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为了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根际土壤中重金属铅(Pb)化学赋存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b处理水平(0、300、600mg/kg)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Glomus mosseae对旱稻(OryzalsativaL.)根际Pb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接种处理下,旱稻根系侵染率以及根外菌丝量随着土壤Pb含量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处理显著提高Pb处理下根际pH;300mg/kgPb处理下,接种显著增加土壤球囊霉素含量,600mg/kgPb处理下,接种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球囊霉素含量(P<0.05);在Pb处理下,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处理显著提高可交换态Pb含量,显著降低了碳酸盐结合态以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含量,却显著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Pb含量(P<0.05)。[结论]这说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改变旱稻根际土壤中Pb的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2.
林爱军  王凤花  谢文娟  董芬  王春艳  魏连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40-21742,21847
介绍了土壤中铜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包括Cu污染对植物、植物群落、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土壤Cu污染引起的植物毒性受到土壤中Cu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因此在评价土壤Cu污染的环境风险时应充分考虑土壤中Cu的生物可利用性,在土壤中Cu的生物可利用性、植物个体影响和群落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3.
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根际Pb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根际土壤中重金属铅(Pb)化学赋存形态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b处理水平(0,300,600 mg/kg)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 Glomus mosseae对旱稻(Oryzal Sativa L.)根际Pb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处理下,旱稻根系侵染率以及根外菌丝量随着土壤Pb含量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处理显著提高Pb处理下根际pH;300 mg/kg Pb处理下,接种显著增加土壤球囊霉素含量,600 mg/kg Pb处理下,接种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球囊霉素含量(P<0.05);在Pb处理下,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处理显著提高可交换态Pb含量,显著降低了碳酸盐结合态以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含量,却显著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Pb含量(P<0.05)。这说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改变旱稻根际土壤中Pb的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4.
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及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振荡平衡法和室内培养法分别研究了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规律。结果表明,二甲戊乐灵在棕壤中容易被吸附,且解吸困难,其吸附属于物理性吸附。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其在灭菌土壤中降解速率很慢。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对其降解速率有一定影响。30%FC下二甲戊乐灵在灭菌及未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2.4d和162.2d;75%FC下的灭菌土壤中半衰期为97.63d,是其在未灭菌土壤中半衰期35.36d的2.76倍;在120%FC下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7.74d,是其在未灭菌土壤中半衰期31.80d的2.76倍。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药混剂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农药混剂发展很快的原因,介绍了我国农药混剂的现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农药混剂中仍以杀虫混剂为主,占57.07%,但较以往有所下降,除草混剂发展较书,另一个趋势是出现杀虫杀菌混剂,指出了我国混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丛枝菌根真菌对Cu、Pb处理下旱稻氧化胁迫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Cu、Pb处理下旱稻氧化胁迫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以旱稻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土壤Cu浓度(0、100、200 mg/kg)、Pb浓度(0、300、600 mg/kg)处理下旱稻地上部分生理抗性影响。[结果]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处理抑制100 mg/kg Cu、300 mg/kg Pb处理下POD、CAT以及SOD活性,但是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200 mg/kg Cu处理下,接种处理抑制SOD活性却提高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600 mg/kg Pb处理接种处理下SOD、POD活性与未接种处理无显著区别,但是显著抑制CAT活性以及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以上结果说明,在不同的Cu、Pb浓度处理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体内的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影响不同,因而对于重金属引起的旱稻地上部分氧化胁迫的影响程度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植物根际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多环芳烃(PAHs)累积已经引起了土壤污染并已经成为影响人体健康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在土壤环境中,植物根际过程是土壤多环芳烃消除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对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进行了叙述,并对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生物降解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土壤根际降解在土壤多环芳烃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和多环芳烃在根际降解中的限制因素,指出提高土壤多环芳烃修复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提高土壤多环芳烃的生活可利用性,最后对环芳烃在根际降解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肥水平下接种丛枝菌根菌(Arbuscular mycorrizal fungi,AMF)对玉米修复芘污染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磷水平为20和80 mg/kg条件下,50 mg/kg芘处理土壤中丛枝菌根菌能够正常侵染玉米根系,侵染率没有显著变化;土壤芘污染对玉米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缺磷土壤中施磷能够缓解土壤芘对玉米生长的抑制作用。培养60 d后,高磷(80 mg/kg)和低磷(20 mg/kg)条件下,玉米接种AMF处理土壤芘残留浓度分别比相应的不接种处理降低了38%和35%,比相应无玉米的对照处理降低了53%和58%。表明玉米接种混合AMF能够显著降低土壤芘残留浓度,促进土壤芘的去除。与P 20 mg/kg处理相比,P 80 mg/kg处理玉米接种及不接种AMF的土壤芘残留浓度分别降低了16%和19%,表明缺磷土壤中施磷对玉米及菌根玉米去除土壤芘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土壤微生物碳量与土壤芘的去除率显著正相关,接种AMF和P 80 mg/kg处理均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碳量,因此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可能是其促进土壤芘的去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域河流中硝酸盐来源,本研究收集了我国42个流域旱季、雨季的NO3--N浓度数据,以及δ15N-NO3和δ18O-NO3的特征值,并开展整合分析。结果表明,旱季河流的NO3--N、NH4+-N和Cl-浓度均显著高于雨季(P<0.05),其反应比lnR分别为0.20、0.54和0.14。整合分析表明,雨季河流中硝酸盐主要来自氮肥(相对比率RR=0.81),而旱季硝酸盐主要来自污水和粪便(RR=1.04)。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域河流硝酸盐的来源差异显著,其中城市用地主要受污水与粪便影响(RR=1.10),农业用地雨季受氮肥源(RR=0.77)、土壤氮源(RR=0.86)和污水与粪便源(RR=0.94)的共同影响。农业城市混合用地具有城市和农业用地的特征,旱季和雨季分别受污水粪便源(RR=1.23)和氮肥源(RR=0.58)的影响,而农林用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本研究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域河流硝酸盐溯源提供了方向,为河流硝酸盐污染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