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近海中国对虾种群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取自我国近海烟台、长岛、青岛、宁波等4个地方的20只中国对虾进行了种群内和种群间遗传差异分析。在使用的50个随机引物中,有9引物扩增出条带清晰的多态性片段。烟台、长岛、青岛、宁波等4个地理种群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154、0.0370、0.0462、0.0550,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793、0.1139、0.0988、0.1485、0.0880、0.1260。UPGMA和NJ法构建的种群间分子系统树基本一致,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这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全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卵黄发生前期的卵母细胞为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嗜碱性、无卵黄颗粒,与卵原细胞相比,内质网等细胞组分数量明显增多;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为大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中出现指滴和大量卵黄颗粒,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核糖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均参与卵黄合成,细胞核呈生发泡状,细胞表面形成微绒毛,卵周隙中出现致密颗粒物质,但未被卵母细胞吸收;卵 相似文献
3.
日本沼虾雄性生殖系统的研究——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日本沼虾的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端壶腹和雄性生殖孔组成。精巢外被一层结缔组织膜,内为许多生精小管,小管壁包括生精上皮和管壁上皮,生精上皮不断向管腔内增殖,形成不同发育阶段的雄性生殖细胞,输精管分为前输精管(细段)、中输精管(螺旋段)和后输精管(直段),其管壁均由高柱状上皮和矮柱状上皮构成,具有分泌功能;端壶腹壁肌肉层厚,其它结构与输精管壁相仿。精巢的发育季节性明显。 相似文献
4.
克氏原螯虾交配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对比行为实验方法研究了克氏原螯虾的交配行为。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交配过程可分为交配前期和交配期。在交配前期.雄虾表现出特有的交配前期行为;交配期包括钳夹、翻转、横跨、交尾和分离五个阶段。雌虾被雄虾钳住后表现顺从行为;而在对照组中的雌虾被同性钳住后却不表现顺从行为。雄虾之间的接触导致进攻行为。交配时雄虾横跨的步足均为右第5步足;雌虾在交配前勿需生殖蜕皮,交配的成败与雄虾接近雌虾的行为方式有关。且螯足较大的雄性个体交配成功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的形态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后期的性别分化过程。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雌雄个体在此过程中形态学变化差异显著,雌蟹最宽腹节由第一节逐渐向第五节转变,雄蟹则始终为第三节;雄蟹最长腹节长与背甲长的比率随背甲的增大而减小,而雌蟹则相反,其形态上的差异可作为区分幼蟹性别的直观依据。卵巢从发生到成熟,其颜色由透明、白色、浅咖啡色、豆沙色至深豆沙色转变;精巢的发生则早于卵巢,当卵巢仅为原始生殖细胞团时,精巢已初步具有完整的形态,并且精子出现的时间早于成熟期初级卵母细胞。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在精子发生和成熟期卵母细胞形成过程中,都存在多糖类物质积累的过程,同时卵母细胞还进行蛋白质的积累,并且蛋白质的积累早于多糖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用显微注射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金鱼受精卵中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显微注射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导入金鱼受精卵中,以期获得能发绿色荧光的金鱼。结果显示,在注射的3批金鱼受精卵中(第一批4310粒,第二批3952粒,第三批4056粒),分别孵出鱼苗543、282和266尾,出苗率为17.02%、12.53%和13.52%,其中表达绿色荧光的金鱼分别为23、24和18尾,表达率为4.24%、8.51%和6.77%。荧光表达检测发现,从肌肉效应期就开始检测得到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7.
虾蟹类性别决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性别决定(sex determination)涉及遗传、发育和进化等领域,开展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对认识人类性分化异常等多种与性别有关的疾病、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等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为生物进化的分析提供新的线索。在系统进化中,虾蟹类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与脊椎动物相比,其性别决定机制具有原始性、多样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深入研究其性别决定机制,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更具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又名万氏对虾和凡纳对虾,原产南美洲太平洋沿海,具有生长快、不易暴发疾病、含肉率高等许多养殖上的优点,为世界虾类养殖中的优良品种,我国于1988年7月从美国引进该品种,张伟权等「1993)对其繁殖生物学等方面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人工育苗的成功,为开展大规模养殖生产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南美白对虾染色体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人工养殖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基础理论资料。l材料与方法南美白对虾于1995年11月间采自江苏省大丰县特种水产养殖场,活体运输带回实验室后,暂养一段时间,选择活力强的… 相似文献
9.
在解剖镜和显微镜下对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根据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前溞状幼体期以及膜内溞状幼体期。日本沼虾卵裂属于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之间的过渡类型,无囊胚腔。3对附肢原基在前无节幼体期形成,胚胎在前溞状幼体期腹部开始分节,复眼色素也在前溞状幼体期出现,随后复眼色素区域逐渐增加,到膜内溞状幼体期孵化时复眼结构成熟。腹部分节和复眼色素的出现表明胚胎进入前溞状幼体期。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由于附肢的形成和分化,与前几个时期相比,胚胎发育的最后4个时期所持续的时间较长。研究亮点:针对日本沼虾胚胎无节幼体期和溞状幼体期划分目前存在的争议,通过胚胎外部形态与组织切片相结合的观察方法,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再研究,澄清了这两个时期的划分。同时,阐明日本沼虾卵裂类型,并分析了日本沼虾发育时间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锯缘青蟹Sox基因的PCR扩增(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RY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 chromosome)是人类及哺乳动物睾丸决定因子TDF(testisdetermining factor)的最佳候选基因。SRY蛋白含有204个氨基酸,其中1个约79个氨基酸区域即HMG盒(high mobility group box)是SRY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唯一功能区。由于SRY的发现,人们进而发现了1个庞大的与性别决定有关的SRY盒-Sox(SRY-related HMG box gene)基因家族。锯缘青蟹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蟹类之一,其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机制仍处于进化的早期阶段,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其性别决定机制尚不多见。通过采用PCR技术,以特异扩增人SRY基因HMG盒保守区的1对兼并引物,扩增了锯缘青蟹基因组的Sox基因。结果表明锯缘青蟹雌雄个体与人一样,均能扩增出1条大小约为216bp左右的基因片段,显示出该基因在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为探索锯缘青蟹的性别决定机制及Sox基因的进化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