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西藏七个地区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流行和分布情况,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来自西藏七个地区的30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IBR抗体、抗原检测,并用SPSS 19.0软件对七个地区IBR抗体、抗原阳性率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西藏七个地区牦牛IBR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1.00%(33/300),其中日喀则市和林芝市最高,均为17.78%(8/45);其次是拉萨市,为13.33%(4/30);那曲市为11.11%(5/45)、阿里地区为8.89%(4/45)、昌都市为2.22%(1/45);山南市最低,为0(0/45)。而牦牛IBR平均抗原阳性率为10.00%(30/300),其中日喀则市最高,为20.00%(9/45);其次是拉萨市,为16.67%(5/30);林芝市为15.56%(7/45)、那曲市为8.89%(4/45)、阿里地区为4.44%(2/45)、昌都市为4.44%(2/45)、山南市为2.22%(1/45)。日喀则市和林芝市IBR抗体阳性率与昌都市、山南市差异显著(P0.05),拉萨市与山南市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地市间IBR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日喀则市IBR血清抗原阳性率与阿里地区、昌都市和山南市差异显著(P0.05),拉萨市牦牛IBR血清抗原阳性率与山南市差异显著(P0.05)。说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已经感染西藏牦牛群,且在流行和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日喀则市、林芝市、拉萨市相比其他地区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引起西藏牦牛常发多发肺炎的细菌病原体,采集145份西藏牦牛鼻腔粘液,通过病原分离培养、菌落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等方法进行细菌检测;通过OD630和pH变化对分离株进行生长曲线测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145份牦牛鼻腔粘液中分离得到10株牛支原体;分离株菌落形态和生化试验结果均符合牛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通过PCR分别扩增得到238 bp的uvrC特异性基因与1 500 bp 16S rRNA基因。10株分离株间的uvrC特异性基因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均与国际标准株PG45有高度同源性,uvrC特异性基因序列和16S rRNA基因序列与国际标准株PG45的同源性分别为98.4%~100%和99.1%~99.9%。生长曲线测定表明,分离株在PPLO培养基中培养24 h内为迟缓期,培养42 h后开始进入稳定期,78 h后开始进入衰亡期;3个分离株培养物的平均pH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不断降低,其中24~42 h期间pH下降最快,随后下降速度减慢,至78 h后几乎不再变化。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和林可胺类等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强力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或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牛抗病基因与其自身的抗病性和免疫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研究相关抗病基因对提高牛自身免疫能力和选育优良后代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atual resistant macrophage protein 1,Nramp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flnan binding lectin,MBL)、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及干扰素基因(interferon,IFN)与牛某些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是否可用于后代育种的分子标记,如MHC与奶牛的乳房炎密切相关;牛TLR4基因的外显子1760 C>T突变中的CC基因型可作为奶牛乳房炎抗性筛选中的分子标记等。笔者认为研究这些抗病基因可更深层次了解牛的抗病机制,同时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分子标记、基因工程等,可更好的选育出抗病后代,抗病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将是未来研究抗病性和免疫能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牦牛主产区巴氏杆菌流行病学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牦牛主产区巴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2017年采集的896头份牦牛血清进行了Pm抗体检测。结果表明:Pm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5.74%(141/896),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地区Pm阳性率分别为12.50%、17.13%、12.91%和23.95%;小牦牛、适配期牦牛和大于6岁牦牛P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67%、16.50%和14.23%;雄性牦牛和雌性牦牛的抗体阳性率为16.51%和15.02%。通过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该地区巴氏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是否接种疫苗和地区有关。说明巴氏杆菌对该地区的牦牛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现状,2019—2020年在牦牛养殖较为集中的5个乡镇,采集存栏2 000头以上的2个养殖场以及存栏30头以上的56个牧户未免疫牦牛血清1 124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牛巴氏杆菌血清抗体检测,并使用R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饲养方式牦牛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个体阳性率为11.57%(130/1124),群体阳性率为89.66%(52/58);养殖场牦牛个体阳性率(12.96%)与牧户(10.92%)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公牦牛个体阳性率(10.07%)与母牦牛(12.45%)无统计学差异(P 0.05);3岁以下牦牛个体阳性率(5.08%)与6岁以上牦牛(22.81%)有统计学差异(P 0.01,OR=5.52)。结果表明,巴氏杆菌病在该县牦牛群中流行普遍,无养殖模式和性别差异,但老龄牦牛感染率较高。结果提示,当雄县需要加强牦牛饲养管理和巴氏杆菌疫苗免疫,及时淘汰老龄牦牛。  相似文献   
6.
西藏牦牛牛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近年来西藏各地牦牛牛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017年采集的436份牦牛血清进行了牛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平均阳性率为46.10%(201/436),其中林芝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2.96%(17/27);昌都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6.81%(44/94);拉萨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5.26%(21/38);日喀则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7.83%(44/92);阿里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5.43%(51/92);那曲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5.64%(20/78);山南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6.67%(4/15)。七个地区中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林芝(62.96%)、阿里(55.43%)、拉萨(55.26%)、日喀则(47.83%)、昌都(46.81%%)、山南(26.67%)、那曲(25.64%)。结果表明,目前西藏牦牛牛支原体感染状况不容乐观,且各地之间感染率有较大差异,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牛抗病基因与其自身的抗病性和免疫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研究相关抗病基因对提高牛自身免疫能力和选育优良后代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atual resistant macrophage protein 1,Nramp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flnan binding lectin,MBL)、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及干扰素基因(interferon,IFN)与牛某些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是否可用于后代育种的分子标记,如MHC与奶牛的乳房炎密切相关;牛TLR4基因的外显子1760CT突变中的CC基因型可作为奶牛乳房炎抗性筛选中的分子标记等。笔者认为研究这些抗病基因可更深层次了解牛的抗病机制,同时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分子标记、基因工程等,可更好的选育出抗病后代,抗病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将是未来研究抗病性和免疫能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西藏地区棘球蚴病流行情况,查找引起棘球蚴病高发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防控建议,以期为今后西藏全面开展棘球蚴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藏东地区藏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感染状况并分析其风险因素,试验从林芝、昌都两市103个藏猪养殖场(户)随机采集588份藏猪血清,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同时开展风险因素问卷调查,通过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藏东地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群体阳性率为84.47%(87/103),个体阳性...  相似文献   
10.
为分离西藏牦牛源地衣芽孢杆菌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今后开发相关益生菌及其制剂奠定基础,采集西藏牦牛粪便,从粪便中分离培养、纯化病原菌,通过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RNA PCR扩增、同源性分析、进化树构建等对分离株进行鉴定且对分离株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从样品中分离到3株地衣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分别命名为XZ-1,XZ-2,XZ-3。3株分离株生化检测结果一致:可分解甘露醇、淀粉、阿拉伯糖,可还原硝酸盐,V-P试验呈阳性,不能水解明胶,不能产生红色吲哚。分离株16S rRNA 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长度为1 500 bp左右。3株分离株之间同源性为96.0%~99.9%,与地衣芽孢杆菌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8.3%~100%;3株分离株与地衣芽孢杆菌处于同一支,而与链球菌其他种属芽孢杆菌处于不同分支。分离株XZ-1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对林可霉素中度敏感,对头孢曲松、四环素、红霉素、恩诺沙星、氯霉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敏感;分离株XZ-2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林可霉素耐药,对氯霉素中度敏感,对头孢曲松、红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敏感;分离株X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