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菊花‘神马’和‘黄绣球’的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基因型及激素组合对不定芽分化、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分化培养基为:‘神马’:MS+6-BA 1 mg/L+NAA 0.1 mg/L;‘黄绣球:’MS+6-BA 2 mg/L+NAA 0.1 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神马:’MS+6-BA 1 mg/L+NAA 0.2 mg/L;‘黄绣球:’MS+6-BA 1 mg/L+NAA 0.5 mg/L。两者的最适生根培养基都为:1/2MS+NAA 0.2 mg/L。  相似文献   
2.
洋桔梗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洋桔梗高效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可行的操作程序。[方法]以国外进口的洋桔梗F1代种子(品种名称为Polestar yellow)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单芽增殖、无菌苗生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6-BA和IBA组合对洋桔梗叶片不定芽的诱导效果较6-BA和NAA组合好,叶片最佳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0.6 mg/L+IBA0.04 mg/L,1个月内正常芽平均分化数为8.3;最佳的单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0.8 mg/L+NAA0.04 mg/L,1个月内正常芽的增殖倍数为7.4;无菌苗在含有IBA0.25 mg/L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率、平均每苗的根数均最大。[结论]该结果为洋桔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8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沟施方法研究了8种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3%氟虫腈颗粒剂0.1kga.i./hm^2,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2.25kga.i./hm^2,3%呋喃丹颗粒剂1.8kga.i./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效均超过80%,10%二嗪磷颗粒剂3.0kga.i./hm^2,3%氯唑磷颗粒剂2.7kga.i./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效均低于65%。  相似文献   
4.
大棚五彩椒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大棚育苗,盐渍化土壤绿色修复,连作土壤绿色消毒,深沟高畦单株单行定植,病毒病全生育期绿色防控等措施,可使五彩椒病毒病的发病率降至10% 以下,比露地栽培提早上市30 d(天),产量提高25% 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制备30%乙氧氟草醚.乙草胺水乳剂产品的方法。[方法]以乙氧氟草醚、乙草胺、乳化剂、溶剂、抗冻剂、消泡剂等为主要原料,对30%乙氧氟草醚.乙草胺水乳剂的制备方法及配方中各组分的最佳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水乳剂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评价。[结果]30%乙氧氟草醚.乙草胺水乳剂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5.0%乙氧氟草醚,25.0%乙草胺,15.0%200#溶剂油,5.2%S-80乳化剂,2.8%602#乳化剂,4.0%乙二醇,0.3%消泡剂,自来水补足100%。经测试,所得制剂外观、分散性、乳液稳定性、热储析水率及分解率等均符合水乳剂标准。[结论]30%乙氧氟草醚.乙草胺水乳剂加工工艺较简单,性能稳定,质量可靠,且毒性低,贮运及使用安全,与环境相容性好,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特丁硫磷颗粒剂为对照,进行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甘蔗松蔸时施用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2.0~3.0kg ai·ha^-1,药后60、90d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均超过75%,与对照药剂5%特丁硫磷颗粒剂3.0kg ai·ha^-1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中建议结合新植蔗播种、宿根蔗松蔸时使用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推荐使用剂量为2.0-3.0kg ai·ha^-1。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9个市县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鉴定75份辣椒疑似病毒病样本的8种常见蔬菜病毒。结果表明,桂南、桂中地区辣椒病毒病发生普遍较桂西、桂北地区的严重。共有71份辣椒样本检测呈阳性,其中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 V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最高,达63.38%,为广西辣椒的优势病原种类;甜椒叶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 mottle virus,PV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 V)、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 spot virus,Chi RSV)的侵染也很普遍,总检出率分别为56.34%、43.66%、35.21%和33.80%。在71份阳性样本中,有87.32%的样本受2种及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受2种或3种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别占32.39%和29.58%;2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VMV+CMV、PVMV+PMMo V复合侵染最普遍,均占21.74%;3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 VMV+CMV+PVMV复合侵染最普遍,占23.81%。  相似文献   
8.
为了找出能够克服或降低洋桔梗组培苗玻璃化的最适培养条件,以YELLOW和PINK2个洋桔梗品种为试材,研究MS培养基中添加的激素、蔗糖、活性炭及温度对洋桔梗组培苗玻璃化的产生和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6-BA、NAA对洋桔梗玻璃化芽的产生均有影响,玻璃化率随6-BA及NAA浓度的增大而升高;适宜浓度的蔗糖对洋桔梗玻璃化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但添加0.5 g·L~(-1)的活性炭及15 ℃的低温培养没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16份辣椒种质为材料,对其12个植株和果实性状进行相关性及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长、果宽、果柄长、胎座剖面横径、果肉厚、单果质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始花节位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植株开展度-2与果宽、胎座剖面横径、果肉厚、单果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可以缩减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435%;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按各变量载荷值的大小将4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果实性状、植株开展度、叶片和熟性因子。在辣椒育种中,可以按照育种目标对上述公因子或其分量进行单独选择。  相似文献   
10.
龚明霞 《长江蔬菜》2013,(22):19-22
以6种基因型辣椒的花蕾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蕾的消毒效果,辣椒基因型及花药接种量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的消毒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消毒效果,3个基因型材料均未受污染,其他最高的污染率为23.08%;50%的基因型能诱导出胚状体,出胚率1.18%~1.38%,小果型的辣椒不能诱导出胚状体;所有基因型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出愈率17.65%~69.44%;花药接种量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有影响,增大接种量,出愈率上升0.77%~13.67%,但对胚状体诱导影响不明显;在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接种量对其生长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不同,所有基因型的愈伤组织在第一次继代培养中均不能分化出胚状体或不定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