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设施蔬菜在蔬菜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分析武汉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尾菜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宣传、建立尾菜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制订扶持政策、建立长效机制的发展对策,为有效开展设施蔬菜尾菜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在0~50 cm土层均高于中稻单作模式,其中在25~50 cm土层中土壤AWCD值达到显著差异。0~25 cm土层,相对于中稻单作模式,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Mc Intosh指数显著增加,且其微生物对胺类和酸类的利用率显著提高;而25~50 cm土层,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均显著高于中稻单作模式,其土壤微生物对糖类、醇类和酸类的利用率较中稻单作模式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碳源利用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为糖类和酸类。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25~50 cm土层显著低于中稻单作模式,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中稻单作模式分别下降了41.8%和34.8%,0~25 cm土层不同模式的土壤养分无显著差异。由上可知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以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尤其对底层土壤的影响尤为显著,但降低了底层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3.
在湖北省浠水县通过大田小区试验,针对水稻品种新两优223作再生稻栽培开展了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研究,基本查明了该品种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规律,种植该品种N、P_2O_5、K_2O的两季推荐总施用量分别为275、95、27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用于液体肥料的堆肥浸提液提取工艺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堆肥浸提液是一种很好的液体肥料和生防剂。为了获得用于液体肥料的堆肥浸提液提取工艺参数,以腐熟猪粪堆肥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水和0.5 mol/L硫酸钾溶液为浸提剂,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不同浸提比例(分别为1:10、1:8、1:6.67、1:5和1:4)和浸提时间(12~144 h)对堆肥浸提液中可提取的主要速效养分含量和可浸提主要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水作为提取剂时,最适工艺参数是通气良好,浸提比例1:5,提取时间72 h;用0.5 mol/L硫酸钾溶液提取时,最适工艺参数是通气良好,浸提比例1:5,提取时间36 h。说明水和0.5 mol/L硫酸钾溶液作提取剂,在常温下采用合适的提取比例和提取时间都能获得较好的养分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喷清水)相比,各个配方的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蕹菜的产量,其中以在氮、钾、镁固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2和1/4浓度微量元素的配方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达52.5%,且该处理蕹菜的维生素C含量也最高;2)就蕹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而言,以在氮、钾、镁一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1和1/4微量元素与添加活性物质2和1/4微量元素的2个配方的效果最好,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3)在氮、钾、镁一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1和1/2微量元素与添加活性物质2和1/2微量元素的2个配方对提高蕹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效果最好,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还发现,活性物质2比活性物质1对提高蕹菜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猪粪堆肥提取液对棉花生长和养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猪粪堆肥提取液的促生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分别浇施以0.5 mol·L-1硫酸钾和水为浸提剂提取的猪粪堆肥提取液(分别简称为K和W)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K和W能显著增加棉花植株的株高、果枝数、蕾数、棉铃数.籽棉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CK)增加了2.30倍和1.86倍,但是K和W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棉花现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植株生物量分别比CK增加了71.4%和52.9%、114.2%和83.5%、106.1%和90.5%,氮磷钾累积量与CK比较显著增加.K处理的棉花在现蕾期和花铃期的植株干重显著高于W处理.(3)从现蕾期到吐絮期,棉花植株功能叶硝酸还原酶活性随之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却随之降低.与CK比较,施用K和W能显著增加不同时期棉花植株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花铃期K处理的功能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W处理.K处理和W处理的棉花功能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CK增加了1.24倍和3.01倍(现蕾期)、59.1%和40.0%(花铃期).(4)施用两种猪粪堆肥提取液,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增加棉花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猪粪堆肥提取液能明显改善棉花植株的生长发育,显著增加棉花产量,可以作为优质有机液体肥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来凤县凤头姜最佳施氮量及优化施肥对凤头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凤头姜产量、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以450~495 kg/hm2施氮量为最佳。不同施氮量对凤头姜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增加施氮量却降低了氮肥偏生产力。与常规施肥(CF)相比,专用肥(SF)和缓控释肥(SRF)处理凤头姜产量分别增加了25.23%和13.96%,专用肥能够获得更高的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较常规施肥而言,专用肥处理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19.33%、62.58%和25.23%,而缓控释肥处理则分别增加了13.33%、34.66%和13.96%。  相似文献   
8.
佀国涵  徐大兵  王毅  赵书军  谭军  彭五星 《土壤》2016,48(4):714-719
利用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酸性黄棕壤酸性、交换性能以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连年施用有机肥以及配施石灰和白云石粉均能显著降低土壤中交换性酸和交换性Al~(3+)的含量,提高土壤pH,且不同施肥结构对修复黄棕壤酸性的效果为有机肥配施石灰有机肥配施白云石粉有机肥;连年施用有机肥以及配施石灰主要提高了土壤中交换性Ca~(2+)含量,而配施白云石粉则主要提高了土壤中交换性Mg~(2+)含量;有机肥配施石灰和白云石粉均降低了土壤中真菌的数量,但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真菌比、放线菌/真菌比以及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了烟叶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9.
绿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佀国涵  王瑞  袁家富  谭军  熊又升  徐大兵  赵书军 《土壤》2013,45(6):1070-1075
土壤微生物群落被认为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指示着土壤质量的变化。本研究利用 3 年定位试验,通过测定磷脂脂肪酸(PLFAs)的含量,分析了连年绿肥和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明显地提高了土壤中 PLFAs 的种类和总量;在绿肥和化肥配施处理中,当翻压 15 000 kg/hm2 绿肥的基础上施用大于 85% 常规化肥时,明显提高了土壤中细菌、AM 真菌及微生物总的 PLFAs 含量;而当化肥的施用量减至常规施肥 70% 时,对土壤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 PLFAs 含量的积累产生不利影响。从不同处理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可知,不同绿肥和化肥配施比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有明显影响。经相关性分析表明,PLFA 分析方法和氯仿熏蒸法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与革兰氏阴性菌的 PLFAs 含量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真菌PLFAs 含量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在江汉平原稻虾共作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3种新型肥料对直播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新型包膜氮钾复合肥,在一次性施肥条件下,随包膜肥所占比例的下降,水稻的产量表现出下降趋势,所有包膜肥处理相对于推荐施肥对照均未表现出明显增产效果,且在水稻生长中后期表现出缺氮症状;对于沃农生物有机肥,在化肥氮减少2.5%~6.3%、化肥钾减少35.4%~72.9%的条件下,相对于推荐施肥处理水稻增产2.1%~3.5%,且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来实现的;对于PPF菌肥,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