低倒伏率,其中T(8+16)处理最为显著;2)化控处理后穗位以上叶片叶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其中T(8+16)处理能够降低15%以上,从而提高透光率,利于下层叶片进行光合作用;3)化控处理增加玉米根系投影面积和最大扩展宽度,降低顶部夹角,使根系更加平展,增强抗倒伏能力,其中T(8+16)处理效果较为理想;4)T(8+16)处理能增加玉米产量,其中2017年T(8+16)处理与CK相比增加6.5%的产量。所以在玉米群体结构建成的8~9和15~16叶期,运用乙烯利类型化控试剂2次,能够改善穗上群体结构,增强茎秆和根系的抗倒伏能力,维持后期群体结构物质生产能力,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3.
花期前后高温对玉米花粉发育及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花期不同梯度高温对玉米开花特性和花粉活力的影响,以热敏感基因型玉米品种‘驻玉309’为试验材料,于花期(吐丝前8d~吐丝后8d)进行不同程度高温(31、34和37℃)处理,测定受精结实率、雄穗性状、开花时间、花粉活力及花粉超显微结构,分析生育期前后的高温对受精结实、开花特性及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玉米受精结实率,对抽雄吐丝间隔期无显著影响,但盛花期提前;极端高温则导致玉米抽雄期显著提前、开花期和盛花期延后,抽雄吐丝间隔期延长;花期高温使花粉粒形态皱缩、萌发孔内陷,显著降低花粉活力,且温度越高,花粉活力降低幅度越大。因此,花期前后高温通过影响玉米影响雄穗开花特性、延长抽雄吐丝间隔期、影响花粉粒形态、降低花粉活力,从而降低玉米的小花受精率和籽粒结实率。  相似文献   
4.
玉米受精及子粒发育早期是决定穗粒数及粒重的重要时期,也是对环境变化相对较敏感的阶段。受精极核需要经历游离核、细胞化和细胞分化3个阶段形成胚乳,受精卵同样需要一系列的分裂分化形成最终的胚。玉米受精前极易遭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性器官发育不正常,影响花粉或花丝活力间接影响玉米受精过程。受精过程中的环境胁迫会通过阻碍花粉与花丝的识别、减缓花粉管在花丝中的延伸速率影响受精过程。子粒发育早期主要是受精极核分裂分化形成胚乳、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胚的过程,该阶段遭受环境胁迫下,胚乳细胞分裂受阻影响子粒库容。研究表明,逆境胁迫条件下,玉米的受精及子粒早期发育过程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以及激素的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AHP方法的农业用水资源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用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对指导进行合理开发、有效调控和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沧州地区的农业用水资源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农业用水资源综合评价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转化.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用水资源综合状况不好(G=2.42),表现在水资源先天不足,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G1=1,供水G2=4.33).加上用水水平不高(G3=3),环境和效益比较差(G4=1.33).  相似文献   
6.
实行季节性梯度农用水价对农业节水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价格调控对农业用水资源的配置作用出发,分析了目前农业节水中的水价问题,得出农用水将普遍收费的必然趋势。重点提出了季节性梯度农用水价的概念并对其含义进行了深入说明。最后通过在“冬小麦节水高产省肥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实例研究,认为季节性梯度农用水价对农业节约用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中国传统农学和西方近代农学的哲学基础、方法论及它们各自的不足。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阐释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和范畴,以朴素的系统、整体观察为特征。西方近代农学则以还原论为基础,以实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系统科学是20世纪兴起的联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门横断性学科,是探索整体、演化及其复杂性的科学。现代农学研究应引入系统科学的哲理观和方法论,对于融合中国传统农学与西方近代农学、发展现代农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优化水肥和传统水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优化水肥条件下,冬小麦生育进程与传统水肥一致,株高、单位面积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与传统水肥差异不明显,物质生产结构优于传统水肥处理,主茎上四叶总叶面积略有减少,其基部节间长度明显缩短,穗下节间增长,穗数略微增加,穗粒数减少,收获时千粒重优势显著,最终产量略高于传统水肥。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施氮量对后茬冬小麦土壤氮素供应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小麦施氮144 kg/hm2的基础上,研究了夏玉米4个施氮量(0,90,180,270和360 kg/hm2)对后茬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无机氮供应以及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玉米不施氮(简称不施氮)相比,玉米施氮(简称施氮)0~20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在冬小麦生长期间显著增加,自冬小麦拔节起,0~40,0~130和0~200 cm 3层深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随着玉米施氮量(简称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递增;与冬小麦播种时相比,不施氮0~130 cm土壤无机氮减少156 kg/hm2,施氮90 kg/hm2该层土壤无机氮富积41 kg/hm2,且富积量随着施氮量继续增加而递增;随着施氮量增加,冬小麦收获时的植株吸氮量和子粒氮素积累量均增加;当施氮量低于180 kg/hm2时,植物氮素积累量在不同施氮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当施氮量低于270 kg/hm2时,不同施氮量的子粒氮素积累量差异不明显。在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子粒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递增,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室内和田间试验表明:麦秸的水浸提物对玉米的胚芽和胚根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作用。小麦-玉米轮作区免耕覆盖的土壤中可以检测到4种酚酸:阿魏酸、香草酸、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它们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2~4.94)×10-5,(5.72~7.54)×10-5,(3.05~5.38)×10-5和(3.93~5.20)×10-5mol/L。它们在土壤中下降的速度很慢。室内检测阿魏酸、香草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抑制玉米的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其抑制根伸长10%的浓度(ED10)分别是1.14,3.57和6.30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