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叶提取物中的黄酮、多酚、总萜及其含量;采用DPPH和FRAP法检测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泌法研究其止咳祛痰活性,并分析其成分与抗氧化、止咳祛痰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种枇杷叶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黄酮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三萜酸,多糖抗氧化活性较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黄酮和多酚含量显著相关;6种提取物均具有止咳祛痰活性,黄酮和三萜酸的效果相近,多糖较差,成分含量与活性相关性分析显示,黄酮能减少咳嗽次数,总萜能延长咳嗽潜伏期,且有一定的祛痰作用。枇杷叶中黄酮、多酚可能是抗氧化的重要成分,黄酮与止咳祛痰活性相关,通过精制富集有效成分,能提高相关活性。  相似文献   
2.
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植被的1.6 hm2样地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构成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优势科是樟科、壳斗科、木兰科、紫金牛科和山茶科等;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地理性质;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建群树种多,且部分不同的建群种间可组合构成不同的群丛,群落类型呈现多样化;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外貌以单叶、革质、全缘和中小型叶为主的常绿中、小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植物在物种组成数量、科属分布区类型和生活型谱以及叶的性质特征等方面具有中亚热带南部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冬青属苦丁茶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邱丰艳  王小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50-10352
介绍了冬青属苦丁茶原植物的种类,从其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降压作用、降脂减肥作用、抗炎杀菌作用、抗生育作用、抗氧化作用、单体化合物的药理等多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3种可食性复合涂膜剂对杭晚蜜柚柚瓣进行涂膜保鲜,同时以不做任何处理的柚瓣为对照,研究常温货架期间蜜柚柚瓣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VC含量、乙醇含量、粒化指数、硬度、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涂膜能减少货架期间蜜柚柚瓣的水分损失,抑制VC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延缓粒化发生,延长货架期。其中,以葡甘聚糖复合膜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茶树连续种植后对茶树根际土壤生理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植茶年限4、9、30 a的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为材料,探讨植茶年限与土壤自毒潜力、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长,茶树根际土壤对受体莴苣、白菜、萝卜根长的抑制率呈现显著性上升。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蛋白酶、蔗糖酶、脲酶活性随着植茶年限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多酚氧化酶及纤维素酶的活性呈上升趋势。BIOLOG ECO生态板法结果表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长,土壤微生物对羧酸类、酚酸类、脂肪酸类及氨基酸和胺类碳源的利用率呈显著增长,糖类碳源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贡献率为44.29%的主成分1是羧酸类、酚酸类和脂肪酸类物质,贡献率为13.47%的主成分3是含氮物质,而贡献率为42.24%的主成分2是糖类碳源。上述结果表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长,土壤中酸类物质不断积累促使酸化程度加重,与抗氧化和营养循环相关的土壤酶活性降低,导致土壤养分循环能力下降,好酸性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与功能单一化,土壤自毒潜力不断加剧,不利于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湿度对动物粪便腐熟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以猪粪、牛粪、羊粪为材料,分析不同湿度对动物粪便腐熟程度影响。结果表明,猪粪、牛粪、羊粪湿度在65%、75%、75%时腐熟程度最佳。其次,理论上,当猪粪、羊粪和牛粪分别腐熟53.25天、53天和53.25天时,种子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0.52、0.55和0.62。综上,本研究发现猪粪发酵速度最快,羊粪次之,牛粪最慢,而羊粪腐熟后的肥料最有利于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茶渣的综合利用,分析了不同种类速溶茶茶叶原料与茶渣中的主要成分及金属离子含量。理化指标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茶叶相比,不同种类速溶茶茶叶茶渣中的粗蛋白、纤维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5.77%~38.56%、32.57%~58.54%,而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下降了61.55%~70.79%、47.72%~56.72%。品质指标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茶叶相比,不同种类速溶茶茶叶茶渣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含量的下降率分别在58.34%~67.93%、46.95%~61.05%、49.33%~58.09%范围内。金属离子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茶叶相比,不同种类茶叶茶渣中的金属离子铅、铜、砷、镉含量有所下降,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速溶茶制作后的茶渣中依然含有较多的有益成分,特别是粗蛋白和纤维素,同时也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研究结果为后续茶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移动袋装多菌复合固态发酵富硒豆粕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选用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4种菌株,通过移动袋装固态发酵技术复合发酵富硒豆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品质检验。结果表明,豆粕富硒发酵的最优菌株配比为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2∶1∶2∶2;亚硒酸钠、豆粕、菌液接种量为影响发酵过程中重要的3个因素,其最佳配比为亚硒酸钠19.43 mg/kg、豆粕91.38%、菌液接种量11.62%,经验证试验,在该条件下有机硒转化率能达到55.48%;富硒豆粕发酵产品经检验,其直观评价、有机硒含量、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符合国家《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豆粕经多菌株联合富硒发酵,其产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优质的富硒菌制剂和功能性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9.
土壤酸度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茶树根际土壤酸度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树龄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树龄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p H值、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茶树根际土壤的p H值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茶树根际土壤共检测到20个PLFAs,其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的个数分别为15、2、2、1;其中,细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及总体标记性PLFAs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真菌PLFAs总量则相反,且不同树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茶树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总量的荧光定量PCR结果验证了上述PLFAs测定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的PLFAs主要划分成2大成分,即主成分1和主成分2,贡献率分别为73.06%和25.51%,而与主成分1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PLFAs主要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原生动物,而与主成分2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主要为细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土壤酸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的微生物PLFAs标记11个,包含细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而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的微生物PLFAs标记6个,包含细菌和真菌。综上表明,土壤酸化程度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而增强,酸化可能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研究为退化茶园的修复及其酸化土壤的改良,进而保证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