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6篇
  11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浙江富阳金属冶炼厂周围水田土壤-水稻系统中As、Se含量特征。所采土壤样品中,As含量高于土壤环境质量一、二和三级标准的分别占总数的21.15%、9.62%和7.69%。该金属冶炼厂周围88.46%的土壤属于富Se土壤。足Se土壤占总样的5.77%,过量Se土壤占3.85%,高Se土壤占5.77%。水田土壤可能受与金属冶炼有关的点源污染影响。糙米的As、Se含量高于全国糙米As、Se背景值,可食部分As、Se浓度均未超过我国规定的水稻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作为水稻降Cd叶面调理剂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检测开花期叶面喷施一次GSH对水稻各器官Cd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并结合各元素在水稻不同器官中的分布情况,探究GSH抑制水稻体内Cd转运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开花期叶面喷施GSH可显著降低水稻籽粒中Cd含量,最高降幅可达76.5%,使稻米Cd含量由0.449 mg·kg-1降至我国食品安全标准(0.2 mg·kg-1)以内,并提高了稻米中K、Mg、Ca和Mn的含量。喷施GSH后水稻各营养器官的Cd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为68.8%~86.7%;同时,不同器官中K、Mg、Ca、Fe、Mn和Zn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不同相邻器官之间的元素转移系数显示,叶面喷施GSH分别提高了Cd和Zn从第二节间到穗下节的转移系数,增幅可达46.2%和134.4%,降低了Cd和Zn从穗下节到旗叶的转移系数,降幅分别为44.5%和32.2%,并降低了Cd从穗下节继续向上到穗颈的转运系数,降幅可达31.4%。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处理组水稻第二节及以上营养器官中,Zn含量与Cd含量相关系数最高,为0.809,为极强正相关(P<0.001)。由此可见,喷施GSH不但降低了水稻各器官中Cd含量,而且能够通过调控穗下节与其相连营养器官——穗颈、第二节间和旗叶之间的Cd转运,提高水稻自身主要Cd阻控器官——穗下节对Cd的拦截能力,进而抑制Cd向籽粒的转运和积累。同时,喷施GSH也提高了水稻穗下节对Zn的固定能力,改变了水稻不同营养器官中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其中Zn与Cd的相关性最高,并最终提高了稻米中K、Mg、Ca和Mn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大棚草莓斜纹夜蛾的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大棚草莓生长初期的重要害虫。为明确斜纹夜蛾在草莓上的时空动态,连片调查了草莓上低龄幼虫数、中高龄幼虫数、受害叶片数以及叶片受害率,利用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则和IwaoM-m的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龄幼虫呈明显的聚集分布,中高龄幼虫则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受害叶片和受害率呈明显的聚集分布;通过聚集均数(λ)判断低龄幼虫高密度时λ>2,聚集由于成虫产卵块、初孵幼虫成聚集危害引起;低龄幼虫低密度时λ<2,聚集由植株间距等影响初孵幼虫的扩散因子引起;中高龄幼虫呈随机分布的田块的λ<2。*  相似文献   
4.
船用柴油机的气缸盖固定螺栓,受柴油机工作时活塞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压缩和膨胀冲力,使柴油机完成其工作循环。一旦气缸螺栓损坏或断裂,轻则造成缸盖与缸套密封不严、气缸内燃油燃烧爆炸时漏气而烧毁气缸垫,从而导致气缸内压缩压力不足、功率下降、停车修理而影响生产;重则造成气缸盖碎裂,和进排气摇臂装置的损坏。因为气缸盖螺栓一般是一端旋入机体内,当个别螺栓断裂时由于其它缸盖螺栓受力不均甚至会把机体拉坏造成整机大修。遇有大风大浪的恶劣海况,停车修理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特别是中、大型柴油机,其气缸盖固定螺栓的材料、工艺及加工精度要求高,一般维修厂家很难配制,一旦损坏只好使船舶停港,影响了渔业生产。本文就其发生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淋洗修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从12种不同磷酸氨基酸盐中筛选出了淋洗效率较高且价格低廉的最佳淋洗剂[Gly][H2PO4],探究了淋洗时间、淋洗剂浓度、液土比和pH对淋洗效果的影响,并对淋洗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淋洗剂浓度为0.3 mol·L-1、液土比为4、淋洗时间为60 min时,淋洗剂[Gly][H2PO4]对C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55.4%。淋洗后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速效钾含量上升,土壤脱氢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在淋洗后第28 d时,两种酶的活性与原土相比,分别升高了61.3%和37.3%。在淋洗废液中添加Ca(OH)2,当其浓度为20 g·L-1时,废液中Cd去除率为96.57%,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排放要求(<0.1 mg·L-1)。因此,[Gly][H2PO4]可作为环境友好型淋洗剂用于Cd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田间条件下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吸收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4种钝化材料(赤泥、海泡石、钙镁磷肥和磷矿粉)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它们对玉米吸收镉与土壤有效态镉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海泡石外,施用其他3种钝化材料均能促进玉米生长,增加玉米叶、茎与籽粒的重量。4种钝化材料都能降低玉米对镉的吸收,其中:高量赤泥(用量1.5%)能明显降低玉米茎、叶片及籽粒中镉的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60.6%、33.6%与49.3%;高量钙镁磷肥(用量900kg·hm-2)明显降低玉米籽粒中镉含量,较对照降低57.4%。4种钝化剂明显降低土壤EDTA提取态镉、DGT提取态镉的含量。其中,高量海泡石处理的EDTA提取态镉含量最低,高量赤泥次之;高量赤泥处理的DGT提取态镉含量最低。本试验结果表明,1.5%用量的赤泥是最佳的功能钝化材料。  相似文献   
7.
考查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法对6类典型土壤中重金属Cr、Cu、Zn、As、Pb、Ni进行检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探究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在一定前处理条件下,PXRF法对6类土壤的检测精密度在0.14%~11.40%。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参考,PXRF法对其中5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准确度在75%~125%,基本可以满足土壤重金属快速检测要求,但是对于砖红壤中Cr和低浓度As的检测准确度较低,不能满足实验要求,有必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叶面喷施锌离子对水稻各器官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锌离子对稻米镉(Cd)积累特性的影响,在水稻开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ZnSO_4,对成熟期水稻各器官的Cd含量及其他必需元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Cd污染农田中,不同处理间晚稻各器官中的Cd含量明显高于早稻。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5 mmol·L~(-1)和10 mmol·L~(-1)ZnSO_4能够显著降低晚稻和早稻籽粒和穗轴以及穗下节中的Cd含量,籽粒中的Cd含量和穗下节以及倒二节中的Cd含量还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无论是对照还是各处理小区,晚稻和早稻穗下节中的Cd含量是穗轴和旗叶Cd含量的10倍左右,倒二节Cd含量是倒二节间中Cd含量的3倍左右。与此同时,喷施5 mmol·L~(-1)和10 mmol·L~(-1)的ZnSO_4使晚稻籽粒中的Zn含量分别增加13.81%和44.60%,早稻籽粒中的Zn含量分别增加39.02%和47.88%,但对籽粒中的Mg含量无显著影响。此外,喷施10 mmol·L~(-1)的ZnSO_4显著降低了早稻和晚稻籽粒中的K、Ca、Mn含量。由此可见,叶面喷施ZnSO_4主要通过提高Zn向籽粒的转运效率来抑制Cd由营养器官向穗轴及籽粒的转运,从而产生降Cd增Zn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化/稳定化技术具有快速、有效、经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危险废物的处理,但土壤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匮乏.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研究和应用的现状,概括了从实验室研究、现场试验到处理工程的流程,重点对常见固化系统、主要影响因素、处理效果评价、固化机理研究和修复工程的实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根系细胞抑制镉转运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镉是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最常见的元素,在酸性土壤中,镉能在水稻和蔬菜等作物根系中大量富集,并转运到地上部,其中可食部分的镉含量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安全。植物根系的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器对镉具有识别能力,能通过沉淀作用、络合作用和区域化作用等,把大量的镉固定在根系内,抑制其向地上部转运,从而保证地上部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本文综述了植物根系细胞各组分的控镉原理,为发掘优异的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