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25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ord软件是我们在日常办公和教育教学中最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之一,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有些小问题不大,但是如果解决不了的话,使用起来会很不方便,笔者将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加以总结,希望能对使用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3.
一、经营机制的创新。可供选择的路子是广泛推行股份制。通过股份制的组织制度和特有的运行机制,形成对企业行为的合理约束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长期发展目标对企业整体行为的作用力,克服行为的短期化倾向,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行为和长期发展。 二、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乡村企业选送青年工人进大中专院校深造,到科研单位和先进企业培训;或聘请科研人员或  相似文献   
4.
在调研建平县深井镇设施农业的基础上,介绍了深井草莓产业特点、种植模式等发展现状,分析了深井草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养护土壤、提高种苗质量、优化品种布局、病虫害生态防控、挖掘产业特色、强化品牌宣传、加大政策扶持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草莓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繁殖力是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泌乳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猪场规模化壮大的基础。对于中小规模猪场,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数量越多,猪群分摊的养殖成本则越低,猪场的养殖效益才可增加,母猪繁殖力的提高是养猪效益提升的重要途径。该文首先从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个体因素和营养因素4个方面分析中小规模猪场母猪繁殖力低的原因,然后提出环境控制、强化管理、择优选育、营养调控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提升母猪繁殖力,为改善和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根区一次施氮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效果和原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我国水稻氮肥施用量大,农民习惯氮肥表面撒施,氮肥通过氨挥发以及径流等途径损失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流转迅速,省时省力、节肥高效的施肥方式亟待探索和推广。大田条件下,在环太湖水稻高施氮区,比较常规氮肥用量下(225 kg/hm2)的农民习惯分次施用(40%︰30%︰30%分次施用)与根区一次施用(偏根系5 cm,土表下10 cm穴施)两种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种植水稻的前提下,习惯施氮处理表层土壤NH_4~+-N最高,自表层向下逐渐降低,各层养分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根区一次施氮可显著提高施肥点周围土壤中的NH_4~+-N含量及其贮存时间,施肥后30,60和90 d,根区施氮处理NH_4~+-N最高值分别达到542.6、412.1和39.8 mg/kg。且根区一次施氮处理施肥点周围土壤高NH_4~+-N含量至少可保持60 d。种植水稻后,相对习惯分次施氮而言,根区一次施氮显著提高水稻分蘖数、各器官的氮含量、氮积累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根区一次施氮处理水稻氮积累量高达196.7 kg/hm2,相对习惯施氮增加34.9%。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达到59.8%(差值法)和42.5%(15N标记法),相对习惯施肥分别增加22.6和30.6个百分点。肥料氮损失由分次施用的73.0%下降到29.7%。根区一次施氮显著增加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贮存时间,降低肥料养分损失的风险,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是一种节肥高效的施肥方式,值得进一步研发施肥机械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生物降解地膜在大田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在新疆石河子设置生物降解地膜(biodegradable mulch film,BD)和普通地膜(common mulch,PE)棉田覆盖处理,研究滴灌条件下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程度及其对棉田土壤温度、棉花郁闭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BD覆盖60 d后膜面开始降解,至棉花收获降解率为75.71%,PE全生育期未降解,地膜质量正常损耗4.70%;在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及吐絮期4个时期中,BD土壤温度分别比PE土壤温度低1.80、2.32、2.26、0.91℃。BD和PE覆膜58 d时郁闭度没有差异,并同时于覆膜87 d时完成封行,但BD郁闭度增长速度比PE快6.36%。BD株高、果枝台数、单铃质量均较PE减少,但单株有效铃数较PE高0.1个。BD较PE减产55.8 kg/hm~2,棉花纤维品质没有差异,净收入减少1 012元/hm~2。在生产中,BD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普通地膜进行推广使用,改善残膜污染问题,但仍需在价格和功能上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
江正平  刘晓伟  粱晓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34-17636,17685
从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和分类入手,分析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现状,显示出农村地区电力、通讯设施还未全面普及;文化教育设施严重落后;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不足。指出了公共物品的合理供给模式:政府在投资资金量大、事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公共物品供给上保持主导地位;小型的便于操作和供给的准公共物品和边缘化公共物品可以在政府的指导框架下,引入多元的供给主体。根据此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地方财政体系;积极鼓励农村广大村民参与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积极性,使得供给具有针对性;极力打造农村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确保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活化磷矿粉部分替代磷酸一铵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活化磷矿粉能部分替代磷酸一铵,活化磷矿粉与磷酸一铵(纯磷量)为1∶1左右时效果基本与磷酸一铵相同,1∶1时效果优于磷酸一铵,且延长磷素释放周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当地主栽品种及引进品种的对比试验得出,鲁单981、富农1号、鲁单6003号、金穗8号等4个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好、产量较高,有较好的推广价值,适宜甘肃省陇东旱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