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8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川紫薯1号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移栽期、移栽密度、复合肥施用量对川紫薯1号的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栽培因素对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大小均表现为移栽密度移栽期复合肥施用量。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大于3万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25日至6月6日移栽,移栽密度6.43万~7.44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518.76~764.96 kg/hm~2;商品薯率大于92.50%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14—23日移栽,移栽密度4.98万~5.94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597.80~772.55 kg/hm~2;干物质率大于27.50%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10—18日移栽,移栽密度6.06万~7.00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411.51~616.42 kg/hm~2。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设置传统水培(CK)、安装加热棒(T1)及安装加热棒和保温棚(T2)3个处理,研究不同加温措施对马铃薯试管苗水培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气温较低的冬季,通过在传统水培设施上安装加热棒和覆盖保温棚,可使水培苗床水温保持在15~22℃,使水培苗较传统方法提早生根6.4 d,提早出苗13d,同时有利于形成壮苗,其根长、茎粗、株高、叶片数和鲜重等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在水培苗扦插后42 d,当CK处理刚上到雾培阶段时,T1处理单株结薯数已达1.70颗,T2处理已达3.57颗。因此,水培加温处理有利于组培苗提前扦插,培养健壮水培苗,并提早雾培苗结薯,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四川省平丘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冬春季低温冻害显著降低马铃薯产量。本研究在四川省平丘区多地调查了低温冻害下冬、春马铃薯的受害情况,并针对当前苗情状况,分地区、分播种季节提出田间应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川芋1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2015年通过四川省审定。为了促进推广,介绍了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魔芋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魔芋种芋带病、种植管理粗放、病虫害预防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魔芋抗病种植综合管理技术,以促进魔芋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构成因子影响的研究,探讨了通过调控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方式实现不同品种丰产高效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均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播期以10/15~10/22最为适宜,播种密度以120万/km2~240万/km2为宜,氮肥运筹方式以N210(3:5:2)最好,其次为N210(5:5)。保证供试小麦品种实现9000kg/hm2产量的高产途径为主茎和分蘖并重,适宜的产量结构为:4:4:4,即亩有效穗数39.4~44.4万,穗粒数35.3~40.0,千粒重40.2~45.8g。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行距及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条件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a b)、光合速率(Pn)、及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光化学的最大效率、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前期和中期对旗叶光合参数影响较大,后期影响减小。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大穗型品种在灌浆前期受高温胁迫影响最大,而多穗型品种则在灌浆中期。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可以降低高温天气对花后旗叶光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四川省西昌市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白萝卜(Raphanus sativus)--大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娃娃菜(Brassica rapa pekinensis)间套作带状种植模式与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或马铃薯净作方式单位面积产值分析比较。研究表明:间套作带状种植模式的作物有效生育期全年延长63~90 d,耕地复种指数提高100%,增加产值5060.38元/667m2~5933.68元/667m2,增幅达363%~1143%。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耕地产出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探索出新模式,在四川西昌市低中山山地、中山山地区域可优先适度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构成因子影响的研究,探讨了通过调控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方式实现不同品种丰产高效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均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播期以10/15 ̄10/22最为适宜,播种密度以120万/km2 ̄240万/km2为宜,氮肥运筹方式以N210(3:5:2)最好,其次为N210(5:5)。保证供试小麦品种实现9000kg/hm2产量的高产途径为主茎和分蘖并重,适宜的产量结构为:4:4:4,即亩有效穗数39.4 ̄44.4万,穗粒数35.3 ̄40.0,千粒重40.2 ̄45.8g。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新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丰富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提高旱地种植效益,以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为对照,在川东北丘陵区旱地设置“春马铃薯/玉米/甘薯”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2种新模式,观测其周年原粮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2年平均值上,“春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的原粮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其总产值和纯收益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高52.16%和53.25%,且其劳动净产率比对照高14.85%;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的原粮产量和总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但其纯收益和劳动净产率分别较对照低20.32%和17.07%。2个新模式的物质费用收益率和成本收益率均低于对照。综合比较,“春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可作为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的替代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