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陆秀芬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10,(3)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理论,中国诗歌的创作是和鉴赏理论达成统一认识的,因此情景交融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审美取向,因而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样式。从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情与景物互动互应的审美观出发,中国诗歌形成了穷情写物、以秋为悲、乐景写哀、以情造景等相对固定的阐释模式。然而在探讨诗歌模式的同时,情景交融诗学理论的形成渊源和发展轨迹是值得关注的,它在中国诗歌创作进程中总结和推进了情景交融审美特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情景交融诗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物感、情、物感发、心、物交融、情景相兼、情景交融等发展阶段,这其间通过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使情景交融成为中国诗学重要的美学命题,也成为了诗歌创作中传统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2.
陆秀芬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6,5(4):258-261
1渔业的产出和效益并未与投入的增加同步提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渔业生产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集体积累。这两者是渔业投入的主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尚低的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工业不可能对农业实行大规模的反哺式投入。因此长期以来,政府对渔业的投入一直呈杯水车薪状态,资金问题一直成为困扰渔业生产发展的难题之一。改革(reform)开放以后,中国从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因此渔业的资金运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巨变,由原来单纯的政府职能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陆秀芬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1996,(4):258-261
1渔业的产出和效益并未与投入的增加同步提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渔业生产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集体积累。这两者是渔业投入的主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尚低的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工业不可能对农业实行大规模的反哺式投入。因此长期以来,政府对渔业的投入一直呈杯水车薪状态,资金问题一直成为困扰渔业生产发展的难题之一。改革(reform)开放以后,中国从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因此渔业的资金运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巨变,由原来单纯的政府职能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陆秀芬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3)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理论,中国诗歌的创作是和鉴赏理论达成统一认识的,因此情景交融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审美取向,因而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样式。从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情与景物互动互应的审美观出发,中国诗歌形成了穷情写物、以秋为悲、乐景写哀、以情造景等相对固定的阐释模式。然而在探讨诗歌模式的同时,情景交融诗学理论的形成渊源和发展轨迹是值得关注的,它在中国诗歌创作进程中总结和推进了情景交融审美特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情景交融诗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物感、情、物感发、心、物交融、情景相兼、情景交融等发展阶段,这其间通过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使情景交融成为中国诗学重要的美学命题,也成为了诗歌创作中传统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