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41
在我国北方旱作地区进行连续7a的玉米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的平均土壤体积质量虽较传统耕作高5%,但不会导致土壤严重压实,土壤含水率较传统耕作平均增加12%,深松地达20.7%,提高了土壤保蓄水能力,玉米产量平均增加13%,且成本降低,研制了不同的播种机防堵机构以及组合式限深切草器与双齿盘拨草配合防堵的2BMQF-4C型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和可调翼铲式深松机。 相似文献
2.
一沟双行小麦施肥播种单体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一年两熟灌溉区玉米覆盖地免耕播种小麦时播种机堵塞问题,设计研制了一沟双行小麦施肥播种单体,该单体1次作业可同时完成施1行肥和播2行小麦,进行小麦宽窄行机械化种植。田间试验以窄行距离分别为8 cm和10 cm的施肥播种单体与普通尖角开沟器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同一平均行距宽窄行种植的播种机通过性较均行距种植普通尖角开沟器播种机的好;窄行距离为10 cm的单体播深变异系数和行距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3%和5.6%;窄行距离为8 cm的单体牵引阻力和肥深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459.2 N和3.5%;确定优化的小麦宽窄行平均种植行距为20 cm,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解决了高覆盖量工作条件下播种机的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3.
4.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水稻肥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建立了氮、磷、钾因素与稻谷产量的三元二次、一元二次水稻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滇中广大紫色土区紫砂泥田的农业生产实际,得出水稻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5.13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15 kg/667 m2、氧化钾3.69 kg/667 m2,对应稻谷产量为586.0 kg/667 m2;最高施肥量为纯氮16.3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99 kg/667 m2、氧化钾8.92 kg/667 m2,对应稻谷产量608.6 kg/667 m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性炭及大孔树脂两种脱色工艺对美洲大蠊脱脂膏的脱色效果,对比两种脱色工艺的优缺点。[方法]美洲大蠊脱脂膏用活性炭和大孔树脂脱色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固体脱色物,然后通过考察收得率、脱色率、蛋白保留率及脱色的操作过程,比较两种脱色工艺的有缺点。[结果]两种方法均能用于脱色。从收得率及蛋白保留率看,大孔树脂优于活性炭;从脱色率及操作过程看,活性炭脱色优于大孔树脂。[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若试验所需成分以蛋白为主,可采用大孔树脂脱色;若所需成分不是以蛋白为主,则可采用活性炭脱色。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农业试验统计分析软件、扬州分析器(2.2)、Excel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的部分非典型性肥料效应方程推荐的施肥量出现异常偏大、偏低甚至负值,脱离当地生产实际的问题。该文应用概率理论的基本知识和频数的原理和方法,对油菜田间肥效试验数据应用频率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油菜优化施肥量产量为1732.4 kg/hm2,氮、磷、钾优化组合合范围分别为210.36~149.64、81.89~58.11、81.89~58.11 kg/hm2,与试验地(田)和当地生产实际相吻合。该研究是在频率分析的基础上,用加权平均方法,确定各种不同产量目标的生产因素组合,将其中产量高,出现频率大(稳产),用肥节省的组合作为优化生产措施,具有增加施肥决策信息量,减少或避免小概率事件的风险的优点。可解决肥效试验数据分析统计汇总应用扬州分析器(2.2)、Excel、DP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的部分非典型肥料效应函数推荐的施肥量和目标产量出现异常值,与当地生产实际不相符的问题。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经方差分析不显著的试验,能否应用该研究方法进行施肥决策,推荐氮、磷、钾肥料优化组合和优化施肥量产量,还需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通过试验和分析,认为旱地玉米免耕覆盖播机具备切草、入土、防堵、仿形和镇压性能。以2BQM-6型播种机为基础,在玉米整秆覆盖地上进行了5种装置的试验,研制出组合式限深刀切草器与行间压草轮配合防堵的免耕覆盖播种机,并分析了排堵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种防堵装置,所播玉米出苗率和长势优于传统方法,水分利用系数大,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旱地深松的影响范围、土壤体积密度的变化规律并确定深松周期,进行了可调翼深松铲正交试验和深松后效试验。结果表明,悬挂位置、翼板位置、入土角对松土深度有显著影响,深松影响的宽度范围为深度的2.2倍,深松后效果至少可以保持2a。分析了深松机组的入土性能,提出了保持麦地松后地表硬度一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2年初步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山西寿阳县年雨量、气温与蒸散量的分析,建立了保护性耕作土壤水分模型及其相关子模型。用此模型能预测特定地区作物各生长阶段的土壤含水量、任意年的降水量、任一天的平均气温和年蒸散量与径流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种耕作处理下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