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
3.
4.
以腐熟发酵过的猪粪、牛粪、羊粪为材料,采用外源添加处理的方法,探讨不同用量动物粪便对茶树根际土壤酸度、微生物生物量及区系影响,以期为研究茶树根际土壤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动物粪便处理后,能有效调节茶树根际土壤的酸度;随着处理动物粪便用量的增加,茶树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呼吸强度、微生物生物量氮及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反硝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真菌数量则相反;不同动物粪以猪粪用量1.5 kg/m2,牛粪、羊粪用量2.0 kg/m2时对土壤微生物环境的改善程度最佳;不同粪便处理对茶树根际酸度的调节作用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最强时,以猪粪最高、羊粪次之、牛粪最低。上述结果表明动物粪便的使用能有效调节茶树根际土壤的酸化,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6.
草酸是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如核盘菌,灰葡萄孢等)的重要致病因子,这些草酸产生菌在侵染植物时,会分泌草酸来酸化寄主组织,使得病原真菌的细胞壁降解酶能更迅速地协同发挥作用,加速细胞的降解,而且草酸可夺取寄主细胞壁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结晶从而破坏寄主细胞壁。植物microRNA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各阶段的基因表达调控,在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植物microRNA芯片研究3周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在30 mmol/L草酸胁迫下microRNA的表达。获得3个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2988(Ptc-miR3911),miRNA-3090(Ath-miR858),miRNA-3131(Ppt-miR1211)。根据psRNATarget,对下调表达的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Ppt-miR1211的同源物,找到一个最匹配的靶mRNA是At5g35753;另一下调表达的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Ptc-miR3991(与Ath-miR399b同源)的同源物,对应的靶mRNA是一个泛素连接酶(At2g33770);上调表达的AthmiR858有4个靶mRNA,分别为At2g47460(AtMYB12)、At5g49330(AtMYB111)、At1g06180(AtMYB13)和At1g66230(AtMYB20)。草酸胁迫下,qRT-PCR对其中下调表达的两个Ppt-miR1211及Ptc-miR3991同源物的靶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表明,At5g35753及At2g33770在草酸胁迫2 h后被诱导表达,于12 h达到峰值,24 h后表达量下降;qRT-PCR还表明:在草酸胁迫1 h后,Ath-miR858确实被诱导表达,于12 h达到峰值,24 h后表达量下降,其靶基因MYB在草酸胁迫早期(2 h内)多数有下调的趋势,表明microRNA对其靶mRNA确有负调控。此外,还对Ath-miR858与Ath-miR399b的启动子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结果为microRNA在拟南芥抗草酸胁迫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多种真菌在致病过程中会分泌草酸,这些草酸产生菌寄主范围广,可以导致上百种植物病害,造成世界范围农作物的严重减产。草酸可以通过氧化与脱羧两种途径降解。该研究克隆了枯草芽孢杆菌的草酸脱羧酶基因Yvrk,并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浸花转化拟南芥,收获种子,用除草剂Basta筛选获得15株转基因植株,对其中的11个株系分别离体接种菌核病菌,24h后量病斑,发现有6株转基因植株的病斑显著小于野生型。PCR验证发现大部分转基因植株确有Yvrk的存在,实验结果说明草酸脱羧酶基因确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10.
以经紫外线灭活的真鲷(Pagrosomus major)精子作为异源精子,诱导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卵子进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通过静水压方法获得165个双单倍体作为实验材料.测量牙鲆身体纵轴6个生长相关性状(体长、头长、背鳍基长、腹鳍基长、尾柄长和尾长),并用SPSS 19.0对其进行正态分布及相关性分析.运用MapQTL4.0中多座位QTL 模型(MQM)对控制6个性状的QTL进行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6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并且相互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在全部24个连锁群上检测到22个控制相关性状的QTL,分布在10个连锁群上.其中与体长相关的QTL有4个,头长相关的QTL为3个,控制背鳍基长的QTL为4个,与腹鳍基长相关的QTL为3个,与尾柄长相关QTL 7个,控制尾长的QTL仅有1个.各QTLs的LOD 值在2.01~3.68之间,可解释3.7%~12.6%的表型变异.控制体长和尾长的 QTL存在共定位,控制体长的 QTL 还与控制背鳍基长及腹鳍基长的QTL存在共定位.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辅助育种和改良性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