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75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47篇
  41篇
综合类   548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72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杜仲叶水提物对湘西土鸡生长发育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300只湘西土杂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将杜仲叶水提物分别按照0.05%、0.1%、0.15%、0.2%的比例分别添加到试验组日粮中,试验共42 d,按每21 d为1个试验周期对湘西土鸡进行免疫器官称重和免疫蛋白含量测定,以明确杜仲叶水提物对湘西土鸡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V)相比,添加0.15%处理组的土杂鸡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13.14%(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2.97%(P<0.05)|处理组土杂鸡的法氏囊和胸腺指标伴随杜仲叶提取物投放量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P<0.05),脾脏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0.1%的杜仲叶水提物对法氏囊指标影响最大((P<0.05)),而0.15%的杜仲水提物对胸腺指标的影响最大(P<0.05)。(3)不同处理组土杂鸡血清中的IgA、IgM没有明显变化(P>0.05)。第21天0.15%处理组的土杂鸡血清IgG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0.05%和0.1%处理组土杂鸡的IgG浓度次之(P<0.05)|但在第42天时,0.05%和0.1%处理组土杂鸡血清中IgG浓度相比对照组均有所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0.15%处理组的土杂鸡血清中IgG达到峰值(P<0.05)。添加0.20%处理组土杂鸡血清中IgG浓度在整个试验周期表现出浓度下降的现象(P<0.05)。此试验结果说明,0.15%杜仲叶水提物能促进湘西土鸡的生长发育,并能提高其免疫功能。 [关键词]杜仲叶水提物|湘西土鸡|免疫器官|免疫蛋白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用肥技术以及不同加工烘干温度,考察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复合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浙贝母的产量最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处理的贝母在60、90 ℃烘干温度下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农户常规处理90 ℃烘干不合格,其他肥料处理的贝母在试验烘干温度下均合格。由此可知,大量使用氮素等复合肥及鸡粪等可显著提升产量,但高产的浙贝母质量容易达不到药典标准。烘干温度是影响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烘干温度升高,浙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处理增多。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绒毛白蜡种质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试验选取50份绒毛白蜡种质,采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利用筛选出的9对Eco RⅠ/MseⅠ引物对绒毛白蜡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50个绒毛白蜡种质共扩增出18 451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7 301条,多态位点百分率高达93.7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29,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为0.30;各种质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458~0.741,当相似系数为0.62时,UPGMA分析将50个无性系分成9组,显示出绒毛白蜡种质资源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丰富。本研究为绒毛白蜡种质鉴定及资源保护提供分子证据,也为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及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机设备的推广使用,是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关键,也为减轻农民劳作压力、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扶持下,农民购机热情高涨,但是也发现部分农村由于宣传不到位、农机推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农机推广工作面临重重阻力。因此,有必要通过探究完善农机推广的可行性路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设计法分别用乙醇回流法和冷浸法提取胜红蓟黄酮类物质,以芦丁为对照作标准曲线,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考察提取的胜红蓟总黄酮的量,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冷浸法A2B3C1D2,即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24 h,提取次数为1次,料液比为1:30。  相似文献   
6.
<正>蔬菜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确保四季蔬菜的均衡供应,促进师宗县"菜篮子"工程的健康发展,改变现有蔬菜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技术水平低、经营粗放等现状,是创建高效农业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7.
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定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构建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分析鸡肉中沙门菌的消长变化规律,明确关键风险防控点,采用2015年部分肉鸡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监测和调研数据,构建以烫煺后为评估过程起点,包括净膛、清洗预冷和分割传送的模块化过程风险评估模型,以不同分布描述各变量,并通过@RISK软件模拟运行。结果显示,通过构建的模型模拟屠宰加工后终端鸡肉产品中的沙门菌污染量,90%的可能分布在0~9MPN之间,而依据实际监测数据换算为5.3 MPN,说明模型可信。根据过程中各环节的模拟数据,分析了肉鸡携带的沙门菌消长变化,发现预冷后沙门菌污染总量明显下降,但分割传送后污染总量又有所回升。通过拟合的相关系数分析,明确了传送带上的沙门菌是影响终端鸡肉沙门菌污染的最关键风险点。本研究构建的肉鸡屠宰加工全过程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可为肉鸡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的卫生监管和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季节对报春苣苔属植物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为其今后组培苗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17种报春苣台属植物的组培生根苗为材料,研究季节对移栽成活的影响,分析不同物种间在同一季节的移栽成活差异以及同一物种在4个不同季节的移栽成活差异。大部分种类在春季移栽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成活率最高与最低的种类为三苞报春苣苔和粗茎报春苣苔,成活率分别为100.0%、51.3%;适宜春季移栽的种类是:贵港报春苣苔、硬叶报春苣苔、永福报春苣苔、紫花报春苣苔、三苞报春苣苔、阳朔小花苣苔、褐纹报春苣苔、柳江报春苣苔、尖萼报春苣苔、大根报春苣苔。17个种类在夏季移栽具有较低的成活率;成活率最高与最低的种类为大根报春苣苔和漓江报春苣苔,成活率分别为68.7%、15.3%。在17个种类中,超过一半的种类在秋季、冬季移栽具有较高的成活率。秋季移栽成活率最高为桂海报春苣苔、那坡报春苣苔,均为100.0%,成活率最低为褐纹报春苣苔,为20.0%;适宜秋季移栽的种类是:桂海报春苣苔、粗茎报春苣苔、那坡报春苣苔。冬季移栽以冬花报春苣苔的成活率最高,为100.0%,永福报春苣苔的成活率最低,为32.7%;适宜冬季移栽的种类是:桂中报春苣苔、紫萼报春苣苔、冬花报春苣苔、漓江报春苣苔。17个种类的移栽季节以春季的最好,夏季最差,秋季和冬季介于春季和夏季之间。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移栽成活率不同,不同种类其适宜移栽的季节不同,应根据季节移栽合适的种类以保证其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