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2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青蛤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生态与繁殖习性 1.生态习性 青蛤(Cyclina sinensis)为帘蛤科双壳底栖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泥砂质的潮间带,以高潮区的下部为多。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季节及底质有关,幼苗在表层0.5cm左右,2~3龄可埋栖6~8cm,大个体甚至深达15cm;炎夏或严冬栖息较深;含砂量大的底质,埋栖较浅。迁移性很小。  相似文献   
2.
青蛤生境及生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于业绍 《水产学报》1995,19(3):276-279
青蛤生境及生长HABITATANDGROWTHOFCLAM(CYCLINASINENSISGMELIN)¥YuYeshaoandWangHui(EastChinaSea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ASF,Shanghai20...  相似文献   
3.
青蛤Cyclinasinensis(Gmelin)俗称黑蛤、圆蛤、铁蛤、牛眼蛤、墨蛤、石头螺等 ,在我国沿海都有分布。有关青蛤繁殖和生长的研究 ,孙晋廷和关福田[1 ] ,曾志南和李复雪[2 ] ,于业绍等[3] ,于业绍和王慧[4] ,于业绍和周琳[5] 先后都有过报导。在浙江省玉环县沿海 ,进行海涂埕田养殖和池塘育肥 ,以及养殖环境和青蛤体内的细菌分析等研究还属首次 ,本文阐述该项试验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区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的玉环县 ,北纬 2 8°1′~ 2 8°9′ ,东经 1 2 1°3′~ 1 2 1°3 2′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具有明…  相似文献   
4.
<正> 青蛤(Cyclina sinensis)是我国南北沿海习见的经济贝类。它具有适应性强、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等优点,是深受国内外欢迎的水产品种。进行青蛤胚胎发育和生态习性的研究,对青蛤的人工育苗和青蛤资源繁殖保护都有其现实意义。1987年7~8月,我们在江苏省启东县鱼虾场做了不同海水比重对青蛤受精、胚胎发育及淡水对 D 型幼体的影响试验,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利用盐场原有设施进行青蛤增养殖技术研究,并对青蛤生长,幼苗放养季节,规格,密度等做了系统研究。增殖试验在一号水库内进行,分两个试验区,382.6公顷为资源繁殖保护区;84.1公顷为移苗增殖区,经过二年多实施,资源繁殖保护区资源量将增9.1倍,净增959.3吨;移苗增殖区资源量净增8.7倍,净增资源量270.7吨,总效益732万元。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在大规格青蛤苗种培育过程中,放养方式、密度、底质、饵料等因素与青蛤稚贝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规格为10~300万粒/kg的青蛤苗,在底质适宜的池塘、海涂进行培养,都能获得很好效果,培养3~11个月,稚贝可增重几十倍或上百倍;在水温实验中,8~33℃的范围内稚贝存活率为100%,33℃时稚贝的壳长增长率最大,达175%;在海水比重实验中,海水比重为1.015~1.020两组生长最好,壳长增长率分别达89%、96%;饵料实验中得出投喂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櫣eueriLemmermann)培养青蛤稚贝效果最好,其次是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ParkOA 3011)和绿色巴夫藻(PavlovaviridisTseng,Chenetzhangsp.nov.);在不同底质培养中,青蛤苗种存活率都是100%,其中以泥砂质的底质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文蛤(Meretrix meretrix)资源的繁殖保护、合理利用和增、养殖的研究,已引起沿海各省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研究文蛤幼体阶段的生态习性对人工育苗生产及对自然海区资源的繁殖保护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曾报道过自然条件下温度和比重对文蛤幼体生长发育和变态的影响,但由于条件有限,当时未能找出适温范围。为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文蛤这一阶段的生态习性并弥补上述缺陷。我们于1981年7月在如  相似文献   
8.
青蛤工厂化育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对青蛤人工育苗中催产、幼虫培育及稚贝的附着与培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工催产率达95%以上,受精率80%以上,孵化率87-89%,附着率达64%左右,在105.61m^3水体的室 内育苗池内,培育出壳长223-428μm稚贝169889.42万粒,单位水体育苗量168.87万粒/m^3。经土池培养出壳长3-6mm稚贝3878.45万粒,成活率达22.83%。  相似文献   
9.
单细胞藻类饲养青蛤稚贝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试验以几种单细胞藻类为饵料,研究青蛤稚贝的生长和成活率。经21天饲养证明,小球藻、扁藻、三角褐指藻、底栖硅藻都是青蛤稚贝的适宜饵料,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其中又以投喂底栖硅藻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0.
青蛤人工育苗及增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青蛤Cyclina sinensis的室内人工催产、受精卵的孵化密度、幼虫培养密度、幼虫饵料及青蛤增养殖进行了研究。采用阴干、遮光和充气的方法对青蛤进行催产,成功率达95%;平均孵化率为88.6%;室内育苗中,幼虫培养密度控制在11 ̄16个/ml,幼虫变态后,减少培养密度,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幼虫的饵料以叉鞭金藻为主,混合投喂较单一投喂效果更好。在105.61m^3水体的室内育苗池内,培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