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带有干湿网格技术的POM08模型,对汕头港海域的二维垂向平均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耦合二维物质输运方程,采用分担率法计算了该海域6个人海污染源的氮、磷营养盐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减排方案设计模拟。结果表明:水动力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在对汕头港6个污染源的氮、磷营养盐的总量控制中,应重点关注榕江、外沙河、梅溪和新津河各污染物的入海通量;整个汕头港海域氮污染较严重,现有监测质量已不满足规定的水质保护目标,需采取严格的削减措施;整个汕头港海域磷污染相对较轻,采取一定的减排措施可以达到规定的水质保护目标;对于无机氮,榕江至少要减排95%,外沙河减排65%,其余污染源减排90%或适当降低减排率,才能使整个汕头港海域无机氮浓度基本满足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对于活性磷酸盐,榕江至少要减排5%,梅溪、外沙河减排25%,其余污染源减排5%,才能使整个汕头港海域活性磷酸盐浓度基本满足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型模拟试验,研究采用“混凝过滤”方法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浇灌园林绿地后,对绿地植物生长及环境安全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生活污水经混凝过滤去除悬浮物后浇灌绿地,不但补充了水分,还为植物提供了一定的营养成分,使植物生长茂盛。生活污水经过80 cm厚的土壤层净化后,其悬浮物、氨氮、无机磷、有机物(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84%、97%、90%、68.7%,下渗水的浊度平均为0.5 NTU,氨氮、磷酸盐、有机物(CODCr)平均浓度分别为0.4 mg.L-1、0.06 mg.L-1、13.7 mg.L-1,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3.
海带对131I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海带对^131I的吸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带叶片在光照条件下,24小时内,对^131I的吸收量要比黑暗条件下高33%左右,这似乎说明海带对^131I的吸收与光合作用有关。海带不同部位的藻块对^131T的吸收能力,以梢部为最大,中部次之,基部最小。不同浓度的Pb、Cu和尿素对海带吸收^131I的能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及去除机理,分析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水体氮形态百分含量影响及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以实际工程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段污染水体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为依托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NH4+-N的去除率平均值为88.03%,显著高于对其他形态氮的去除率(P<0.05),具有最好的去除效应;对水体中总氮(TN)和可溶性总氮(DTN)的去除效应明显,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73.35%和77.67%。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对NH4+有一定的去除效应,出水NH4+浓度为7.72 mg·L-1。生态塘1对NH4+去除效应最好且具有稳定性,去除率为63.55%,出水NH4+浓度为2.19 mg·L-1。生态塘2处理后NO3--N、NO2--N和NH4+的出水浓度分别降至0.99、0.73 mg·L-1和0.58 mg·L-1。生态塘3对NO3--N的去除效应最好,NO3--N出水浓度为0.64 mg·L-1。在各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处理单元中,水体氮以可溶性无机氮(DIN)为主要存在形式。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生态塘1、生态塘3中的NH4+在DIN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2.51%、37.02%、37.88%。生态塘2中NO3--N在DIN中占比最高,为45.23%。各异位生态组合修复处理单元出水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和浊度)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悬浮污泥滤沉技术、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沉水植物直接吸收及植物增效作用实现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其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PMF和Pb同位素的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分布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阐明九龙江中下游沿岸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污染现状及来源,测定了该区域土壤中Cr、Ni、Cu、Zn、As、Cd、Pb的含量及Pb同位素比值。结果显示研究区域过去20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Cd增长幅度最大;空间上,除Cd外,不同功能区组间重金属差异显著,反映出研究区域受到了人为活动的显著影响,高Cd浓度现象可能是农业污染造成的一种普遍的共有现象;潜在危害指数评价法显示该区域大部分站点属于中等生态风险区域,主要贡献因子为Cd;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分析结果均显示土壤重金属主要来自5种污染源,PMF法得出这些污染源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工业源(26.3%)交通源(23.2%)自然源(22.0%)农业源(16.2%)其他混合源(12.0%);三端源混合模型结合Pb同位素示踪法得到交通源、燃煤和工业源对九龙江土壤中重金属Pb的贡献率分别为57%、34%和9%。三种源解析方法所得结果吻合,三者均能较好地解析土壤中重金属,可以构成互补的多元源解析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活性炭和石英砂为微生物固定化材料,考察其在UASB系统中对COD的去除效果、体积负荷以及反应器的启动时间的影响,并与传统UASB反应器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第1—40 d有机负荷为0.075~0.208 kg/m3;第1—10 d厌氧流化床未流化,UASB柱(R0)、活性炭柱(R1)、石英砂柱(R2)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3.2%、13.7%和12.6%;厌氧流化床流化后,第11—30 d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3.6%、68.6%和51.9%,第31—40 d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3%、92.5%和92.3%,第41—47 d负荷提升为0.300~0.833 kg/m3,R0反应器对废水COD的平均去除率稳步上升为88.2%,R1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5.0%,R2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2.3%;新型反应器的启动时间比传统UASB反应器缩短了10 d,启动时间缩短了29.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