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大瑶山山脉野生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特征,本研究测定了来自大瑶山29份茶树单株的19项生化指标.其中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等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儿茶素、生物碱等组成,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氨基酸组成.对主要生化成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瑶山野生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地域独特性,并从中筛选出了一批特异资源,如高氨基酸(>4.00%)资源9份、高咖啡碱(>5.00%)资源23份、高EGCG(>10%)3份.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不同的品种通过不同的杀青方法研究绿碎茶的品质。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试品种加工成绿碎荼,其品质和生化成分相差甚远,其中金萱的感官品质较优,而岭头单枞的生化成分含量较高;不同杀青工艺对生化成分无明显影响,而微波杀青茶的感官品质优于炒青及蒸青绿碎茶。  相似文献   
3.
微波固样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不同微波固样工艺以常规蒸汽固样为对照进行了研究比较,认为用微波火Ⅳ3min(加盖)固样→摊凉→微波火Ⅰ连续8min(敞开)烘至八成千→烘箱烘至足干的方法可替代常规蒸汽固样,特别适合茶树育种单株早期鉴定时样品总数多、单个样品量少的固样。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优质绿茶新品种,以薮北种(♀)×优混(♂)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早生优质高产绿茶新品种“玉绿”.经多年品比试验、省级区试和多点试种,结果表明,“玉绿”为早芽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对照)相当;产量高,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均高于对照;适制绿茶,成品茶、汤色和叶底具有明显的“三绿”特征;抗寒性、抗旱性较强,均超过对照,抗瘿螨与对照相当.“玉绿”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5.
超微绿茶粉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炒青绿茶制成超微茶粉后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以及他们在贮藏过程中四种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叶绿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分别设常温、低温以及真空三种贮藏条件。通过对三种贮藏条件下各自生化成分变化的比较筛选出适宜的贮藏条件。绿茶适宜于真空条件,超微茶粉适宜于低温条件。这一结果说明茶叶商品包装中放置除氧剂以及采取其他措施(真空、充氮)去除氧气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系统研究了茉莉花双瓣品种的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观察结果表明 :茉莉花双瓣品种药壁发育为基本型 ,中层在小孢子减数分裂时期逐渐解体 ,绒毡层是异型细胞绒毡层 ,解体迟 ,不利于小孢子发育 ,药室内壁纤维层加厚不明显。小孢子从减数分裂中期 开始走向败育 ,胞质分裂为同时型 ,正常四分体为正四面体形。雄配子体发育大多不正常 ,其发育早期有花粉管萌发的异常现象。空瘪、异形花粉多 ,正常与不正常比例为 10 0∶ 32 4。成熟花粉粒为 2 -细胞型 ,具三个萌发孔。  相似文献   
7.
正英德种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朝。据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韶州植茶之地包括英德、曲江等。唐代,英德(时为浈阳县)南山风景区建有"煮茗台"一处;南山北宋《众乐亭记》摩崖石刻云:"刻绝壁间涵晖谷、凌烟嶂、飞霞岭、晞阳岛、煮茗台、寒翠亭,皆唐人遗迹"。南宋英州知县汪任曾以"煮美茗"为题写诗赞美"煮茗台":"石梯千级杖藜行,行到  相似文献   
8.
9.
<正>2012年至今,广西金秀县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金秀野生茶树资源调查及研究项目,对金秀县境内原生野生茶的资源、种类及性状进行系统研究。普查工作组在了解、收集古茶树、古茶园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深入金秀、长垌、罗香、大樟、六巷、忠良等8个乡镇及4个野生茶片区,实地察看野生茶生态环境、生长状况,测量、记录野生茶树数据,并进行了植物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主要生理活性研究,从野生茶树资源中选育了10余个优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混合花粉授粉茶树杂交F1代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FLP技术,使用E0/M0预扩引物及5对选扩引物(E41/M42,E41/M55,E42/M34,E43/M42,E44/M33),对以槠叶齐、福鼎大白茶、白毫早、龙井43为父本,湘波绿为母本的混合花粉授粉茶树杂交F1代79个单株进行分析.聚类结果将混合花粉授粉杂交的4个父本完全分开,其F1代79个单株分别归于4个父本所在的类群里;遗传距离为0.085~0.83,表明茶树是高度杂合的,混合花粉授粉杂交后代各单株间的遗传变异大;混合花粉授粉可以提高茶树杂交的可孕性,改变亲本间的亲和力;茶树混合花粉授粉杂交比单一父本杂交F1代的分离度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